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日韩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日本工业分布的特点

!谢
2024-12-29 16:07:2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战后的日本经济通常可分为:1945-1955的战后复兴时期,接着是高速发展时期,然后是1973年石油危机后的稳定发展时期。
战后日本经济通过占领军实施的经济民主化,为自己奠定了崭新的腾飞基础。这个经济民主化指的是“财阀解体”、“农地改革”、“劳动改革”。
另一方面,在产业方面。1947年起采用了几种物力、财力、人力投入到煤炭、钢材生产上去的“倾斜生产方式”,1948年起日本经济虽然伴有通货膨胀,但终于走上了经济复兴的轨道。在这被称为“稳定中的恐慌时期”,广大人民被迫储蓄,大量资金流入大企业。正是这样,扶助了此后大企业的发展,却导致了中小企业的倒闭,失业率增加,社会日趋不安。就在这个时候,1950年6月爆发了朝鲜战争,日本的生产活动因战争特需飞跃增长,并且很快在1951年度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恢复到战前水平。
1951年9月签订了媾和条约,占领军时期就此告终。随之朝鲜战争也宣告结束,产业界一时陷入了动乱频频发生的逆反性不景气局面。但是,这仅仅是过度到经济高速发展的小小间歇而已。
从1955年开始之后的10年间,日本经济实际平均增长率为8%,几乎在长达1/4个世纪内,日本经济以世界最高的增长率持续发展。1955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尚居第7位,而12年后的1967年却跃居至第2位,过去的“中等发达国家”日本,如今已经被称为“经济大国”。
关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大约可以列举出以下几种:
1、战后的民主化改革。
2、企业的积极投资。
3、丰富的优质劳动力。
4、高储蓄率。
5、积极的技术引进。
6、高质量的教育水平。
7、较轻的军费开支。
8、劳资关系、社会及政治上的稳定等。
诚然,除去了上述原因以外,也不能忽视人们立志“赶超发达国家”的雄心壮志。
日本工业分布的最突出特点是临海性。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尤其是所谓“三湾一海”地区,即东京湾、伊势湾和大阪湾以及濑户内海沿岸地区。东起东京湾东侧的鹿岛,向西经千叶、东京、横滨—骏河湾沿岸—名古屋—大阪、神户—濑户内海沿岸,最后直达北九州,长达1,000公里,包括京滨、中京、阪神、濑户内、北九州等五大工业地带及其毗连地带,呈东西向的条带状地区,通常称之为“太平洋带状工业地带”。该地带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4%,但却拥有日本全国人口和工厂数的 60%,工人总数的67%以上,工业产值的75%,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设备能力的95%,以及重化学工业产值的90%以上。特别是战后新建的大量消费原料的资源型工业,全部分布在这一带,成为临海型工业区的典型代表。太平洋带状工业地带不仅是日本、也是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区之一。
日本工业高度集中在这一带状地区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日本发展工业的原料、燃料大部分依靠输入,产品又大部分依靠输出,面向国外市场是战后日本工业布局的基本出发点。在太平洋沿岸一侧的许多专业码头上,往往通过自动流水传递线,将进口的原料和燃料直接运入生产车间,就地加工;同时,所产的产品也径直通过出口专业码头由海船运销世界各地。因此,就这个意义上讲,巨型船舶和港口就成了日本工业原料、燃料的来源地和产品的销售地。这样,既节约用地,又缩短生产周期,可获得巨大经济效益。战后资源来源地域构成的变化,即由战前和战时主要面向日本海一侧(如中国、朝鲜等),改变为战后主要面向太平洋一侧(如东南亚、大洋洲、欧洲、北美洲、非洲、拉美等),则更是工业愈加集中于太平洋沿岸的直接原因。第二,充分发挥岛国位置条件的优越性。日本海岸线绵长,沿海又多优良港湾,尤其是太平洋沿岸,水深港阔,风平浪静,潮差不大,适宜修筑巨港和深水码头,便于大型或超级货轮停泊。目前,太平洋沿岸的各港湾地区不仅为原料进口和产品出口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且船舶结构的日益大型化又造成海上运输费用的低廉。第三,日本沿海地带虽已十分密集,用地紧张,但是近些年来这里由于填海造陆,已使地价较为便宜,利于投资设厂。第四,沿海各大工业地带是日本工业、城市和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因而也是国内工业品最大的消费地,使生产地接近消费地的经济原则得以实现。第五,日本在实施重点发展重、化学工业方针的进程中,在沿海地区大量投资修筑公共设施和增设交通线路,从而为布局新厂提供了各种方便条件。日本工业分布的高度集中,从整体看是很不平衡的,过于集中的布局是不合理的;但就一个企业内部来说,则布局紧凑,用地少,也便于和其它企业联系,在技术上是合理的,经济效益较高。 但是,日本工业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原有工业地带已拥挤不堪,处于饱和状态,目前已提出重新布局工业的问题。工业布局开始向其它地方分散,其总趋势是:(1)向原有工业地带的四周及其外围的内陆部分延伸,特别是那些技术密集型工业更是如此;(2)向消费地扩展;(3)趋向劳动力资源充足的地区;(4)在工业落后的地区建立地方性的工业据点。此外,日本还大力在海外投资建厂,就地加工原料,然后将半成品运回日本

