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现象应该是楼上说的甜柠檬效应。
但其背后的作用机制其实是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你说的这种在拥有它之后常常比没有时更看重,管理学上称“购买后失调”或“决策后失调”。
因为我们拥有某样东西的时候,我们自身在精神上付出了诚实的意志努力,在物质上也许还会付出一些代价,比如钱。当我们为什么东西付出的时候,我们当然期待回报。但其实东西本身并不会给予我们回报,所以我们只好通过调节自己的认知,来减缓我们内心失调了的心理感受。我们会认为这样东西即使这样平凡,但这东西它对我来说很有意义。我们通过意义话,将东西本身的平凡融入我们的期待,所以这种东西自然史非常看重了。
甜柠檬效应:人们把个体在追求预期目标而失败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就百般提高现己实现的目标价值,从而达到了心理平衡、心安理得的现象。
这一术语来源于伊索寓言的故事:有只狐狸原想找些可口的食物,但遍觅不着,只找到一只酸柠檬,这实在是一件不得已而为之的事,但它却说:“这柠檬是甜的,正是我想吃的。”这种只能得到柠檬就说柠檬是甜的自我安慰现象,有人也称甜柠檬心理或甜柠檬作用,其实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变恶性刺激为良性刺激,以达自我心理平衡,免去自我苦恼与痛苦。
没学过心理学~
不会是 嫉妒心比较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