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C 李白说自己行路难是指求有成就之类的而不是为了隐居。
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嗜酒的李白,要是在平时,肯定是痛饮。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一个怀才的人却不能不任用,这不正像遇到冰塞川、雪拥山嘛!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但是想到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
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LZ
,
觉得手动修改。
479个字哦~~~~~)
行路难》是《乐府》集杂曲,本为汉代歌谣,内容倍言世路难及离别伤悲之意。
《行路难》共三首,代表了他浪漫主义的特点。《行路难》其一可以代表李白诗歌的中心主题。该诗运用比兴手法,象征意义深远;运用历史典故,含义深广,很好、很准确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行路难》其一,写于天宝初年,诗人入长安而不断遭到权贵排挤谗谄的时候。诗中虽因理想不得实现而悲愤万端,但仍未失去进取的信心,全诗的思路紧紧围绕主观和客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迅速展开,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诗共十四句可分为三段,每一段的前一部分都侧重写客观现实,后一部分侧重写自己的主观感情,表现对理想的追求。本诗是一首抒情之作,主要通过意象组合,构成可感的诗歌形象予以表达。揭示意象与情感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理解诗歌主旨的基本途径。前四句是第一段,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描绘抒情主人公面对美酒佳肴投箸茫然的情景,是一种感情的宣泄。这几句写朋友们为李白送行的现实,让人感觉似乎是—个欢乐的宴会,但紧接着的“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就显示诗人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他食不下咽,表现了他的悲愤心情,丰盛的酒宴消解不了因为在朝廷得不到重用,实现不了抱负失意的苦闷。感情激愤,大有洪水破堤之势。 借助动作描写来抒情,不仅使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情绪,还能看到他被苦闷煎熬的神态,增强了诗的生动性和形象性。首两句又用夸张的修辞极力烘托诗人内心若有所失的茫然,亦见出愁愤之深。
中间的四句是诗的第二段,釆用比兴象征方法,运用多种意象,形象传达出失望与希望的内心矛盾。开头是用现实中的险山恶水,暗示当时自己处境的艰难和政治道路的坎坷。前两句生动地表现了他当时的处境,想要渡过黄河可寒冰堵塞了河流,想要登上太行山,大雪却封住了道路。此时,李白正打算东游梁、鲁,不料途中却遭遇黄河、太行之险。表面上写实,欲渡黄河而坚冰塞川,将登太行而大雪封山。而诗人的真正用意,却是借山川的阻碍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这样广袤的世界上竟没有自己的—条出路,诗人瞻望前程,怎么能不四顾茫然呢?这两句用来比喻世路艰难、举步皆蹶的情况,贴切而明透。但是诗人并没有裹足不进,从后两句中我们看到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从字面上看“垂钓”、“乘舟”是一种途穷归隐、游闲自得的生活,但不难看出,诗人用此典故显示出诗人仍然不能忘记现实,他还是盼望能找到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遇到一个偶然的机会像吕尚、伊尹那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在这段中,李白的希望与失望,抑郁与追求急剧交替变化。这种变化最终使诗人发出了“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呼喊,使全诗进入第三段。 “行路难,多歧路”把情绪由憧憬拉回现实,准确传达出诗人进退失据而又欲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今安在”写诗人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他徘徊、彷徨,在人生道路上不知所从,这和上面的“拔剑四顾心茫然”是前呼后应的。可以看作是四顾茫然、急切不安的心里状态下的内心独白,形象地传达出诗人进退两难,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这一声声发自肺腑的呐喊,感人至深,千百年来激发了无数命运坎坷、壮志难酬之士的强烈共鸣。真实地传达出主人公的苦闷彷徨的心境和激越的感情。然而,诗人并没有因徘徊而颓唐不起,也没有因苦闷而消磨了志向,而是热情地展望前程,放声唱出了充满信心的响亮歌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困顿之时,化用典以明志,充分表明他的乐观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