回答2:

战后日本崛起,得益于重视教育和重视人才的培养。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万夫曾经指出:“从明治以来,一直到今天,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的发展非常惊人,为世界所重视,造成比情况的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说:“战后日本物质资本存量几乎荡然无存,但其国家财富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知识水平的人还大量存在。” 日本重视教育的历史可上溯到明治维新时代。早在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学法令》时,就在《学制布告》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口号,要在全国做到"邑无不学之户,家务不学之人",接着,1886年明治政府宣布在全国实施义务教育,大约经过30年的努力,终于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了初等教育,其速度之快在世界教育史上是首屈一指的。而且从年代上看,日本也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比美国早4年,比法国早10年。正如日本前内阁总理大臣福田赳夫在一次施政演说中所说的:"人是我国的财富,教育是国政的根本。"这应该是日本崛起奇迹的根源。
战后日本崛起,得益于追求至善、精益求精。吉田茂是日本战后最负盛名的首相,晚年以充满激情的语言写就《激荡的百年史》,总结日本民族如何战胜困难、目光远大、勇猛进取、善于学习、追求完美。他说日本民族具有一种止于至善的专业精神。除非不做,做什么就要做到最好,深深植根于日本民族之血液,此乃日本历经明治维新和战后经济奇迹,得以雄踞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之主因。管理大师德鲁克说,战后日本经济起飞有三位导师。第一位导师是道奇,他教导日本人要发展经济,首先是稳定货币金融,将日元与美元汇率固定于360日元。第二位导师是戴明,全面质量管理之父也。德鲁克说,质量管理是美国人发明的,但完美运用、臻于化境的却是日本人。第三位导师就是德鲁克自己。他教会了日本人如何思考战略和实施目标管理。德鲁克对日本文化精神亦有湛深研究。七十岁时被荣聘为东京大学研究日本艺术文化的教授,引以为傲。德鲁克与吉田茂英雄所见略同。二师皆以为日本民族真正利害之处,便是那种追求至善、追求完美的专业精神。无论做什么,皆力求最好,心无旁骛,精益求精。此种精神之背后是异常谦逊的学习态度,永远不懈吸取他人长处之开放胸怀。盛田昭夫说:"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取得飞跃进步,奥妙就在于企业经营者始终认为日本在一切领域中都落后于他人,从而产生一种紧迫感。他们情愿以欧美各国的学生自居,坚持交学费,学习经营手法,吸引新技术。""在日本,人们始终不懈地追求效率和生产率的提高,即使是对螺丝刀这样简单的工具也毫不例外。从设计到加工,无不精心考虑,仔细研究。"
而中国人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坑蒙拐骗。。。是当今中国社会之普遍心理。与日本人追求至善、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相比是不是还有很大的差距?!

结论
大国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不客气地说,中国由于难以接受别人的教育思想,国民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的相比都不是一个等级。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是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他们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
1876年,美国庆祝独立100周年的时候,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37个国家参展,当时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览团。在这次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
这是就是时代的差距!
一个居安思危的国家才有资格谈论谁是第一! ①日本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废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②美国对日本的扶植。③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建设。④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调整国内产业结构,促进出口。例如,60年代末,日本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国之一,并大量出口。当时,日本生产的纤维和黑白电视机出口美国,超过美国该产品进口数的1/10,从而引起美日贸易摩擦。课文中的插图《60年代末日本的电视机工厂》反映了60年代末日本大量生产电视机的情况,⑤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1950年,日本的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就已经达到99%;1970年,高中学生考进大学的已达23.6%。教育的发展,为经济现代化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⑥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期间,美军的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使日本经济迅速活跃起来。

