《三国演义》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2025-01-01 17:58:2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三国演义》刺激了文士和书商们继续编写和出版同类小说的热情。自嘉靖以后,各种历史演义如雨后春笋,不断问世,从开天辟地,一直写到当代。据不完全统计,今存明、清两代的历史演义约有一二百种之多。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问世以来,不仅在汉族人民中早已家喻户晓,也受到了外国读者的欢迎。在明隆庆三年(1569)已传至朝鲜,崇祯八年(1635)有一种明刊《三国志传》就入藏于英国牛津大学。

自日僧湖南文山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编译出版日文本《通俗三国志》之后,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英国、法国、俄国等许多国家都有本国文字的译本,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作出了有价值的探讨和极高的评价。

现代社会的影响:大多数人对于三国的了解其实还是来源于演义小说,毕竟史书的内容比较枯燥无味,《三国演义》小说不但情节生动有趣,人物形象还栩栩如生,而且小说中的人比史书中更显得有血有肉,人物都是带有感情的。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回答2:

中国古典小说的典范——《三国演义

在这次对话中,金庸和池田分析并高度评价了他们共同喜爱的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金庸还透露,他曾打算写一部以东吴为主体的《三国演义》,以周瑜和陆逊为主角。但这个意图很快就放弃了。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在中国大陆播放,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原著也旋即登上各大城市畅销书榜榜首。金庸与池田以《水浒传》为题就该书的主题、人物形象及与日本的渊源作了广泛而有趣的探讨。

从吉川英治的《三国志》说起

池田:我们两人谈文学越谈越起劲,说了不少有关外国文学的题目,这一次我想可以谈谈贵国的文学,特别是在我们青年时代中曾令我们热血沸腾过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金庸:这真是一个好题目。在中国的“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中,这两本小说是令人十分喜爱的作品。

池田:在取之不竭的浩瀚的中国文学中,《三国演义》是格外闪耀着光芒的作品,我也是从青年时代就一读再读的,是深受吸引的读者中的一个。既有作为纯历史书的《三国志》,则《三国演义》是作为小说而登场的,而《三国演义》也有几种不同的版本。譬如说,除了中国的《三国演义》,还有日本的吉川英治的小说《三国志》。日本的汉学家曾对吉川英治的小说:“是令在中国流行的《三国演义》的趣味性得以复活,且配合现今时代人们的作品。”另外,中国也有评论家说过:“吉川先生创作的《三国志》和《水浒传》是忠于原著的基础上脱胎换骨而取得极大成功的。正谓‘见仁见智’,在灵活地塑造出叛美联社精神和义侠精神这两点上,吉川先生表现出十分成功的手法,不单只刻画出诸葛亮和一百零八将的形象,甚至可以说有助于对个人的启发。”在日本,说到《三国演义》的话,指的就是吉川的《三国志》,它就是这样深受爱戴。当时我们一班追随户田城对圣先生的青年们成立一个“学习会”,就是以吉川的《三国志》作为教材的。正如先生您被视作“中国的民众作家”一样,吉川也被称为“日本的民众作家”。因而,我们在日本介绍您时,就称您为“中国的吉川英治”。

(笑)金庸:多谢了。我读过一些吉川先生的作品。他将这两部中国小说加以现代日本小说化,正是借着他富有文采的文章,使日本的读者对这两部作品的兴趣至今未衰。我曾拜读过先生您论吉川先生的对谈集《吉川英治:人和世界》,使我感受到先生对吉川先生的作品怀着深厚友情。

池田:岂敢,我未能在吉川先生生前与他见面,但十年前左右曾拜访过位于东京青梅的“吉川英治纪念馆”(草思堂),与吉川夫人谈过话。当时夫人说起旧事,顷怀起昔日这位文豪,那时的光景至今仍难以忘怀。我当时深受感动,曾为之赋诗一首《如同富士山一样》。

金庸:我也拜读过您的诗,这寄托着先生对吉川先生的追慕!

