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民族特性:
1、团结统一、和而不同、兼容并包、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识。
2、其融历史观念、哲学思想和治理理念于一体,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即使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都始终保持积极而强大的张力。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4、重德精神、务实精神、自强精神、宽容精神。
5、理性精神、自由精神、求实精神、应变精神。
说起中华民族精神,人们一般都会想到爱国主义。从屈原、岳飞到抗日战争的英雄等都是广义的爱国主义者。爱国主义无疑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但它并不为中华民族所独有。
扩展资料
除了爱国主义外,人们还认为勤劳、勇敢,热爱和平、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等是中华民族精神各种具体的表现。
在五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的确显现了这些美德。但也必须承认,世界上其他优秀的民族也拥有这些美德。这就是说,它们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特本性,而是人类文明所共有的属性,甚至可以说是普遍人性。
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传统也影响了每一个当代的中国人。对它任何简单的否定或者肯定都是无济于事的,关键在于如何批判地对待中华民族精神。
所谓批判就是区分,也就是说要判别出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从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才是真正的发扬传统。在发扬传统的同时,也应该面向世界。
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主要是西方文明)的交融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历史命运,因此我们必须学习和借鉴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而丰富自己。
但这一切不过是一种准备。我们的目的是建立新的中华民族精神。它既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华民族精神
中国人的民族性
中国国土广袤,气候变化很大,由于不断迁徙融合,逐渐形成了宽容和平,随遇而安的同一性格。
中国庞大的体积使它的动作不能不缓慢悠然。这就像一头大象,再怎么敏捷,看上去也是笨头笨脑。这也使中国人的慢性子闻名遐迩,官员的首要素质就是“成熟稳重”,任何一项措施,都会慎之又慎。
中国历史漫长,曲折变化,几乎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在中国发生了,所以中国人积累了最丰富的生存智慧,深通妥协和随机应变,算是世界上最见多识广的民族,也就没有太大的火气,也没有太多锐气,一切追求四平八稳,全面辩证。
中国人的信仰可虚可实,可进可退,如同太极一样空灵玄奥。积极进取时信奉的是入世的儒学,遇到挫折时又可以退隐到佛道两家。在号召呼吁时是堂皇正大的礼仪纲常,然而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又常常迂回前进紧贴利益。历史上伟大的君主或者杰出的大臣都是深谙阴阳两道的人物,一手紧握道义一手紧握利益,功成名就。
勤劳勇敢智慧,爱好和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特点.
勤劳与懒惰并存
廉洁与贪婪并存
...........
中国的两面性是世界之最
受儒家文化影响很大,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