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不喜欢看《红楼梦》,特别是男孩子,觉得里面净是些莺莺燕燕,儿女情长。这点不能否认,而且也有点奇怪,红楼四大家族里最有势力的贾家,明明是靠着军功起家的,为何后辈却没有一个将才呢,要么不学无术,道德败坏,要么就沉沦在脂粉堆里,毫无用处。
贾家的发家颇具传奇性,一般来说一家能有一个封侯拜相的就不错了,但是贾家不一样,贾演和贾源兄弟两个双双立下无数战功,一个被封宁国公,一个被封荣国公,一般被封国公是非皇室宗族里的最高封号了,贾家一下子就出了两个,足见当年贾家有多么风光。
贾府主要人物关系图
两个老太公靠着在战场出生入死打下家业,按理说培养子孙后代也应该让他们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可是看看贾家的后辈们,虽然靠着世袭也得到了官位,但是普遍没有什么才能,也没有多大权力,可以说是全无长进。一个将门世家并没有将自己的优势延续下去,最后的衰败几乎就是无可避免的了。传到三四代的时候,几乎就没有什么可造之才了:贾赦道德败坏,好色成性;贾政虽无大的道德污点,但是为人迂腐刻板,没甚才能;贾珍穷凶极奢,忙着跟儿媳不清不楚......无论是宁国府还是荣国府,贾家男儿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
贾家如此这般,他们自己不自知,反而在一片歌舞升平中自我感觉良好。不过,他们不着急,有一个人却着急了,那就是焦大。焦大是当年宁国公贾演身边的贴身仆从,贾演年轻的时候,焦大就一直侍奉左右,贾演上战场,焦大也一直跟在身边,而且还不止一次,甚至有一次焦大把贾演从死人堆里背出来,这才有了后来的宁国公。
书中说焦大跟随贾演出过三四回兵,一个三番五次上过战场的人,他看待问题的角度跟普通人是不一样的。别看焦大只是个仆人身份,但是在战场上历练过,而且还是多次,他对生死早就看淡了。毕竟去一次战场能够活下来都是幸运,说实话,如果当时焦大脱离贾演,以个人身份上战场,只要它能够活下来,最后肯定也能得到赏赐。也许达不到贾演宁国公的高度,但是搏个功名,荫蔽子孙应该问题不大。不过焦大十分忠诚,他一直留在贾演身边,哪怕是后来救了贾演,立了大功,依然以奴仆的身份伺候贾演左右。
愤怒的焦大
贾演活着的时候,由于焦大功劳特别大,自然对他另眼相看,焦大也成为奴仆里的老大。但是,不管怎么说,奴仆就是奴仆,焦大永远成为不了主人。或许是贾演对他太好了,或许是在战场历练让焦大自认为高人一等,他一直以一种长辈的态度看着贾家的后辈们。在他眼里,贾家的男儿就应该像老国公一样战场杀敌,豪气干云,而不是在府里享受祖宗的荫蔽,穷奢极欲,肆意妄为。
然而,这只是焦大自己以为的,贾府的那些少爷小姐们未必就把他放在眼里。随着老国公爷去世,宁国府三代贾敬又是个不管事的,一心只想着成道成仙。焦大这个昔日的功仆,到后面只剩下“仆”,“功”的部分早就荡然无存了。
或许是在之前受过焦大太多的叨叨,到了贾珍管家的时候,贾珍故意默认管家安排焦大做许多杂活。那时候焦大年纪已经很大了。在他壮年的时候都没有干那么多活,到了年老了,本该安享晚年了,却要每天跟那些年轻的小仆一起出苦力,他又如何不气。于是,焦大找到了一个发泄的方法,那就是喝酒。毕竟老资格摆在那,一般仆人也不敢管他,贾珍不过是看不惯焦大,也不可能专门去跟一个老仆为难,所以大家也就慢慢适应了焦大这种状态。毕竟就算要干活,焦大这种老仆也干不了多少,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直到一次,秦可卿弟弟秦钟来到贾府,管家赖二故意安排焦大把他送回家,那时候天色已完,焦大已经是七老八十的老头子,这纯粹就是为难嘛。焦大素来看不惯现在的贾家主子,更加看不顾得势的年轻管家赖二,多年积怨瞬间爆发了,焦大来了一场痛快淋漓的大骂。其中有句他对贾蓉说道:
蓉哥儿,你别在焦大跟前使主子性儿。别说你这样儿的,就是你爹、你爷爷,也不敢和焦大挺腰子呢。不是焦大一个人,你们就做官儿,享荣华,受富贵!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个家业,到如今不报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来了。不和我说别的还可;若再说别的,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
这里其实表达的意思很明显了,焦大当年真的十分威风过,除了老国公和他的几个子女,他都不怎么放在眼里,到了贾演的孙子辈,就成了他日常训斥管教的对象。在老国公活着的时候,焦大作为贾家的大恩人,他的确有这个资本。关键一点,焦大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实际上到了贾敬这一代,宁国府就很不像话了。作为一个从刀山血海的战场走回来的老人,看到自己曾经一手支撑起来的贾家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他自然心痛万分。不过很可惜,他痛心归痛心,他奴仆的身份不会改变,在老国公活着时候,贾家子孙给他面子,老国公一死,他这样只能引发贾家子孙的反感和厌恶。不过焦大毕竟是在战场上历练过的人,最后白刀子红刀子的话明显就说出火气来了,大不了拼个你死我活,好过这样窝囊的活着。虽说是一个老仆,焦大可比贾家的男儿有血性。
焦大让贾蓉别使主子性儿
有人说,焦大既然在贾府过得那么不如意,他不能离开吗。焦大肯定不离开,在古代很多忠仆都有这样特性,生是某加人,死是某家鬼,只要东家不赶他走,他们绝对不会主动离开。实际上,贾家子孙早就想赶他走了,但是如果真的这么做了,贾家会落下忘恩负义的骂名,贾家后世子孙虽然不肖,但也不至于堕落于此,基本的家族荣誉感还是有的,所以他们也绝不会主动赶走焦大,两边就在这耗着呗。至于焦大最后的结局,估计就是按照凤姐说的,打发他去远远的庄子算了,反正年纪那么大了,也没有几年好活。
焦大的悲惨遭遇,很多人会说这主要是焦大自己的原因,是他自己没活明白,分不清主次。实际上在他那个年代,他那样的身份,又怎么可能特别明事理,他一生的希望和命运全都牵在主家身上,主家待他好他就好,主家不好他就别想如意,这是那个时代的特性,极少有人能够例外。如果焦大能够看透活明白,他就不是焦大了,他就成焦老太爷了。焦大年轻时候,在战场上随着老国公贾演出生入死,本来是个英雄。可惜到了后世,贾家已经没有英雄了,或者说他们根本不需要英雄,焦大这样的存在就格外碍眼,必须排挤掉。
焦大大晚上被安排苦差事
贾家作为一个将门之家,没有英雄没有血性,就已经失去了核心的精神,这样的贾家又怎么能够长久。在焦大大骂之后没几年,贾家果然就被抄家,彻底衰败了。表面上看贾府抄家跟元春暴毙,仇家忠顺王弹劾有直接关系,实际上贾家早就在内部开始腐烂了,只可惜焦大虽然通骂过,毕竟人微言轻,贾家子孙浑然不当回事。
不知道贾府抄家的时候,焦大是否还活着,我倒宁愿他那时候已经死了,不然他会被活活气死。
好了关于焦大的分析就这么多,往低里说,他是贾府一个不受待见的老奴仆,往高里说,焦大是一个不合时宜的老英雄。
焦大他本来是一个英雄,但是因为是贾府的仆人,所以不能够离开贾府,下场特别的凄惨,而且它还有很强的荣誉感
我觉得应该是跟在两代宁国公身边的焦大,因为他曾经上过战场救宁国公,所以经历的事情与他人都不同,贾演活着的时候对他的十分看重,而等到贾演过世之后,焦大就只能在家偌大的贾府混口饭吃,年纪大了之后还经常被府里的下人欺负,最终落得被打发庄子里的悲惨下场。
焦大就是贾府中埋没的英雄,只是身份问题,跟着贾府长辈出生入死,是条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