几多英雄豪杰,谱成壮歌一阙

池田:谢谢,我们先来讨论一下,《三国演义》的魅力根源究竟来自何方?其宏大舞台是由何处开始的?其人物形象之栩栩如生表现在哪一方面?在谈到文学中具体人物的名字时最令人铭刻难忘。至少,我认为这是中国文学传统中的特质,《三国演义》是最具这个特质象征意义的作品。它塑造出这样的人物:智慧之人——诸葛亮,仁德之人——刘备,霸道之人——曹操,刚毅果断之人——孙权。更有:信义英雄——关羽,真情的豪杰——张飞,英勇的战将——赵云,等等。一个个都堪称是中国在陆孕育出来年气宇轩昂的人物形象,而每一俱都是一部“史诗”和小说。这部作品长期以来在朝鲜半岛和日本受到欢迎,其众多的英雄就构成扣人心弦的“史诗”和“小说”吧!金庸:我也颇有同感。吉川先生曾说过:“《三国演义》中有‘诗’。”这真是妙见。池田:贵国的情况大概也一样吧?特别是明代以后的庶民生活中,那种街头巷尾说故事者在讲《三国演义》,男女老少屏息静听的光景随处可见。听到孔明、刘备一方获胜,虽肛之声轰然,而讲到曹操一方得胜,大家就顿脚大骂,为蜀国一方担心不已。那并非朱子学派的“劝善惩恶”思想的影响,而是在庶民的心中浸泡发酵的“小说”所感染的经果吧!

金庸: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三国演义》享有崇高之极的地位,没有任何一部小说比得上,近三百年来,向来称之为“第一才子书”,或“第一奇书”。近代的文学批评家们从纯文学观点来看,认为《红楼梦》的价值更高,我也觉得是如此。毛泽东主席认为《红楼梦》有攻击封建意识的革命意义,从阶级立场来说,把《红楼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至一生以性格粗豪出名、战功赫赫的许世友将军,也说要研读《红楼梦》。但我相信,许将军读了之后,对于“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那样回荡气的情景一定会老大不耐烦,必定更加欣赏“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周公瑾赤壁鏖兵”那样的场面。

池田:我们在前面的对谈中也曾说及《红楼梦》,它是清代的中国小说的代表作品,是以一个贵族大家庭的盛衰为背景,描写一个贵族公子及一群女性的小说。与日本的《源氏物语》属同样的作品。虽然这部小说在日本没有像在中国那样拥有那么多读者。日本作家杉浦明平曾将《红楼梦》与《源氏物语》进行比较,认为在描写日常生活的技巧、真实性方面,《红楼梦》稍胜一筹。杉浦明平曾援引过另一位作家幸田露伴的话,但却有点反其意而行之。他说:“露伴曾批评说,《红楼梦》老是说吃饭。”露伴似乎很想将此大部头的小说译成日文,他对这部小说该是喜欢的吧?他这样说有什么含意呢?我则相反,对于小说中常常说到吃饭的事,我是十分喜欢的。(笑)但是,对于文学作品的评价可另当别论,《三国演义》超越了时代,吸引许许多多的人则是不争的事实。

金庸:对。《三国演义》的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了它的文学价值。虽然,就文学而论,它的人物塑造功夫也确是第一流的,中国后世的小说家从其中吸取了营养。

池田:除了人物描写成功以外,还有什么特点?

金庸:它的布局和气氛安排也是高明之极,例如刘备三顾茅庐,一步一步把本书的主角诸葛亮从喧天的锣鼓声中引出场来;又例如“草船借箭”的写箭,“借东风”的写风,一步逼一步地扣得极紧。

池田:原来如此,充分发挥戏剧性效果,甚至在微小之处也下功夫。

金庸:这一类手法,在外国小说名著中极少见到。外国小说中的主角,往往一下子就出了场,或者是闪闪缩缩,面目模糊。《三国演义》的人物面目清楚,忠就忠得义薄云天,奸就奸得狠毒绝顶,读者一翻开书就见到每一个人物立场分明,爱憎清楚。

“王道”与“霸道”之争

池田:到底还是苦心孤诣于创作的文豪才可能有如此洞彻的视点也。我的恩师户田先生也正是运用《三国演义》使我们有机会成长与获得启发。指导者论,人间观、历史观——它们一个一个都是我们不可取代的青春的财富。特别是在孔明与刘备所代表的“王道”与曹操的“霸疲乏”相争的对比之中,恩师曾说过:“诸葛亮、刘玄德是理想主义者”、“《三国演义》中,曹操宛如现实主义者,有一种非要打败他们那些理想主义者的悲哀。”他的话语铿锵有力,至今犹在耳边回响。理想主义与现阶段实与现实主义。不踏足现实的理想只是幻想。没有理想的现实是太丑恶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令民众产生太大牺牲的结果吧。这两种矛盾需要怎样克服呢?换言之,“正义与力量”兼备,唯有如此才是作为领导人必具的条件吧!

