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规定》: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
附赠是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为引诱交易相对人与之发生交易,附带地向其提供现金或物品的行为。
主要特征有:赠送的物品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财物,实施的目的都是为了促成交易,二者具有相同的属性。且从广义上看,商业贿赂属于附赠范畴中的一种不法行为。
不同之处:性质不同。商业贿赂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是被法律所禁止的。而附赠不同,它只有发生在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且赠送的物品是非小额广告礼品时,才属于《规定》第八条所禁止的行为,除此以外的附赠是合法的。 对象不同。商业贿赂针对的对象是特定的,它绝对不会发生在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而附赠对象是与经营者发生交易行为的任何人,且同等条件下,对不同的交易对方一视同仁地提供赠品。一般的附赠行为都发生在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
目的不同。商业贿赂在主观上有故意的性质,当事人想通过主观上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手段,达到客观上排挤竞争对手、获取商机的目的。而附赠不同,它没有主观上的故意,是为了通过发放赠送品,达到多售商品的目的。
表现形式不同。商业贿赂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行为人会采取“账外账”或模糊账目性质等暗中手法,或采取看似合法的方式规避法律制裁,一般不容易查出。而附赠是采取公开的方式进行,一般会按交易的数量和价值确定附赠的方式,且随着购买东西的多少,赠品也会有所不同。
后果不同。商业贿赂的最终结果是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扰乱了公平、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排挤了其他经营者的正当竞争。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和《规定》第九条、第十条的规定,实施商业贿赂的双方都要受到处罚。而附赠不同,其结果只是促成了商品交易,使实施附赠一方得到了促销回报。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条的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要监督管理机关,有权对附赠行为作出处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对违反上述法律规定的经营者作出以下行政处罚:
1)根据情节处以人民币一万至二十万的罚款;
2)没收违法所得。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为争取交易机会,暗中给予交易对方有关人员和能够影响交易的其他相关人员以财物或其他好处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贿赂的一种形式,但又不同于其他贿赂形式。针对商业贿赂,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账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账。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必须如实入账。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从反不正当竞争角度规定商业贿赂的,即商业贿赂行为首先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这是因为,倘若经营者不是通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等参与竞争,而是通过贿赂手段购买或者销售商品,那么必然违背竞争原则,扭曲市场关系,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构成不正当竞争。
1.商业贿赂的主要表现
一是给付或收受现金的贿赂行为;二是给付或收受各种各样的费用(促销费、赞助费、广告宣传费、劳务费等)、红包、礼金等贿赂行为;三是给付或收受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四是给付或收受实物(包括各种高档生活用品、奢侈消费品、工艺品、收藏品等,以及房屋、车辆等大宗商品);五是以其他形态给付或收受(如减免债务、提供担保、免费娱乐、旅游、考察等财产性利益以及就学、荣誉、特殊待遇等非财产性利益);六是给予或收受回扣;七是给予或收受佣金不如实入账,假借佣金之名进行商业贿赂。
2.商业贿赂罪行
商业贿赂行为中构成犯罪的,适用刑法。刑法修正案(六)草案第163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牟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第164条规定:为牟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编辑本段]3.行为要点
(1)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和受经营者指使的人(包括其职工);其他主体可能构成贿赂行为,但不是商业贿赂。
(2)行为的目的是争取市场交易机会,而非其他目的。
(3)有私下暗中给予他人财物和其他好处的行为,且达到一定数额。
(4)该行为由行贿与受贿两方面构成。
而附赠只是一种公开的赠与方式,但是要是附赠是为了不正当的目的也是要负责任的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条的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要监督管理机关,有权对附赠行为作出处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对违反上述法律规定的经营者作出以下行政处罚:
1)根据情节处以人民币一万至二十万的罚款;
2)没收违法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