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汉语语法有用吗

2024-11-24 19:42:1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唉..我们德语老师观点和你一样....

学英语,语法有用吗?
学德语,语法有用吗?
你学英语的时候,感觉情态动词好抽象, 觉得虚拟语气好抽象,觉得主谓宾定状补好抽象
其实好多概念是可以类比汉语语法的,对一个汉语母语者来说,理解汉语语法要比理解英语语法更容易
如果你教外国人汉语,不借助语法分析,如何让他区分“突然”和“忽然”?如果不借助语法分析,你能给我解释“突然”和“忽然”的区别吗?
这是从实用角度说为什么要学汉语语法。但一个中文人,总还是要有点情怀吧
从《马氏文通》开始,人们就尝试对汉语进行系统的人语法分析。但不管是《马氏文通》(拉丁语、法语)、《纳氏文法》(英语)还是王力的诸多语法著作(英语、法语),都是建立在把汉语和西语对比的基础上的。在好多时候,这样的比较并无法一一对应。在发现许多西语语法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好多人产生“汉语没有语法”的想法。英语里形容词不能作谓语,那“她很漂亮”这句话就不合文法,应该是“她是漂亮的”省略;英语里名词前要有冠词,汉语没有,汉语就是语法混乱。
18世纪的时候,法国有个语言学家写了本《普遍唯理语法》,他认为他发现了适用于世界上所有语言的语法体系。这本书认为所有语言都是有变格的,认为冠词不可或缺。在西方人看来,语言天然就是这个样子的。
五四运动的时候,有人主张废除汉字,激进的甚至认为汉语需要被改造。他们认为西语是精确的,汉语是不精确的,西语可以容纳更多的信息,汉语却不允许许多从句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里。西语有人称、时态和数的变化,汉语却不存在形态变化。总之,汉语就是一个拙劣的工具,使用汉语阻碍了人们对西方的学习,汉语必须被改造,必须更像西方语言。
你看,从18世纪到五四运动,乃至60、70年代,人们一直是在西方中心主义的角度看待汉语语法的。这并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我觉得这其实反映了中国学者的自卑,反映了中国和西方的巨大差距。我们只能被动吸收西方的研究思路,西方的研究成果,哪怕研究对象是我们的母语。
当然,中国的学者也一直在尝试根据汉语本身的特点来研究汉语语法。王力的《汉语语言学史》最后一章对他之前的语法研究进行了很好的概述。但总体上,还是摆脱不了拿汉语和西语比较的研究方法。
改革开放之初,人们经历了西方文化巨大的冲击,我们经济上不如人,科技上不如人,学术上不如人。当时西方人觉得,研究希腊学最为精深的不是希腊,研究埃及学最为精深的不是埃及,西方是人类文明的顶峰,所以中国的东西,也应该由西方人来研究。有西方学者说,现在(这是就当是而言的)中国学的研究,中国只能是三流的水平(原话记不清了,大概是这意思)。这确实很讽刺,学甲骨文要去日本,学中国历史要去美国,中国人研究出来的东西都是三流的,所以大学里研究中国历史的教员,还要有留学背景。
90年代,中国经济上、科技上有了长足的进步,汉语语言学的研究也渐渐自觉的走出对西方的迷信。但语言学大体上还是以消化吸收为主。
冯胜利也是留洋博士。他在留学期间接触了韵律句法学。这是个比较粗糙的学说,在西方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冯胜利回国后,根据汉语的特性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更深入的讨论,并写了本《汉语韵律句法学》。这个不被西方人看好的理论在汉语研究中展现了惊人的解释力,把字句、被字句、语序、汉语史等领域许多难题得到比较合理的解释。十几年过去了,对汉语韵律句法学的研究依然势头不减。这算得上第一个以汉语为基础发展完善的语法理论,汉语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所以在西语中无法解释的现象,也许能在汉语中找到解释的办法;西方不被看好的理论,也不代表他是错的。
现在应该没有哪个西方人敢说“中国学的研究,中国只能算是三流水平”这样的话了。古文字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严密的体系,简牍学研究蓬勃兴起,甲骨学的中文著作水平也远高于英文、日文著作;上古音的研究摆脱了高本汉的体系,在研究方法上有了长足进步,构拟出更加精密的音系,在对上古音系的认识上也有了更开阔的视野;语法学研究拜托了对西方的亦步亦趋,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语法体系。我们不再认为汉语是不精确的语言的,相反,我们通过语法研究,能让汉语变得更加精确。现在中国学最兴盛的地方,无疑是在中国。中国终于没有成为第二个希腊,或第二个埃及。
所以,我觉得学中文是要有一点情怀的。我们学英文、学德文,很多时候是抱着实用的态度去学的,但在英国、美国、德国,依然有许多学者在研究看似无用的语言学的细节。德国人研究配价语法有什么用呢?他们不会说德语吗?为什呢非要研究德语的构成规则呢?把德语语法的研究交给学德语的人不行吗?没有哪个德国学者愿意承认德语语法研究最精深的国家不是德国,那我们又怎么能坦然接受汉语语法研究最精神的不是中国呢?
朱晓农写《语音学》,在前言里说,他有意选择汉语方言材料,为的是让中国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母语理解语音学原理。而在汉语方言中,又能发现许多以前未曾发现的规律和现象。他希望西方学生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能发现“语音学”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多姿多彩(原文记不清了,大概是这个意思)。其实任何领域何尝不是这样呢?汉语语法的研究,不也能让西方人看到一个更为多彩的世界吗?

码字码了一个小时,这算事我在知乎写的最长的答案吧。全凭着记忆写的,细节照顾不周,大家领会精神就好了-_-#
ps.
评论区有人说分不清“突然”和“忽然”有什么区别,我这里简单解释一下吧。突然是形容词,忽然是副词。所以可以说“消息来得很突然”,却不可以说“消息来得很忽然”。二者词汇意义基本相同,都能做状语(突然下雨、忽然下雨),区别只在于语法意义略有差别,所以词典上一般拿两个词相互解释,但我们并不能说它们是没有差别的。
再举个例子吧。“漂亮”和“美丽”有什么区别呢?很多人大概在使用这两个词的时候不会过多的区分。这两个词的词汇意义基本相同,而且都是形容词,用法上也没差别。但“漂亮”有AABB式的重叠形式(漂漂亮亮),“美丽”却不能重叠(*美美丽丽)。双音节的状态形容词大都有AABB的重叠形式,不能重叠的有两种:(1)具有消极意义的状态形容词,比如邪恶(*邪邪恶恶);(2)具有书面色彩的状态形容词,比如勇敢(*勇勇敢敢)。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漂亮”带有口语色彩,“美丽”带有书面语色彩。
像“突然”和“忽然”的区别,只要小学语文过关,虽然可能说不出来,但大概都能感觉得到。而“美丽”和“漂亮”的区别,若非经过专门的练习,对文字有超强的敏感度,是很难发现的。语言大师对语言的掌握,靠的是从反复实践中得到的感性认识,是庖丁解牛式的;语言学家对语言的认识,靠的是时间基础上的理性分析,是解剖麻雀式的。对象相同,途径各异。
并非会使用语言就是语言专家,语法学作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也自有其精妙之处。

回答2:

个人看法,就汉语而言:

名人说的病句,那叫语法;
普通人说的话,那叫病句。
对中国人而言,学习语法没意义。。
当然如果你是古汉语专业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