金庸:凡是伟大的作品,总带给读者许多的想像,适如您所指出的,《三国演义》在现代也同样发挥着作用,给予读者们各种各样思索的精神食粮。

池田: 在刚才谈到的“王道” 与“霸道”问题上,《三国演义》与吉川英治的小说《三国志》出发点多少有所不同。曹操这个人物,在《三国演义》中是作为恶的权力化为物而登场的。在吉川的《三国志》中,则没忘记写出他珍人才、爱慕英雄的一面。例如说,他对关羽的那种特别爱惜之情的十分执著就是一方面的象征。除了写出了他的深情厚义,也描写了一个极有魅力的人物。而且,他与其子曹丕、曹植均为当时有数的诗人。实际上,如果简单地说他们是“谷物、奸人”,却为什么他们手下能集中那么多优秀的人才?“锄强扶弱”、打抱不平在哪一个国家中都有吧?因为这一点,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不受欢迎。

金庸:我小时候读《三国演义》,全面站在刘备的蜀汉一方,决不承认蜀汉居然会比东吴、魏国先亡,为此和我大哥激烈辩论了几个小时。大哥没有办法,只好搬出他的中学历史教科书来,指着书上清清楚楚的几行字,证明蜀汉为邓艾、钟会所灭,我才悻悻然服输,生气大半天,流了不少眼泪。其实,邓艾、钟会来蜀和姜维被杀等情节,《三国演义》中也写得很详细的,但自诸葛亮在五丈原归天,以后的故事我就没有心思看下去了。

池田:特别是决定与魏王决一雌雄而跃马挺进五丈原,以此切切之心境而写以“臣亮言”开始的《出师表》,令人流泪而读不下去。人们在诸葛亮身上所寄托的思念,正是祈愿正义必胜的万古不易的人类心理啊!吉川的小说《三国志》事实上是以“孔明之死”而结束的。那一年正月里,我唱起土井晚翠填词、悼念孔明之死的歌曲《星落秋风五丈原》,户田先生听了后对我说:“再唱一遍!”“再唱啊再唱!”他好几次这样说,而且一边听歌一边挥泪不止,那是对忠心耿耿的孔明的心情与自己的心曲相通的感慨……先生您在写作过的许多部武侠小说中,曾描写过许多具有魅力的人物。依照您的创作经验,《三国演义》的人物中,哪一位最吸引您?

放射异彩的人物:赵云、周瑜、陆逊

金庸:《三国演义》人物中我最喜欢的是赵云,我一直觉得他远远胜过了关羽、张飞。他在长坂坡曹军中七进七出,勇不可挡,比之关公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难得多,也精采得多。同时赵云人品很高,精细而有智谋。

池田:我注意到在“武功”方面,赵云可说是《三国演义》中所出现的人物中少见的,长寿而得“大往生”(注:佛家语,谓人之死),像睡眠一样安详地逝世。一个人什么时候会死,是无人可以知道的。关羽也罢、张飞也罢,都是死于非命,戏剧性地死去,与赵云之死实大有不同。对于人来说,有所谓“虽死犹生”,关羽与张飞可谓如此。然而,赵云之死却非豪杰般的壮烈而是平凡之死,这种印象予人十分强烈。话扯宽了,长寿是其人的人生样相,思想成熟的程度,以至对后世所具影响的一点,是带有相当的决定性意味的。我们的祖宗曾说过这样的教诲:“与其名声败坏到一百二十岁而死,不如流芳一日更为重要。”虽能长寿却醉生梦死则没有任何意义。一生中的每一时每一刻承受强烈的煎熬,让它完全燃烧而达至长寿,对于一代伟人的天才创见是怎样达至成熟的过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正如历史的事例告诉我们,这往往出现于年轻时代。例如,据说释迦牟尼的长寿对佛教的性格产生很大的影响。历史不容许“如果”这种假设。如果”耶稣像释尊那样长寿,则基督教的性格与现在所流传的样子会很不相同——这是我的联想。

金庸:意味深长的一席话,以单纯之例而言,《三国演义》中,如果天假孔明以年,历史必大为变样吧!