80年代以后,日本加大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力度,推动经济稳步发展。

据统计,1960年~1970年间,日本的工业生产年均增长16%,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3%。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1986年,日本的黄金储备达到421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1987年,日本的外汇储备超过联邦德国,居世界首位,1988年,日本的人均收入达1.9万美元,超过同期美国的1.8万美元。1988年,根据权威的美国《商业周报》统计,世界排名前30名的大公司中,日本占了22家。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2.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同时,日本在日美同盟的前提下展开了所谓的“多边自主外交”。1972年9月,日本和中国恢复邦交。1982年上台的中曾根康弘首相在多次场合公开声明,日本还要谋求做一个政治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多的发言权,并积极争取得到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7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军费逐年增加,成为美国重要的战略伙伴。

说明:日本军事实力的膨胀,引起亚洲人民的高度警惕。

归纳小结:①战后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政府得以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②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③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④美国的援助和扶植。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吸取历史教训,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缓和社会矛盾,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然而,矛盾冲突依然存在。
韩国土地面积约9.9万平方千米,占南北方总面积的45%,与我国江苏或浙江等省的面积相近;人口数1997年为4594.9万,占南北方总数的2/3,每平方千米约466.6人,为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地区之一,现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9.9%。韩国三面临海,多优良港湾和岛屿,东南部扼守朝鲜海峡,接近国际主要航线,与日本联系方便,西与我国山东半岛仅距400千米。韩国自然条件较北方有利,但自然资源较为贫乏,半岛上丰富的煤铁资源99%以上分布于北方,二战以前以此为基础的重工业80%也集中于北方。

二战结束后又经历了三年朝鲜战争的韩国,经济曾处于崩溃的边缘,直到60年代初还是世界是最贫穷落后的农业国之一,196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82美元。三十年后的今天,其经济发展已跃居中等发达国家的领先地位,1991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6498美元,并成为能大量出口机器设备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之一,为世界第二大造船国、第九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只用了30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曾历时一两百年的工业化路程。如今,韩国又再次站到了新的起飞线上,从1992年开始的“七·五”计划,目标直指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一万美元,并力图在2000年成为世界第十五大经济强国。

韩国的成功在于战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低利率、低油价的国际环境以及美国的经济扶持,这是韩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外部条件;而国内高质低薪的劳动军,有利的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出口主导型”的工业化道路,根据国内外条件适时作具体调整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保持高水平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的战略措施,长时间高效率的“政府主导型”宏观经济管理、调节方式等,是韩国取得成功的主要内部条件因素。 日本工业分布的最突出特点是临海性。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尤其是所谓“三湾一海”地区,即东京湾、伊势湾和大阪湾以及濑户内海沿岸地区。东起东京湾东侧的鹿岛,向西经千叶、东京、横滨—骏河湾沿岸—名古屋—大阪、神户—濑户内海沿岸,最后直达北九州,长达1,000公里,包括京滨、中京、阪神、濑户内、北九州等五大工业地带及其毗连地带,呈东西向的条带状地区,通常称之为“太平洋带状工业地带”。该地带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4%,但却拥有日本全国人口和工厂数的 60%,工人总数的67%以上,工业产值的75%,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设备能力的95%,以及重化学工业产值的90%以上。特别是战后新建的大量消费原料的资源型工业,全部分布在这一带,成为临海型工业区的典型代表。太平洋带状工业地带不仅是日本、也是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区之一。日本工业高度集中在这一带状地区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日本发展工业的原料、燃料大部分依靠输入,产品又大部分依靠输出,面向国外市场是战后日本工业布局的基本出发点。在太平洋沿岸一侧的许多专业码头上,往往通过自动流水传递线,将进口的原料和燃料直接运入生产车间,就地加工;同时,所产的产品也径直通过出口专业码头由海船运销世界各地。因此,就这个意义上讲,巨型船舶和港口就成了日本工业原料、燃料的来源地和产品的销售地。这样,既节约用地,又缩短生产周期,可获得巨大经济效益。战后资源来源地域构成的变化,即由战前和战时主要面向日本海一侧(如中国、朝鲜等),改变为战后主要面向太平洋一侧(如东南亚、大洋洲、欧洲、北美洲、非洲、拉美等),则更是工业愈加集中于太平洋沿岸的直接原因。第二,充分发挥岛国位置条件的优越性。日本海岸线绵长,沿海又多优良港湾,尤其是太平洋沿岸,水深港阔,风平浪静,潮差不大,适宜修筑巨港和深水码头,便于大型或超级货轮停泊。目前,太平洋沿岸的各港湾地区不仅为原料进口和产品出口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且船舶结构的日益大型化又造成海上运输费用的低廉。第三,日本沿海地带虽已十分密集,用地紧张,但是近些年来这里由于填海造陆,已使地价较为便宜,利于投资设厂。第四,沿海各大工业地带是日本工业、城市和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因而也是国内工业品最大的消费地,使生产地接近消费地的经济原则得以实现。第五,日本在实施重点发展重、化学工业方针的进程中,在沿海地区大量投资修筑公共设施和增设交通线路,从而为布局新厂提供了各种方便条件。日本工业分布的高度集中,从整体看是很不平衡的,过于集中的布局是不合理的;但就一个企业内部来说,则布局紧凑,用地少,也便于和其它企业联系,在技术上是合理的,经济效益较高。

