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查目的、方法和过程简述本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浙江省服装企业品牌国际化的现状。调查主要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在调查准备过程中,我们对要调查的问题进行了较为仔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一是反映公司基本状况的内容。包括企业规模,主要是两个数据:一是企业员工人数,二是企业的年销售数据;二是企业的从事出口业务的情况,包括是否有出口业务,占总的销售收入的比例及用不用自己的品牌;三是关于企业品牌国际化意愿的调查,包括是否有意愿,强烈情况等;四是关于品牌国际化的困难和希望政府及行业协会哪些支持的问题;五是关于品牌国际化企业已经采取的措施。根据问卷的问题需要,有些是填空式的,如反映公司情况的问题;有些是选择题,选择问题中有些是封闭的,也有一些由于无法事先预计所有问题,因此是开放式的。在选择问答的问题中,根据需要,有些问题式单选题,也有一些问题是多选题(详见附的调查表)。从调查回收的表格看,填空式问题的回答不是很理想,开放式选择题的回答价值也不大。调查具体的实施有课题组负责人宋永高和工程学院99营销(3)班李锡、戴思诗、倪石川、秦健等同学参加,调查范围包括了我省主要的五大服装生产市:宁波、温州、杭州、绍兴和嘉兴。对一些企业则进行了重点调查。如罗蒙、庄吉、步森等公司等进行了重点调查,获得了比调查表更丰富的内容。调查表在具体的填写和回收上,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方法一市是在调查人员的指导下,当场填好并回收,或由调查人员留下表格,约定时间取表;大量的表格是通过邮局寄发(内含粘好邮票的信封),请对方公司收到后填写并返回。我们实际寄发了500封信函,因地址不祥或公司搬迁等原因退信47件,实际回收86封,总回收率只有17%。经过仔细鉴别,真正有效的问卷59件,占实际寄达邮件的11%。我们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作了归纳,我们用公司的员工人数和企业的年销售收入作为划分企业的标准,得到如下的企业分布情况:表1 浙江服装企业品牌国际化调查对象的规模分布
按企业人数分 不大于100 ~500 ~1000 ~3000 大于3000 合计
企业比例 15.3% 61.0% 15.3% 3.4% 5.1% 100%
企业数 9 36 9 2 3 59
按销售收入分(万元) 不大于1000 ~5000 ~10000 ~50000 大于50000
企业比例 17.9% 60.7% 10.7% 5.4% 5.4% 100%
企业数 10 34 6 3 3 56*
*:
由于个别企业在企业职工人数栏或销售收入未填写,故总数与调查企业数略有出入。从上述分布可以看出,调查的企业分布比较合理,按两个不同指标计算的分布基本相同,少于500人或销售收入不过5000万元的中小企业近80%,大于500人或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占20%略多,基本反映了浙江服装企业的组织结构情况,其中大型企业有罗蒙、达利是我省品牌经营和非品牌经营大型企业的代表,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因此,我们认为本次调查的数据有代表性。尽管有效回收问卷的数量不多,但还是能够说明不少问题,对有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因此,我们进行了整理、归纳和分析,提供出来供大家参考。二、调查数据的整理归纳说明 在对调查数据的整理过程中,发现一些项目企业未填,因此在整理过程中,我们用“不祥”一栏表示。好在这样的表格数有限。其次,在有关品牌国际化愿望方面,我们在设计表格时假设:只有从事了出口业务的企业才有品牌国际化的愿望。但从调查数据看,一些未做出口业务的企业也有品牌国际化的愿望。因此,在数据处理上我们放弃了当初的假设,接受实际调查数据显示的事实:品牌国际化不只是已经做国际贸易的企业之愿望。另外,在调查表设计之初我们还假定:只有品牌国际化的企业才需要思考“品牌国际化的难点”及相关问题。但在回收的表中,一些企业虽然无品牌国际化的愿望,但是还是作了认真填写(如一些公司填写好调查后盖上了章,或写上公司的联系电话和公司董事长的大名等)。因此,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的统计分析之解释改为:服装企业认为浙江服装企业品牌国际化的难点。其他一些关于调查表数据处理的问题,在相关的具体分析中再做说明。三、调查数据的汇总和分析 (一)浙江服装企业中出口企业比例高,外向程度高 59份调查表中,有42.5%企业有出口业务,另外57.5%的企业没有。这个比例可能不能反映浙江服装企业总体的出口企业情况,但它至少说明了一点:那就是浙江服装企业中从事出口业务的企业比例是相当高的。在这42.5%的出口企业中,出口占总销售额的比例从10%到100%不等(见下表2)。尽管企业数量不多,一般性分布规律意义不大。表2 浙江服装出口企业出口额的比例
出口额比例 10 20 20-30 40 50 60 70 80 90 90- 100 不详 合计