池田:在日本历史中,丰臣秀吉如果与德川家康一样长寿的话,则其后的历史肯定会大大不同。说走题了,还是回到我们最喜欢的人物赵云身上,请再说下去。

金庸:我其次喜欢的是马超和吕布。当时我年纪小,只重视战斗力高强的战将,对于马超的急躁,吕布的愚蠢和负义,这些重大的缺点没有多加重视。这两人在戏台上扮相英俊漂亮,在我心中也加了分。

池田:所谓“三岁定八十”,那种少年时代的体会,对于后来成为优秀小说家的您来说,不是起着“幼芽”一样的作用吗?在我而言,因为读《三国演义》时为青年时代,就认为吕布是一个确有相当实力却“无脑”的人,容易沉溺于一己欲望,对他留有一种负面的印象,听到金庸先生对他的褒评,我实在有一点点的意外。贵国人的同乡观念在作品中也会有微妙的反映,是吗?

金庸:形象一经固定就很难改变。《三国》故事的说书人,以及贯串史事与民间传说而写成小说的罗贯中对蜀汉的偏袒实在是过了分。罗贯中因为是山西太原人(以前一般认为是我的同乡杭州人,但北大教授周兆新先生近来令人信服的考证他是太原人),所以特别偏袒他的同乡山西关公。痛贬曹操,那也罢了;(笑)连东吴人物也一并贬低,在我年纪大了之后,常常感到不服。孙坚、孙策、孙权那些人是我的浙江同乡富阳人(汉时为富春县,郁达夫的故乡),我甚至想过要写一部以东吴为主体的《三国演义》,主角自然是周瑜和陆逊、陆抗,次主角是孙策、孙权、顾雍(此人是大政治家)以及美人大乔、小乔。然而这是和全国民间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作对,后果必定不佳,很快就放弃这个意图。

池田:前此的对谈中,曾谈及山本周五郎的《残留的枞树》。这本书描写了日本德川时代有一个藩族的家族动乱,它描写的规模当然不能与《三国演义》相提并论。但是,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却将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为大坏人的原田甲斐这个武士的评价来个大翻案,与实际上世人的贬评相反,他将原田写成一个不惜牺牲自己来保护主君的忠心不贰的人物。您自己可以秉笔直书,把历来对《三国》人物的偏见反转过来,写出您想像中的人物。金庸:在史实上,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完全是周瑜的杰作, 诸葛亮并无贡献, 我有时自己空想一番“小乔初嫁了”之时周公瑾如何“雄姿英发”,如何“曲有误、周郎顾”,如何“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东吴大将程普说:“与周瑜做朋友,就像是喝最好的美酒,不知不觉的就在他的个性魅力中醉倒了”)。再描写一些江南人物与江南风光,也就怡然自得了。陆逊文武全才,政治上能忍辱负重,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流人物,我对他钦佩之极。在自己脑子里玩玩“东吴主体三国演义”的文字游戏,自逞想像,已足够过瘾,真的笔之于文,未免辛苦,亦无必要。池田:陆逊确实是一个有魅力的人物。他虽然设计打败刘备,却没有给人留下那种坏人的印象。比起“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吴下阿蒙,或者东吴谋士鲁肃来说,他也许更为有名。附带一说,《三国演义》是名言、名句的宝库啊!譬如:“军中无戏言”、“挥泪斩马谡”、“死孔明吓走生仲达”、“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等,令人浮想连翩。基于这一点,《三国演义》的故事可谓脍炙人口。

中国古典小说擅长描写人物

金庸:《三国演义》写人物不直接叙述其内心,单凭言语动作,人物精神自出,这是戏剧的手法。戏剧和电影只表现角色的言语及动作,但内心生活自然而然的显露出来。这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度以技巧。有些近代中国小说努力去学西洋小说,着重描写人物的内心思想,不但读来沉闷,人物的性格反而并不明确,这是不学习中国古典小说技法之故。