但是,日本工业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原有工业地带已拥挤不堪,处于饱和状态,目前已提出重新布局工业的问题。工业布局开始向其它地方分散,其总趋势是:(1)向原有工业地带的四周及其外围的内陆部分延伸,特别是那些技术密集型工业更是如此;(2)向消费地扩展;(3)趋向劳动力资源充足的地区;(4)在工业落后的地区建立地方性的工业据点。此外,日本还大力在海外投资建厂,就地加工原料,然后将半成品运回日本。
好啦,就这些了!对给分啊!谢谢啦!

回答3:

日本工业布局典型特征是临海型.原因从方法论角度来看;内因有;1日本国地狭人稠,本国资源有限,尤其是现代工业需要的能源,原材料,绝大部分需要进口.如石油,煤炭,天然气,铁,铜,铝等.好像仅有硫磺矿不必进口,因为他的火山特多,硫磺是火山活动的产物.2本国虽然森林资源丰富,但日本政府出于环保角度考虑,宁肯进口别国的森林原木,也不开采本国的森林.水能资源也较丰富.这样的资源结构对于现代工业的生产是极不相称的.所以日本要想发展现代工业就必须从世界范围内寻找资源.3日本是传统的海洋国家,造船工业发达.现代造船技术的发展可以造出巨型轮船,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这为日本进口原材料和出口工业制成品提供了便利条件.有些巨型轮船几乎就是日本国土的延伸,盛载原料的轮船靠岸后,从一边卸下原料,另一边就装产品,大大降低了轮船的靠岸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4日本大和民族的极强的凝聚力和敬业精神,当然还有很强的学习模仿能力,甚至不惜剽窃别国技术信息的本领.有消息曾报道,欧洲某国家的技术还在试验当中,日本人已把它开发成商品销售了.大赚其钱,日本人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5日本国民的工业技术素质较高,明治维新以后就走上了工业化道路,而二战战的失败并没把民众的技术素质摧毁,相反激发了他们的奋斗精神,使得他们创造了经济奇迹.6日本人的精明能干,他们研制的汽车,技术性能好,耗油低,价格低,连美国的汽车都竞争不过,在国际汽车市场占尽先机.其它还有家电系列产品,今天在我国土地上,日本的产品几乎随处可见.7从地理环境来看,日本太平洋沿岸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面向太平洋和世界主要国家而内侧沿海主要面对中国,韩国,朝鲜等国,数量远远少于外侧的太平洋沿岸.这就大大方便从国际市场进口资源和向世界市场出口产品.因为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国内市场远远不能消化其大量的产品.
从外因看:1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工业和加工技术不发达,而资源又十分丰富,急需资源出口换外汇买回自己需要的工业品,象海湾国家的石油,俄罗斯的煤炭,天然气,石油,原木.印度\巴西的铁矿等.这些国家即为日本提供了原料购买地,又为日本提供了工业品销售地.2独特的国际政治环境.二战结束后,美苏两个政治阵营的较量,美国为了遏制苏联,中国,朝鲜等社会主义势力的发展,不仅在日本驻扎军队,更是把大量的工业,技术毫无保留的献给日本,使日本很快从战后的废墟中发展起来,今天已成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连美国在海湾战争期间都要伸手像日本要钱,指使日本向海外派军队.可见日本从美国那里得到了多大的帮助.现在连美国都有些担心日本了,最近的日本入常任国的愿望,美国就不支持.

回答4:

两者差不多但也有不同点:
日本:美国在越战中的军事定货的支持,日本外向型经济。工业分布濑户内海一带。
韩国抓住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机遇,外向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