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什么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24-10-30 14:39:28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法律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条第一款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第5条第四款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剥夺或限制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和非法搜身。未成年人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滥用和假冒。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注重早期教育:早期教育对于未成年人的一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0至6岁的教育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的性格形成,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发育好坏。

为此一定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早期教育,加强对幼儿园教育的管理力度,督促幼儿园老师要提高教学质量,要为祖国的未来负责,要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负责。

一定要注意学校的育人作用,做到理想与信仰,个人与社会,为学与做人的统一。其中特别要在对未成年人进行德育、智育和体育等各方面教育的同时,对学习差,纪律差的未成年人给予更多的关注,对其付出更多的关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最高法发布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十大优秀案例

回答2: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依法维护未成年人自身的权益,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应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回答3:

家庭。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