池田:这一百年来,不论东方或西方,有论者认为:追求以细致的心理描写为中心是文学的主流。但是故事性呢?文学家遨游宇宙般的想像力却转向以精雕细刻无聊、烦闷的日常琐事,这不也意味着不可能产生超越以前的文学创作的作品吗?歌德曾说:莎士比亚做梦也没有想过自己的剧本会印成文字而留下来,因而将它一一比较而计算自己写了多少本。也不如说他写的时候脑子中想的只是舞台。他想像着自己的剧本该是活动的,活生生的东西。如果从舞台上往下流,通过观众的耳却不能留在人们的心中,这样的东西是没有价值的。对舞台而言,经常是只有瞬间的效果,这才是重要的问题。莎士比亚心里所想的是“舞台”,是“行为”,是“活生生的台词”,与心理分析、心理描写等绝然无缘,他完全没有去考虑那些在书斋中孤独地读着活字的读者等等。与莎士比亚丰饶和广阔的世界相比,那些善用精致的心理描写的现代文学就显得可怜,它只偏重于读者、文学青年和知识分子。

《三国演义》在民众心中深深扎根

金庸:《三国》故事成了中国大众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人民从其中接受道德教育与价值标准。应当像刘备、关羽那样重视对朋友的义气,要爱护人民,决不可像曹操那样忘恩负义,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奸诈毒辣的事。刘备与关羽的道德模范比孔子、孟子更加普及、有效而重要。香港的警察以及黑社会人物都要设神坛拜关公,决不拜孔子,也不拜见耶稣、不拜如来佛。小说人物成为大众宗教式崇拜的对像,这是全世界任何文学作品都做不到的。古希腊人崇拜希腊众神,并非因史诗《伊里亚特》而起,《伊里亚特》只不过记载希腊人崇拜众神的事实而已。

池田:日本也有将楠正成和德川家康等放于神社中祭祀的情况,中国人对关羽的那种毕恭毕敬的信念,是完全超出我们的想像的。作家陈舜臣的回忆中曾述及,从前只有七八千的中国人居住的神户的街上,只有一座中国的寺庙,那就是祭祀关羽的关帝庙,对关羽的尊崇之情由此可见一斑。

金庸:《三国演义》事实上真正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女真民族向明朝进攻时,还是关外没有什么文化的精野民族,自然不会阅读《孙子兵法》之类的艰深书籍。他们的将领带领军队,行军打仗,方法和技术全靠从《三国演义》中学习。据说,清代第二代君主皇太极使用“反间计”,骗得明朝的崇祯皇帝杀了大将袁崇焕!

池田:这是您的小说《碧血剑》中引用过的史实吧?

金庸:噢,是的,这计谋就是照抄《三国演义》中周瑜骗得曹操杀了水军督蔡瑁、张允的计策。袁崇焕如果不死,吴三桂不会把守山海关,清军不可能这么容易的打进北京。

池田:固若金汤之城非为外敌所能攻破,乃是从城内崩坏的,此为古今通例。日莲大圣人曾说过:“狮子身中之虫吞噬狮子。”每逢大事,内部的团结比什么都重要。由此而思,今日我听了您的一席见解之后,才了解金庸先生对周瑜的独特之见。在《三国演义》中用善于谋略的周瑜作陪衬,突出诸葛亮的深谋远虑,但是,这两位可以比肩的智将的存在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关羽崇拜”中象征的“孝”与“义”

金庸:中国各地到处都有关帝庙,洛阳附近的关帝庙规模很大,当年我见到之后印象很深。其实历史上真正的关羽没有什么特别了不起,个人勇力不过和张飞、赵云、马超差不多,曹操部下的勇将张辽、徐晃、许褚等等大概和关羽都可打成平手。吕布当然强过他。说到用兵打仗,关羽肯定不及曹操、诸葛亮、司马懿、周瑜、吕蒙、陆逊、羊祜、陆抗、赵云、张辽。关羽受后人尊崇,全靠《三国演义》夸张了他的重义。中国人民间最重视的道德,第一是孝,第二就是义。一部小说把一名武将捧成了神,不但由于小说的魅力,也由于中国人传统的性格。

