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该诗采用平起入韵式,“零”“铭”“亭”“青”“汀”押下平声“九青”韵
二)平起入韵式的标准平仄格式是:
(平)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仄)仄(平)平 平 仄 仄
(平)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仄)仄(平)平 平 仄 仄
(平)平(仄)仄 仄 平 平
其中()中字可平可仄。第1、2、4、6、8句末字押韵。
三)对仗是3、4句和5、6句,即颔联和颈联。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和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四)句式(不是太有把握,供参考):
腰间羽箭久凋零, (省略句)
太息燕然未勒铭。 (倒装句)
老子犹堪绝大漠, (陈述句)
诸君何至泣新亭? (疑问句)
一身报国有万死, (省略句)
双鬓向人无再青。 (省略句)
记取江湖泊船处, (倒装句)
卧闻新雁落寒汀。 (省略句)
老子犹堪绝大漠, 仄仄平平"仄"仄仄
诸君何至泣新亭? 平平平仄仄平平
一身报国有万死, 仄平仄仄“仄仄”仄
双鬓向人无再青。 平仄仄平“平”仄平
有“”处就是不合平仄要求的。
陆游的诗,数量万首,自谓放翁,诗亦如之。豪放不入律者也不少,这就是一例,诗情奔放,崩堤决岸,在所难免,诗律哪能管得住。郑板桥诗自序云;“余诗格卑卑,七律尤多放翁习气。”正是指这些诗律不严不细之处。
暂不谈格律,像这句——“老子犹堪绝大漠”,哪里能入诗呢?就不过是一句大白话——我这老家伙还可以爬过茫茫沙漠去立功绝域咧。立意虽好,粗率太甚,顺手拿《世说新语》里的新亭对泣来做对,当然也行。但总是可以看出他的“放”的习气来。
一)用韵:ing
二)平仄:七律平仄脚 (如下)
三)对仗:三四句对仗 五六句对仗句
四)句式: 疑问句倒装句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