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参军那么多年,为什么没有人发现她是女儿身?

2025-02-01 09:45:0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一千多年前,花季少女花木兰替父从军,在战场上与男子并肩作战,浴血厮杀,出生入死,同风雨共刀剑十二年,却并没有人看出她是女儿身。

这千古佳话令我们好奇,"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一个女孩子混杂在成千上万的军士当中,同吃同穿,同起同卧同战斗,竟然没有被认出她的性别,不可思议。

花木兰究竟为什么没被人识破真实身份,而混厮混在军营中十二年呢?

首先,自古战争是让女人走开,军营男人们根本就没有人会去猜测,同行人中是否有女人会混杂在战场上。

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战争,都是勇气与体力的较量,是你死我活的格斗厮杀,是生命倒地的残酷。

战争生活是艰辛的,要南征北战,东奔西跑——"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这种艰苦的生活,不是一个女人所能够承受。

战争的环境是恶劣困苦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种衣不解带、武器傍身的生活,哪里是一个女子所追求的?

战争是残酷要命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马革裹尸是常态,只要上战场就要抱着必死的信念。

作为一个思维正常的人来说,谁会平白无故的跑到战场上,去过那种惨无人道的生活,去忍受那种艰辛,冒着掉脑袋的风险?

女人如此,男人更是如此,所以,谁会想到战争中会出现柔软的女子的身影?


其次,花木兰的军功无数,自以为是的男人怎么能想到女子会胜于男人?

“宁做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战争是男人获得军功、光宗耀祖的大好时机,是一个男人改变命运的绝好机会。

所以,很多男人上了战场,就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奋勇厮杀,想靠军功来博得生前身后名。

而一个女人在战场上,却奋不顾身的浴血厮杀,建功立业,这是男人们所想象不到的。

《木兰诗》写道,“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花木兰在每年的战争中都有卓越的表现,被载入军功策中。

巾帼不让须眉,一个女子,军功胜过男子,应称得上是男人中的战斗机。这也就是花木兰的故事被人们津津乐道流芳千古的的原因。

再其次,花木兰伪装的非常好,刻意遮掩本意就不让人看出蛛丝马迹。

花木兰替父从军是迫不得已。"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如果花木兰不去代替父亲出征,那只能由老迈的父亲亲力亲为。

孝顺的花木兰,不忍让父亲忍受战争之苦。如果,她伪装的不好,在战争中被人识破身份,那么她必然会被遣送回乡。遣送回乡的后果就只能再次由父亲亲自出征。

更重要的是,如果她的身份被人识破,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家来说,很可能会落个欺君之罪,不仅自己会白白葬送生命,而且也可能连累家人。

夏天闷热的白天与夜晚,不敢脱掉衣服,大大方方的睡个舒舒服服安稳觉;身上脏了,不敢大大咧咧的去河中洗澡;

月事期间,上厕所都要在四下无人的时候,悄悄去处理;受伤时,不敢像个女孩子一样享受别人的照顾和关心……

花木兰煞费苦心的伪装,就是为了孝顺父亲,保家人平安。


最后,战争生活很忙碌,男人们的心思太粗犷,没有人会发现木兰是女人。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战场上就是服从和执行,所有的事情都化繁为简,直截了当。将军负责排兵布阵,士兵负责冲锋陷阵,每支队伍都分工明确,有各自的工作和责任。

至于同伴是男是女\同伴应该怎么样?那根本就不是他们操心的事儿。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拼命打仗,这才是战争中的男人所关心的。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看似非常相似的雌兔雄兔的表现都有所区别,更何况是一个男人和女人肯定会不一样。只不过是男人们没有细腻的心思观察到罢了。

战争是残酷的,他把一个柔弱的女人变成了男人;把男人变成了瞎子,没有思考力没有观察力没有判断力。

为此,我们呼吁,让战争远离人间。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每天早晨,悠哉悠哉的起床,对着镜子精心的梳妆打扮,然后穿戴一新漂漂亮亮的出门,这才是一个女人应该过的生活。

回答2:

因为她一直隐藏地很好,无论做任何事都会跟男生一样,有些隐私事也会避开男兵。

回答3:

这是因为木兰将自己保护的很好,而且也没有过多地和男性接触,所以没有人发现。

回答4:

因为隐藏的太好,与那么多男人同吃同住,都没有人发现木兰的真实身份,可见她是真的把自己当做男人在伪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