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高人

狄夷之有君 不若华夏之无也这句话怎么解释
2025-01-23 05:16:4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不若华夏之无也,这句话见于《论语》的《八侑第三》,原句为“子曰:夷狄之有君 不如诸夏之亡也。”南怀瑾对此的解释是“蛮族落后的地区,虽然有君主,但是不如殷商,国家虽然亡了,但是文化还传承下来。”(《论语别裁》)当然,读《论语》就不能不去读宋儒对此的注释,《论语集注》中说:程子曰:“夷狄且有君长,不如诸夏之僭乱,反无上下之分也。”尹氏曰:“孔子伤时之乱而叹之也。亡,非实无也,有之,不能尽其道也。”可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夷狄尚且有君主,不象中原,有了君主就和没有一样。”
为什么这么解释呢?第一,古汉语的“不如”是“不好像”的意思,有一个互相比较但是没有高下之分的意思,而现在的“不如”就是“A比B差”的意思,这个是不同的。同样的例子,比如“妻子”、“具体”等等。第二,本篇讲的就是“礼”,大家可以去看看原文,孔子把君臣礼仪看的很重,所以按照上下文的意思,他不会突然跳出来去介绍夷狄的君主能否去统治诸夏,那样思维的跳跃性也太大了。第三,这个注释是宋朝人写的,那时侯华夷之辨很严重,如果孔子有这个意思,宋朝的儒生应该很方便的应用,并且将之强化为意识形态,可是他们还是这样解释了,说明原文意思确实如此。
那么,下面再了解一下几个概念,主要就是“夷狄”和“诸夏”,我们知道儒学社会企图建立以伦理控制为特征的华夏秩序。华夏秩序观的最基本内容是其文化优越观。在华夏秩序的理念中很早就有一种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自觉包括油然而生的文明优势观和对这种文化担待的自觉。这种文化自觉的最早形态表现为夷夏之辨的观念的形成。所谓夷夏之辨,就是要辨明夷狄(未开化民族)与诸夏(中国)之间的不同。其实,夷夏之辨的重要标准说开来就是儒学社会的伦理关联、伦理控制,接受了这个标准并且在国际舞台上对担待华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的上国奉行“以小事大”的原则,就可以并入文明的系列。“夷夏之辨标准的实质就在于其是否建立起伦理控制的君主秩序。”(陈劲松 《传统中国社会的社会关联形式及其功能》发表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春秋时期的诸夏和夷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最早的诸夏是黄河下游东部和黄河中游南岸的国家,包括齐、鲁、卫、曹、郑、宋等,后来又有黄河中游北岸之国家——也就是晋——加入,其时晋人自称:“居深山之中,戎狄之与邻。”然晋国内乱,只有齐国可以抵挡北方蛮族的进攻,于是有了孔子的“微管仲”的话,此时南方的楚、吴、越,西方的秦都不是诸夏的成员,而楚更自称“蛮夷”,要雄心勃勃的统一中国。再然后,楚加入诸夏,后,吴、越等南方国家加入,自战国秦孝公后,秦人也加入诸夏团体,由此,中国大一统的雏形确立。
对此,钱穆评论说:“其大势为文化先进诸国家逐次结合,而为文化后进国家逐次征服……同时文化后进国家而亦逐次为先进诸国所同化”,“在此进展中,诸夏结合之团体亦逐次扩大。”(《国史大纲》上卷P65)
可见,夷狄与诸夏,纯以文化先进与否所区分,孔子也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 子路》)

回答2:

不客气,有问题可以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