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商品采购成本即进口商品进价,该价格在正式签约前只是一种合理的估价,一般以FOB价格为基础核算。若以CFR条件成交,则应在FOB价格基础上加上运费。
但采购成本核算的各要素限定在月内完全付诸实施并不客观,发生跨月、跨年核算情况很普遍,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下,进口货物的采购成本核算往往一拖数月,或跨年结算经常发生。经营业务或项目工程记账与财务记账发生记账时间差异不可避免,所以采购成本核算发生差异。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物资采购账户——反映材料采购资金的支出、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和采购成本结转情况的成本费用类账户。
2、发生的材料的买价和采购费用,记借方。
3、验收入库转入材料账户借方的实际采购成本,记贷方。
4、期末如有余额在借方,表示在途材料的实际采购支出。该账户应按材料品种设置明细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进口商品采购成本
进口货物采购成本=国外进价+进口税。
国外进价=CIF单价*对外付款日的外汇汇价。
进口税=关税+消费税+增值税。
关税=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率。
消费税=[(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消费税税率。
增值税=(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增值税税率。
由于国外进口价格条件及结算方式与国内采购有所不同,因而其成本构成及帐务处理有不同特点:
1、国际贸易中的价格条件。主要有三种,即离岸价格,到岸价格和成本加运费价格。
(1)离岸价格(F.O.B)。卖方只负责在规定的港口和期限内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只(或其他运输工具),并负责支付装船为止的一切费用价恪。在这种价格条件下,购买方除按购进商品物资的发票价格支付货款外,需另付从装运港至目的港的运费和保险费。
(2)到岸价格(C.I.F)。卖方负责将货物装上船,并负责支付起运港到达目的港的运费和保险费。买方在目的港收货物,并负担除运费及保险费以外的货物在运输途中的一切费用和运抵目的港的卸货等费用。
(3)成本加运费(C.F.R.)。卖方负责将货物装上船,并负责支付自起运港至目的港运费的价格条件。由买方自行投保,并支付保险费,其他C.F.R.条件相同。
2、购料核算。核算进口材料,一般采用实际成本。进口材料的采购成本包括国外进价和进门税金两部分。其中国外进价通常以到岸价为基础,对以离岸价成交的进口商品,支付的国外运费和保险费应加入国外进价。企业专为制造出口商品而进口的材料可免征进口税金。对于进口材料一般应单设明细帐进行明细核算,若购买材料所用货币与记帐本位币不一致,除记录收发存数量和按记帐本位币计算的单位成本扣金额外,还应注明每批进口材料的外币单位进价,进价的外币金额,运杂费外币金额,运杂费记帐本位币金额,进口关税记帐本位币金额,全部实际成本记帐本位币金额等。
材料采购成本是指企业从外部购入原材料等所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
原材料采购成本包括:
购入材料支付的买价材料
购入过程中的运输费
装卸费
保险费
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等
凡是进口原材料的采购成本财务部门都必须对其原材料的进价是多少;然后再考虑运费(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不包括按规定根据运输费的一定比例计算的可抵扣的增值税额);以及在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其次对原材料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包括挑选整理中发生的工、费支出和必要的损耗,并减去回收的下脚废料价值);最后必须对购入物资负担的税金(如关税等)和其他费用等等
公司基本正确,如果是小规模增值税纳税人,即税金不得抵扣的纳税人,还要加上进口增值税,如果是保税进口材料,则进口环节没有税金,也就不需要加进口关税了。
增值税不计入成本核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