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的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同属犯罪故意的范畴。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从认识因素上看,二者都明确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从意志因素上看,二者都不排斥危害结果的发生。二者不同之处在于:(1)从认识因素上看,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或可能发生;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2)从意志因素上看,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有观点认为,明知结果的必然发生而持放任态度时,也应属于间接故意。我们认为不存在行为人认识到结果必然发生而加以放任的情况,因为放任是对危害社会的结果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其前提是危害结果存在发生与不发生这两种可能性时,只有如此,行为人才可能存在发生也可以不发生也可以的心理态度。
直接故意即已经预见到危害结果会发生,放任或追求其发生的;
间接故意是,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对结果的发生持放任的态度。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最大区别在于认识因素、意志因素和定罪不同;直接故意的主观恶性大于间接故意。
1、认识因素不同。
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两种情况,间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种情形。
2、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明显不同。
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容忍、同意危害结果的发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结果发生或明知道必然发生的情况下放任结果发生。
3、定罪不同。
特定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同。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直接故意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一般要重于间接故意犯罪,因而对直接故意犯罪的判刑一般要重于间接故意犯罪。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 间接故意
百度百科 - 直接故意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最大区别在于认识因素、意志因素和定罪不同;直接故意的主观恶性大于间接故意。
1、认识因素不同。
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两种情况,间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种情形。
2、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明显不同。
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容忍、同意危害结果的发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结果发生或明知道必然发生的情况下放任结果发生。
3、定罪不同。
特定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同。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直接故意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一般要重于间接故意犯罪,因而对直接故意犯罪的判刑一般要重于间接故意犯罪。
当然是直接故意了。其实还要看事情大小。性质都一样。就像自己亲自故意杀人。是直接故意。而你指使别人杀人就是间接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