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高人解梦:梦到菩萨到家

2025-02-06 08:51:11
推荐回答(6个)
回答1:

创立佛教的动机与真理无关

佛教源于2500年前的古印度,当时当地的人主要信奉婆罗门教。由于婆罗门教奉行种姓制度,造成了民众有高低贵贱之分。正是为了反对和抗衡婆罗门教的教说,佛陀创立了佛教。这就是佛教得以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动机。

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说过一句话:“研究哲学不能单研究哲学家所提出来的哲学理论的内容,研究哲学要挖根,去思想写这些哲学的动机是什么。”同样的行为,可能背后的动机是很不一样的。而不同的动机,有时就决定了不同的行为价值。所以,搞清楚动机是很重要的。比如,有人请我吃饭可能纯粹是因为喜欢和我一起吃个饭,见个面,聊聊天,为了开心。而有的人,可能是想在我面前摆个阔气。还有的人,可能是要求我办个事。反正,同样的吃个饭,背后的动机可以很不一样。而决定我去不去吃的因素就是动机了。我以为好的动机,就会接受邀请,而若是出于我不喜欢的动机,就可能回绝不去了。

虽然,对佛教出现的原因,一般的说法是:佛陀为了寻找一条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悟出了这套理论。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佛陀最初提出的最根本教义完全是针对婆罗门教的教义,是为了反对和否定婆罗门教,而不是为了解决苦的问题。现就具体来看佛陀提出的这些教义:

缘起论:是佛教特有的教义,也是佛教的最重要的教义之一。

归纳起来,缘起论有下面三个重要的论点:

第一个论点是无造物主:佛教既承认“诸法因缘生”,就否定有个创造宇宙万物的主宰。这是释迦牟尼反对当时的婆罗门教所认为的大神“梵天”创造了这个世界,并且用自己的身体的不同部位造出了不同种姓的人。释迦牟尼反对有一个绝对第一因的血统论,他主张“四姓平等”。

缘起论的第二个重要论点是无常:佛教认为,宇宙间一切现象都是相互依存,没有永恒的实体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都是无常,都表现为刹那生灭的。佛教无常学说,主要也是为了反对当时婆罗门教主张宇宙有个最高的主宰叫做“梵”的是永恒常住的理论而提出的。

缘起论的第三个重要论点是无我:婆罗门教主张宇宙间的最高主宰是“梵”,而“自我”(灵魂)是梵的化身。佛教为了反对婆罗门的这个理论就提出了“诸法无我”,也就是不承认有一个造物主,不承认有灵魂。

所以,很明显的,佛陀提出的缘起论,无常,无我这三个佛教最根基的教义可以说是完全冲着婆罗门教而来的,是对他那个时代的婆罗门教的教义不满,为了反对和批判它而提出的新思想。

动机讲得够明白了,以这种动机产生的思想,可以说,它不是以真理为目的的,因它根本就不是以求真为动机的。它只是为了反对和抗衡别的思想。它的产生在当时当地有它的意义和历史原因。所以,连佛陀自己都没说他说的这些佛法是真理。

只要能和婆罗门教唱反调,佛陀的目的就达到了。至于这些理论真不真,对当时的佛陀来说,并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但过了那特定的条件和环境,对这种思想和理论就是很值得怀疑它再生存下去的价值了。只是一般人根本就不去看到这一层面,加上天下有的是善于进行“废物利用”的实用主义者,只要能利用的就拿来利用,不合适的就拿来改改,加工加工,只要有利可图就行。以致于佛陀2500 年前提出的这套说法和思想,就被世人一代又一代地利用和传递下来了。

房子的根基如果一开始就立歪了,不管后来再怎么修,怎么改,怎么装璜,都改变不了这个房子是个歪房,危房,是会压死人的。从一开始佛陀立下的根基就不是出于真理的,是与真理无关的。那么,在这种非真理性的根基上盖造上去的就只能是一套错误百出的谬论了。所以,出于佛陀创立佛教的这种非真理性的动机,也就注定了佛教体系里早就埋下了根本性的,无可救药的错谬了。这种错谬足以把整个佛学体系彻底毁掉!

_displayNameOrEmail_ - _time_ - Remove
_text_

回答2:

在佛教而言,任何一位菩萨,都是世间的大福田,是带给人们真正幸福的依止处,见到菩萨,是非常吉祥的梦境,希望您能把握住这个因缘,认识佛教,了解佛法的伟大。
慧律大法师曾开示

未曾听闻佛法,生命就毫无意义可言。
得闻解脱之道,而未能依教奉行,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如果看完我的回答对佛教有兴趣,可看末学个人简介中我推荐的佛教资料。希望您能早日了解轮回的苦患,回归佛法的怀抱!

回答3:

并非是真菩萨显灵预示什么的 而是:
《地藏菩萨本愿经》:若未来世众生等,或梦或寐,见诸鬼神乃及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叹,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过去父母,男女姊妹,夫妻眷属,在于恶趣,未得出离,无处希望福力救拔,当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愿离恶道。汝以神力,遣是眷属,令对诸佛菩萨像前,专心自读此经,或请人读,其数三遍或七遍,如是恶道眷属,经声毕是遍数,当得解脱。乃至梦寐之中,永不复见。

回答4:

耶稣基督是圣父赐给全人类的唯一的救世主,除他以外,古往今来的任何人,不论是君王、宰相、圣贤、哲人等等,都陷入了人类所无法自拔的罪恶和死亡中.没有人能用任何方法(如修行、行善等方法)拯教自己和别人脱离罪恶和灭亡(徒4:12,罗3:20),人手所做的偶像更是空虚无用,与人无益。

回答5:

这不是菩萨。是你自己家的宗亲。
如果你是修行人,说明你此时和祖上的先辈们沟通上了。

回答6:

梦就是吾人没有熟睡所产生的心识活动,动善念是善梦,动恶念是恶梦,佛门称之梦中意识。梦是睡中意识活动的前后景像,如人白天之妄心一般,妄心飘浮不定,极为微脆,妄心强烈坚固,妄想亦随之而强烈,印象随之而清晰,梦中亦复如是,梦或多或少可预测事兆些,但机缘甚为渺小,正信佛弟子,不以梦为预测事兆为正途,毕竟,梦亦属妄识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