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细菌形态时为何要用染色法?因为细菌细胞微小,透明,不易观察,需染上颜色.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使经染色后的菌体与背景形成明显的色差,从而能更清楚地观察到其形态和结构.
常用的染色法有:
1.简单染色法:简单染色法是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的一种方法, 一般用于观察个体形态与细菌排列。
由于细菌在中性、碱性或弱酸性环境中带负电荷,所以通常采用一种碱性染料如美蓝、碱性复红、 结晶紫对细菌进行染色。美蓝是美蓝的盐酸盐,可解离为带正电荷的美蓝,很容易与细菌结合使菌体着色。染色后的细菌细胞与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显微镜下更易于识别。
简单染色过程:涂片→固定→染色→水洗→干燥→镜检
涂片→ 固定→ 干燥→ 水洗、吸干→镜检→染色 1mim
2.革兰氏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是由丹麦医生 Hans Christian Gram于 1884 年创立。它是细菌学中很重要的鉴 别染色法,因为通过此法染色,可将细菌鉴别为革兰氏阳性菌(G + )和革兰氏阴性菌(G - )两大 类。
革兰氏染色过程:涂片→固定→结晶紫初染(1min)→碘液媒染(1min)→乙醇脱色(95% 酒精,30s)→番红复染(30 秒)→干燥→镜检
阳性菌:紫色; 阴性菌:红色
观察细菌的个体时,一般利用光学显微镜,在镜下观察的一般都是单一的细胞。很少有细菌自身产生色素,所以细菌的主要结构都是透明的。细胞器与胞质由质膜(plasma membrane)分隔成为独立的环境,质膜的脂双层结构中的光速与胞质中的光速具有差异,可见光在质-膜交界处发生折射,表现为肉眼不能识别的相位差。
染料的分类主要有亲电染料和亲核染料两种,分别具有结合电子和原子核的趋势。细胞内不同类型的结构很容易被不同染料染成方便区分的颜色,有利于光镜下的观察。
活体细胞的质膜具有生物活性,也就是选择透过性。生物染料不能透过这层屏障,对细菌染色前要经过固定的步骤。固定(fixation)是指对细胞的各种结构进行定形与固型,同时对细胞个体进行灭活,使染料分子可以顺利透过质膜。蛋白质是各级结构含有的主要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蛋白质变性后形态结构不易改变,很容易保存细胞结构的原有形态,以利于观察
观察细菌的形态时,有些具鞭毛细菌可以有运动性,另外还有细菌具有性菌毛。观察这些结构需要在细菌存活状态下,就不能够进行染色了。这时我们一般利用暗视野显微镜,观察细菌的轮廓结构;以及相差显微镜,将折射光的相位差转化为肉眼可见的振幅差(光强),观察细胞器的结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