企业数比例 3.8% 7.7% 7.7% 11.5% 3.8% 7.7% 3.8% 3.8% 7.7% 11.5% 15.4% 15.4% 100%
企业数 1 2 2 3 1 2 1 1 2 3 4 4 26
但是从表中还是清晰可见,浙江服装出口企业中出口额在50%以上的企业相对比例是很高的。就调查企业而言,比例达到了50%。其中完全外销的企业数占15.4%。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浙江服装企业的外向型程度是比较高的。(二)自有品牌出口比例比较低,出口产品价格低 42.5%的出口服装企业中,用自己品牌的企业和不用自己品牌的企业分别占50%。这个结果出乎我们的意料。在我们开展这个调查之前,在我们观念中以为,只有大企业才会考虑品牌的国际化和自有品牌产品的出口。但这个数据显示,浙江服装出口企业中,已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开始了品牌的国际化,向国际市场力推自己的品牌。这是非常好的,说明浙江服装企业的品牌意识强,品牌国际化已经有实质性的进展。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关于这一栏的数据不够,不少企业填了用自己的品牌,但具体数据却没有填。反映在表中是不详的比例很高(见表3)。当我们仔细分析品牌国际化,特别是自有品牌出口比例时,发现这个比例总体来说还是很低。从表中清楚表明自有品牌出口的企业表3 浙江服装企业自有品牌出口占总出口额的比例
比例水平 低于5% ~10% ~20% ~30% 不详 合计
占自有品牌企业的比例 8.3% 16.6% 16.6% 16.6% 41.7% 100%
企业数量 1 2 2 2 6 13
中,在出口中自有品牌最多不超过30%。换言之,即使是品牌产品出口的企业至少有70%以上的产品,仍然是以贴牌加工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的。据《纺织信息周刊》报道,步森公司的衬衫出口中,70%打的是自己的品牌(注:步森在调查表中此项未填写,在上述统计表中属不详),但步森的出口占公司总销售额15%。因此,综合考虑的话,我省服装出口中,90%以上的服装产品仍然是无品牌或贴牌出口。因此浙江服装企业品牌真正国际化,仍然有漫长的路要走。我国出口产品价格是比较低的。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典型服装的出口单价。由于不易统计,故未能列表。但一些数据还是很能说明问题。下面是从调查表上摘录的一些服装出口价格数据(美元与人民币都有,原表数据如此,在此为了保持原始性,照录):针织衫:4美元;衬衫:20—25元;休闲装:5美元;羊绒大衣:150美元;时装/茄克:5美元;西裤:30元;西服:1000元。这里除了西服的价格比较高(是国内著名企业的西服出口价),与国内产品的市场价相差不大,其他服装的出口价,都显得很低。(三)有到国际市场打品牌愿望的企业较多,但强力程度明显有别在59 家被调查的企业中,有一家是香港公司的子公司,品牌有香港总公司负责外,其他都是独立的公司。其中有愿望用自有品牌 表4 到国际市场打品牌愿望的企业情况
打品牌愿望 有 无 合计
非常强烈 强烈 不强烈 小计
企业数比例 13.6%20.0% 23.7%35.0% 30.5%45.0% 67.8%100% 32.2% 100%
企业数 8 14 18 40 19 59
进行出口的企业比例达到了67.8%,只有32.3%的企业没有到国际市场打品牌的想法。这是十分可喜的,说明浙江服装企业的品牌国际化意识比较强,知道品牌在国际贸易中的价值,即使是目前不做外贸的企业,也有了这样的意识(40家与26家一比较就可以明白)。与此同时,一些外销比例极高的企业(达到98%,甚至100%),却没有打品牌的愿望。这似乎很反常,但另一种解释是该公司目前的业务很让公司挣钱,因而没有觉得在出口时有打品牌的必要。在全部67.8%的企业中,希望“让愿望变成现实”的强烈程度是不同的。其中只有20%的企业表示有非常强烈的愿望,比较强烈的有35%,但很大一部分(占45%)仍然“虽然有,但不强烈”,往往还停留在想法上而已。(四)一些企业已经采取了一些品牌国际化的措施,但更多的企业还只停留在愿望上在问到企业在品牌国际化中采取了什么措施时,在问答有国际化愿望的企业中,在我们给出的备选项有聘请国外设计师、建立海外子公司、设立国际营销部(中心)和其他。在回收的表中表示有国际化愿望的企业在这个题中没有任何选项,在其他项中也是空白。对此我们的解释是:该服装企业在品牌国际化中还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的措施。按照这个解释,那么在品牌国际化方面已经采取的措施有13家,表5 品牌国际化行动情况表
国际化措施 聘请国外设计师 设立海外子公司 设立国际营销部 其他 尚无措施 合计企业
采用的企业比例 10.0% 22.5% 5.0% 5.0% 67.5% —
采用的企业数 4 9 2 2 27 40
