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孟母,择领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个故事发生在谁的身上。

2024-12-06 15:40:3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三字经》开篇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告诉我们,人在刚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并且性情很相近,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所处的环境不同,才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难理解孟母为何要“三迁”了。 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鲁国人(现在的山东省境内),三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而且模仿能力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就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这次,孟子又开始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样很好,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孟母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除了送他上学外,还督促他学习。有一天,孟子不想学习,便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孟子逃学,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刀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割断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问原因。孟母责备他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尺,再连成一丈、一匹,这样才会织出有用的东西。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学。你如果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会像被割断的布匹一样成为没有用的东西。”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以后专心读书,发愤用功,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 (来源:《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片段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