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羌是以前的楼兰(鄯善)。
若羌、楼兰与鄯善是古今都存在的地名,但在现代作为行政区划的就只剩若羌与鄯善,而楼兰在行政区划上已成为一个消失的地名,事实上楼兰古国就在今天的若羌县境内。
若羌此地名自汉代就见诸于文献使见于《汉书•西域传》,称之为婼羌。它与楼兰国相邻并列为三十六国之一。今天的若羌是由古时的两个部分组成的:西南是婼羌,东北是楼兰。西汉汉昭帝以后婼羌为强大的鄯善所兼并,故从东汉起婼羌二字就少见于史书。
清光绪十年新疆建省,在新疆各处置县,清朝起用了许多历史上已许久不用的地名,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正式定名为婼羌县,隶属于焉耆府。
民国以后婼羌县隶属于焉耆行政区和焉耆专区,1954年原焉耆专区撤销,婼羌隶属于同年成立的库尔勒专区。经国务院批准,于1959年将婼羌改为若羌。从1960年起至今隶属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今“若羌”维吾尔语称为“卡克里克”(Chakilik)。这是在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设立县丞(chénɡ)时而命名的,称为“卡尔克里克”(Charkilik
),有一个辅音字母“r”。1978年新疆地名普查时,将辅音字母“r”舍去,正式定名为“卡克里克”(Chakilik)。
婼羌一名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已故著名考古学家黄文弼(bì)先生认为按婼为部落之名,羌以示种族。另一种说法是据今东西学者研究藏语称盐为Tswa、Tsha、Chha,与颜注译音极为相近。藏语称铁为Chhya,与婼对音。因此国产铁,故以名其国;又因地居盐泽之地故取名婼,犹言盐地之羌也。
神秘的罗布泊文化,3000年前楼兰美女都在若羌,探访楼兰博物馆!
若羌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隶属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历史沿革可以看出,今天的若羌在古代存在着两个地名:一曰婼羌(若),一曰鄯善。鄯善之前还存在过楼兰这个名称。所以古文献的鄯善指的就是若羌,而现在的鄯善就是一个地级县,两者不同
楼主不好意思,你说的丝绸之路上的(就是古文献上的吧)鄯善的确就是今天的若羌
查看这个链接吧 很详细
http://www.shanshantours.gov.cn/zazhi/lunji/200807/324.html
是丝绸之路上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