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理咨询≠讨教、传授处理问题良策
人们有了心理问题才可能想到要心理咨询,而恰恰多数的心理问题不能以简单的说教来解决。对于求助者来说,他们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心理咨询师帮助自己拿出解决问题的主意,要求尽快得到处理问题的良方良策,但大多数的问题又都是些社会心理问题,而每一个问题又有千差万别的处理方法,不同的个性及思维行为模式就会有不同的思维趋向,因此在不同的人看来就有不同的方法,作为咨询者看来是正确的方法不见得适合来访者。
正规的心理咨询是咨询工作者与来访者在商榷、讨论当中使来访者发现其个性中的不足,并通过咨询来解决和完善这一不足,然后来访者拿出办法。相反,假若咨询工作者替来访者在某类问题上拿定了主意,这便违背了心理咨询的原则。假如一个人向不同的几位心理咨询师咨询,都给他传授了几种良策,到最后他肯定会不知所措了,再假如他走捷径按照讨得的决定去做了,丧失了目己的个性不说,下一步心理咨询师该给他纠正的就是“咨询依赖”了。
2
心理咨询≠同情+阅历。
有不少来访者、尤其是电话来访者,要求心理咨询师最好遇到过、处理过他们所存在的问题(似乎只有心理咨询师回答是,他们才放心),只有这样对会同情他、理解他。对心理咨询工作人员要求阅历深、经验多这是人之常情(也不排除来访者自己尚未意识到的多疑这一性格特点),但大可不必要求心理咨询师也有过类似经历,不管有无类似经历,都会以极大的同情心相待。还有一种现象,来访者咨询的目的好像就是为了寻求同情,如恋爱中的一方如果自认为条件较优越,而对方又不够热情主动,这时如果按照咨询原理去解决其问题时他会显得不安,也许他会说,“我的条件多优越呀,你应该同情我批评他(她)才对呀!”,试想对来访者赞扬、同情一番,除了当时心情上一阵舒畅之外,领捂不到自身认知方面的缺陷,过后还是又回到原来的状态。要不怎么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呢?
现在大学生和中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特别多!很多大学生面临着恋爱、情感问题、专业发展和生涯规划、人际交往障碍、论文压力等各种问题,积极寻求心理帮助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标志。但是,出现心理问题的人大部分比较敏感脆弱,所以他们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做心理咨询的事情,因此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到本校心理咨询室去求助,反而选择网络咨询。
现在社会很多人都面临这压力,学生同样也是,所以心理咨询是正确的一个引导,是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大学生要正确看待和认识心理咨询。把心理咨询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倾诉对象,前进的向导。心理咨询是纠正自己对事物做出的错误判断的一个途径,引导自己走出自己想象,走进现实,改变自己,融入社会。
(1)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看法总体是积极的。调查表明,只有个 别学生认为去心理咨询的人都是有心理疾病的人,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心 理健康者也可以去心理咨询;80%以上的人相信心理咨询有效果;90%以上的人 认为心理咨询是科学的。
(2)大学生更看重心理咨询的治疗功能,而对心理咨询的发展功 能认识不足。调查中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去心理咨询的人,答案多的3 项依次为“有心理障碍的人”;“情绪调节困难的人”和“遇到实际困难的人 ”或“想更好开发潜能的人”少数学生认为“有精神病的人”才去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