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至少在商周以前,人一生下来是只有姓的,名和字要到成人后才有,然后有姓有名有字之后,才可以结婚成家,而没名和字的时期就用个过渡的小名,为什么要这样呢?我觉得主要是,古人认为名字是一个人的信息代号,从名字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在经过许多年的成长后,一个人从婴儿到成年,其性格,习性和观点基本已经形成,然后综合这些个人信息,就可以给人定一个名字了,这个名字要高度的综合这个人的各个特点,从名字的信息量,就能“读”出一个人的很多内容来,很大的表现了古人的朴素与智慧。 而现代的名字,从出生到去世可以用一辈子,已经成为一个人的代号,没那么多的信息成分了
名是父母给起的,跟别人说话时自称自己的名表示谦逊的态度。而直呼别人的名则相当无礼。
字是自己起的,跟别人说话时称呼对方的字表示对他的尊敬。
字是大名。。。是及冠成年之后长辈给孩子取的,有修志勉励之意
就跟小名差不多~~
比如 曹操,字:孟德
很多人都叫他:曹孟德
假设有人大名叫:王XX ,小名:小爱
也可以叫他 王小爱
就是这个意思……
我比喻的不好………………
名彰其德,字表其志。都是长辈所取。
自己取的那是号,号立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