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外贸体制改革走过了一条贸易分散化改革先于贸易自由化改革的道路。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中国外贸经营是由少数国营外贸公司特别是中央外贸专业公司垄断经营,县级基层外贸公司是整个国营外贸系统的出口货源收购单位,几乎100%的外贸经营尤其是进口经营都是指令性计划的实现渠道,具有极其浓厚的行政垄断和计划经济色彩。整个八十年代,中国通过放宽外贸经营许可对外贸体制实施改革, 即实施贸易分散化改革。这一改革使中国外贸打破了原有的垄断经营格局,初步形成了外贸专业公司、工贸公司和生产单位及科研院所迄今共1.5 万个国内经济主体自营进出口的外贸经营体制,加上活跃在中国经济中的数十万个三资企业均已获得当然的外贸经营自主权,中国政府已对外承诺在未来三年内将授予外贸经营权的审批制改为登记制,这些改革措施已经并将继续增强了外贸经营的竞争性。九十年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的总体指导下,配合政府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方地位和1995 年以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中国加快了贸易政策措施的改革,大幅度地削减进口关税,降低和规范非关税壁垒。这些贸易自由化措施,强化了中国市场尤其是进口市场的竞争。企业规模变动的这一制度因素也是中国机电产品中间系列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变动趋势的重要解释变量。根据上图我们已经发现,在一位数字(One Digital) 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第七类, 贸易竞争力指数波动明显,且从整体上呈现负值状态。这可解释为, 随着技术创新国在国内扩散的加速,生产进入了产品周期循环的成熟和标准化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可以克服技术引进的障碍,进入这些产品的生产领域。由于生产的过度分散,导致规模不经济和贸易竞争力指数的下降。
具体内容可以参照《竞争政策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谷克鉴)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