池田:确实,强调“孝”与“义”是十分明显的,另外,吉川的《三国志》开场之际曾特地强调刘备乃一名孝子,证明“孝”的道德分量是十分之重的。说到“义”的话,以刘备、关羽、张飞结拜为金兰兄弟“桃园结义”为始,全书贯穿了这种“道德”观。中国人的正义、仁义、忠义、恩义、信义、道义、情义、大义等等,都是并列的,每一种都是带着人伦香气的漂亮名词。由此而考虑,“义”是应该被理解为人所应该踏步向前的正道,是人与社会之间不可欠缺的一种秩序感觉,且应以此为基点。以前汤恩比博士在眺望未来的“统一的世界”时,他十分注意有着二千年以上统治着广阔版图的中国民族的统治经验、统治感觉。他认为以“义”作为代表性的观念,是中国独特的秩序感觉的背景。当然,不能忘记那种秩序感觉,一旦有哪一步错了就会有使社会凝固和窒息的危险性的。鲁迅在向“礼教”,亦即儒家道德战斗时曾指出,秦始皇、曹操等,说到底就是对那种秩序感觉的异端者,他高度评价他们为划时代的改革者。鲁迅对中国民族的传统精神遗产,可以说是严厉地审视了礼教的负面。然而,象征着义的道德般的秩序感觉作为规限人间社会的规范,到底会活在中国每个人心的深处吧!

金庸:《三国演义》的文字中,文言成分较多,我在小学生时代就津津有味的读了,虽然有许多文句不懂,但故事和人物的吸引力太大,终于跳过不懂的部分,一路读完。

池田:这就是《三国演义》的魅力啊!只有这才是吸引人们的诱力之所在,亦即带有故事性。您的亲属对之对怎样看呢?

金庸:我母亲和她的姊妹、姑嫂们则爱读《红楼梦》,大家常常比赛背诵回目和书中的诗词,赢了的可拿一粒糖。我在旁听着,觉得婆婆妈妈地毫无兴趣,但从母亲手中接过一粒粒糖果,自然兴趣盎然。

池田:是吗?在日本,对于《源氏物语》中的微妙的心理描写,年轻人也相当难以明白。我听说在中国,十分喜欢《红楼梦》的人被称为“红迷”,这也说明热衷于读《红楼梦》的大有人在。令堂想来也该称为“红迷”吧,她嗜读《红楼梦》的情况,先生一想起来就历历在目吧!

回答3:

  《三国演义》

  反映我国汉末至魏晋历史风云的《三国演义》,是章回小说中的开山之祖,也是我国最杰出的历史演义小说,它使中国小说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罗贯中在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又运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他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的。

  《三国演义》描写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间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故事,始于黄巾起义,止于西晋统一。全书以刘备、关羽、张飞和诸葛亮为中心人物,又贯穿了群众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把蜀汉当作魏蜀吴之间矛盾的主导方面,集中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军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种种斗争。通过这些斗争,作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朽和黑暗,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他们对统治集团的爱憎与向背,以及他们反对战争割据,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

  《三国演义》共120回,其中104回,写的是自桃园结义到诸葛亮死于五丈原之51年间所发生的事件,以后46年只用16回就划划结束了,作品中的人物众多,事件错综复杂,作者紧紧抓住曹刘两个集团的矛盾这一主线,展开一系列的描写,写得脉络分明。书中的一些主要人物大都栩栩如生,像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曹操的奸诈多疑,关羽的忠义,张飞的勇猛,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某一类型人类的代表。

  《三国演义》的语言雅俗共赏,简洁明快,富有传记色彩。它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历史性很强,学者认为它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民间也有“真三国,假封神”的说法。

  《三国演义》通过惊心动魄的政治、军事斗争,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构成了一幅绚烂多彩的画卷,丰富了我国的艺术宝库。它不但在文学史上影响了后世历史小说的创作,而用产生了不可低估的社会影响。它用文学的笔触揭示出军事活动和战争的规律;它成功地塑造了像诸葛亮、张飞、关羽等一系列色彩鲜明的人物形象,并深深刻入人民的意识,甚至在某些方面成为人民的生活榜样。

回答4:

它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就是让很多人误解历史!让很多人误会刘备,误会曹操,误会周瑜,让人无端推崇诸葛亮。根据老罗的个人观点而颠倒黑白!

回答5:

里面刻画的人物对现实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一说到勇。自然有人想到张飞。赵云,提到忠义自然有关羽浮现在脑海。提到料事如神孔明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