其中在国外建立子公司的最多,是浙江服装企业品牌国际化最常用的方法;其次是聘请国外的设计师。这确实把握住了品牌国家化的关键。还有的企业在国外开了专卖店、参加国际性会展,及广告和促销活动。 总的来说,采取实质性品牌国际化相关措施的企业比例较少(占32.5%),更多的企业仅仅停留在愿望阶段,没有采取实质性的品牌国际化措施,这个比例在达到了67.5%。如果与表4对照的话,我们基本可以推定,只有非常强烈和强烈愿望的企业采取了实质性的措施。(五)影响品牌国际化主要因素:人才、品牌知名度和资金 对影响我国品牌国际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我们总共设计了七个备选答案(见下表6)。这是一个多选题,只要认为是影响因素就选。因此,选择的答案总数超过企业数。表6 :影响我省服装品牌国际化的主要因素
影响因素 资金 设计师 品牌知名度 质量信誉 对国外市场的了解 国际营销人才 反倾销
提及率* 62.7% 25.4% 59.3% 32.2% 37.3% 55.9% 10.2%
提及数 37 15 35 19 22 33 6
* 提及率=提及数/企业总数
从表中可以看出,浙江服装企业认为影响品牌国际化的关键因素主要是:公司的资金实力不足、品牌在国际上没有知名度、企业缺少国际营销的人才。这三个因素在被调查的企业中的提及率都在50%以上,而且不相上下。这个结论与国内许多专家的看法不尽一致:专家更多的认为设计是品牌国际化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的另一个结果是:对国外市场的了解、质量信誉、设计师等属于第二层次的重要因素,其重要性相差不大,提及率在25-35%之间。反倾销是最不重要的因素。这说明在中国加入WTO后,反倾销在国内企业看来已经不是影响品牌国际化的重要因素了。这个数据也说明了我省的服装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企业规模还不够大,实力不强,资金不足。因而还没有足够的财力,到国际市场上去建立品牌的知名度。这成了浙江服装企业品牌国际化最大的障碍因素。同样重要的是浙江服装企业缺乏国际市场营销人才,已成为一大影响因素,同时也说明了我国过去培养的国际贸易人才,不能适应企业品牌国际化的需要,企业急需国际营销的人才。国际营销人才的不足,与企业对国际市场的不了解密切相关。因此,国际化的营销人才是影响浙江服装企业品牌国际化的非常的重要因素。(六)品牌国际化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做些什么:融资方便、组织协调和举办国际性展会第六个方面是品牌国际化中企业希望政府和行业协会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我们在表中列了三个具体的备选答案,及一个开放的选择。由于对这个问题,在调查之前不是非常清楚,因而在备选答案的设计有一定的缺陷。不过,仍然能说明一些问题,具体汇总结果如下表7。表7:浙江服装品牌国际化对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期望
期望的服务 融资 举办国际性展会 组织协调 其他:政策环境;人才;信息等
提及率* 78.0% 28.8% 42.4%. 11.9%
提及数 46 17 25 7
*提及率=提及次数÷有效问卷数(59)
此表显示,就三个备选项而言,服装企业在品牌国际化中最希望政府和行业协会做的工作是提供融资上的支持,提及率达到了78%,意味着3/4的企业有此希望。其次是进行组织和协调,最后是举办国际性会展。这两者的提及率都没有超过50%。我们对此的解释是:在品牌国际化过程中,为企业举办各种国际性会展是最没有价值的,企业更希望实实在在的支持。 在本次的调查表中,共设计了两个“其他选项”,本问题中对“其他”这个选项提及率显著的高。可以肯定,除了这三个备选答案外,企业对政府和行业协会还有更多的期待。从提及的情况看,主要有提供更多的国际市场信息、国际性营销人才和更好的政策环境等。这与品牌国际化的影响因素——人才、对国外市场了解——有密切的对应关系。企业希望国家培养更多的国际化营销的人才和行业协会提供更多国际市场信息等,以克服品牌国际化的障碍。(七)对我国服装品牌国际化真正成功需要的时间本调查还有一个问题是关于中国服装品牌国际化成功的时间进度表。我们给的备选答案是:3年内、5年内、10年内和10年以上。对回收表格整理后得到如下表(表8)的数据分布。众数出现在10 表8 中国品牌国际化成功的时间预期
品牌国际化时间 不超过3年 不超过5年 不超过10年 10年以上
认同数 3 14 24 18
年内选项上。但十年以上的企业数多于5年以内。总的来说,浙江服装企业对品牌国际化真正成功的时间预期在未来的10年左右取得。四、浙江服装品牌国际化的调查的结论 对调查获得的数据的归纳、整理和社会经济统计的初步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初步结论: 1.浙江服装企业的外向型程度比较高,外销企业比例高,外销额的比例高。 2.浙江外销服装企业中50%有自有品牌产品的出口,但占出口额的比例较低。绝大部分(90%以上)服装仍然以贴牌或无牌方式出口。 3.表示有品牌国际化愿望的企业达到2/3,但属于强烈及以上的不到一半,有实质性举措企业更少(不到1/3)。 4.影响浙江服装品牌国际化最主要的因素是:国际营销人才、资金、品牌知名度,以及对国外市场的信息的了解。因此,他们希望政府和行业协会在融资、人才培养和信息上提供支持和帮助。 5.江服装企业认为中国服装品牌国际化成功还需十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