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第三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初中组试题答案

2024-11-25 13:59:16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2004年12月26 日当地时间8点25分,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3.9°N,95.9°E)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的损失极大。据此回答4-7题。

4.海啸达海岸时,在海岸处最初出现的现象是

A海水后退,高于最低潮线

B海水上升,低于超潮高线

C海水运动速度减慢

D海水开始出现急剧后退

5.海啸席卷的海浪:

A类似潮汐一样深入海洋底部

B类似暴风卷起的3米高的海浪

C海啸波浪在深海的速度能够超过每小时700千米,比波音747飞机逊色一些

D深水中的海啸非常危险

6.关于引起海啸的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震级在7级以上;

B震源深度为海底50千米以上;

C震级在8级以上;

D地震的震源深度为海底50千米以内

7.发生海啸后,应该采取的防御措施有:

A联合国建立海啸预警机制;

B各国加强联系,建立红树林带;

C沿海地区的国家发射地球同步卫星;

D沿海国家建筑大坝抵御海啸

8.关于我国常见气象灾害与发生地区一致的一组是:

A西北地区—洪涝 B 东北地区—洪涝

C华南地区—春旱 D华北地区—伏旱

1976年唐山地震与2008年汶川地震是我国建国以来两次损失极其惨重的自然灾害。据此回9—14题。

9.汶川地震后,我们在媒体上看到了无人飞机传输回的灾区视频,以及拍摄的堰塞湖高清晰照片,这些一手数据为专家制定合理救灾策略起了非常至关重要的作用。无人驾驶飞机和拍摄堰塞湖照片利用了地理当中的哪些技术:

A全球定位系统 遥感

B遥感 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技术

D地理信息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

10.汶川地震的破坏性极强,部分是由于它引发了一些其他灾害,不属于汶川地震引发的灾害是:

A泥石流 B崩塌 C风暴潮 D滑坡

11.对比两次大地震,如下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

A汶川地震发生在山区以及地震引发的其他灾害加大了救助的难度

B汶川地震的震级和持续时间都长于唐山地震

C唐山地区为平原的市区,便于及时救援

D汶川地震死亡的人数比唐山地震人数多

12.唐家山堰塞湖是汶川大地震后形成的最大堰塞湖。堰塞湖的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持续的降水使得唐家山堰塞湖水位上涨;

B唐家山堰塞湖是由于地震引起的山体崩塌物堵截了川江;

C唐家山堰塞湖的决口对两岸百姓造成巨大威胁,汇入下游后威胁解除;

D唐家山堰塞湖属于熔岩堰塞湖

13.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在该地区的卫星云图上有利于抗震救灾的颜色是:

A蓝色 B白色 C绿色 D红色

14.汶川地震的动力来自于: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

B青藏高原向东北运动

C龙门山向东南方向的推覆

D华南活动地块的强烈阻挡

2008年1月份南方部分地区遭受了50年不遇的降温和降水,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少苦难。据此回答15-16题:

15.引起此次降温和降水的原因之一是:

A西太平洋的气温高于东太平洋

B东太平洋的气温高于西太平洋

C孟家拉湾和印度洋的寒流影响我国

D秘鲁、智利西海岸的暖流影响我国

16.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A连日的大雪、冻雨压断电缆、电塔,寒冷天气造成用电量猛增,电力供不应求,造成部分地区大面积停电。

B京广线南段、沪昆线部分路段停运、多次列车晚点、广州站上万名旅客滞留、京珠高速部分路段封闭。

C一些农民工买不到车票,或者由于交通原因,即使有车票也无法回家过年。

D交通线路的中断,使得煤炭生产和供应情况紧张,南煤北运任务迫在眉睫。

17.春季和秋季我国不易发生的灾害有:

A寒潮 B霜冻 C旱涝 D梅雨

18.发生地震时,人们的感觉是先上下晃动,其次是左右晃动,这是地震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不同导致的。对人们产生严重威胁的是左右晃动。原因是:

A纵波传播速度快,消失慢

B纵波传播速度快,消失快;

C横波传播速度慢,消失快;

D横波传播速度快,消失慢

19.第49届联合国决定从1995年起,确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这一天是:

A6月17日 B3月9日 C4月22日 D6月5日

我国地震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台湾及其沿海地区、西南地区、新疆地区、华北地区和闽粤沿海地区。据此回答20-22问题:

20.中国大陆与台湾成功签署“三通”协议,标志着中国大陆与台湾可以实现:

A直接给台湾亲朋好友发送Email

B直接给台湾的亲朋好友邮寄物品

C乘坐飞机经过香港直接到达台湾桃园机场;

D台商直接来大陆投资经商

21.台湾地震带分布中灾情较重的是:

A 西部地震带 B东?部地震带 C中部地震带 D 东部地震带

22.发生地震时,如下做法正确的是:

A如在教室内,迅速钻到桌子下

B如在教室在迅速从楼梯跑出到操场集合

C如在汽车内,加速开车避开建筑物或广告牌

D如在空旷场地,迅速趴下

23.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69号决议,决定1990~2000国际减灾十年。这年是:

A.1987年12月 B.1988年12月 C.1977年12月年 D.1990年12月

24.2008年,10月29日,巴西实用经济研究所在巴西利亚召开全球气候变化论坛大会,研讨全球和巴西气候变化问题及其对策。专家认为:

A各国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刻不容缓;

B巴西每年减少的热带雨林面积只是很少一部分;

C如果现在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就不会升高;

D中国政府重点应控制热带雨林面积的锐减;

25.下列哪个地区不可能发生泥石流灾害: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华北平原 D四川盆地

26.美国1964年遭受过海啸袭击,随后迅速建立了海啸预警机制。1965年起,美国倡导成立海啸预警系统,由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26个国家参与。美国成立的海啸预警系统主要用于监测: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加勒比海 D墨西哥湾

27.台风登陆我国,带来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给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B狂风暴雨

C缓解我国华南和华东地区的“伏旱”

D缓解我国华北和华南地区的“春旱”

目前全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遭到沙漠化的危害,世界上共有四大沙尘暴多发区,它们分别是:北美、澳洲、中亚以及中东地区。回答28-30题。

28.依据强弱的不同和发生区域的不同,人们对沙尘暴有不同的称呼,下列称呼不等同于沙尘暴的是:

A扬沙 B浮沉 C可吸入颗粒物 D黑风暴

29.以下关于四大沙尘暴多发区的共性原因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度灌溉

B气候干旱

C人口增长过快

D土地利用不当

30.影响中国北方沙尘暴的因素中,涉及到天文方面的是:

A太阳的活动异常

B太阳的行星对地球的影响

C宇宙星际物质闯入地球大气层

D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异常

31.关于台风命名正确的是:

A一战时开始为台风命名

B中国、美国、韩国、日本、越南等台风委员会的14个成员国各提供10个台风名字

C台风的名字采纳台风源地国家提交的名字

D台风的命名由国际气象组织中的台风委员会负责

自然灾害有一类灾害生物灾害。它包括动物灾害、植物灾害、微生物灾害三类。据此回答32-33题。

32.判别属于动物灾害的:

A蝗虫灾害 B口蹄疫 C禽流感 D猪瘟

33.“非典”疫情与下列哪一种灾害类别一致:

A鼠灾 B毒蘑菇 C罂栗 D霍乱

34.“风暴增水”、“风暴海啸”、“气象海啸”或“风潮”指的是自然灾害中的:

A风暴潮—气象灾害

B风暴潮—海洋灾害

C台风—气象灾害

D飓风—气象灾害

35.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美国和欧美各国经济受到影响。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很多企业也面临破产。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是:

A原材料依赖进口;

B产品依赖出口;

C科技依赖国外支援;

D劳动力对外依赖性大

36.2008年是联合国国际地球年, 4月22日是第39个“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与国际地球年中国行动口号一致为:

A认识地球,和谐发展

B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C善待地球,珍惜资源

D地球—人类共同的家园

37.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改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对此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呼吁各国“戒除”对碳的“不良嗜好”,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经济”,

B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减缓人类活动对气候造成的不良影响

C世界各国有共同的义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D发展中国家应该对温室气体的排放承担主要责任;

38.下列标志表示:

A国际水日 B国际地球日 C国际环境日 D国际地球年

39.森林火灾常识和技能对于保全生命财产安全是非常有必要和有益的。如果在森利中遇到火灾不正确的是:

A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附近有水的话最好把身上的衣服浸湿

B判明火势大小、火苗延烧的方向,应当逆风逃生

C无法躲避时,选择低洼地或坑、洞躲避

D要快速向山下跑,切忌往山上跑

40.外出游玩时,你发现河流的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木,据此河谷可能发生哪种灾害:

A崩塌 B泥石流 C地震 D山崩

第二部分 主观题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较为频繁的国家。各地区在不同时节可能遭受不同自然灾害的侵袭。如地震、火山、寒潮、霜冻、泥石流、台风、洪涝、冻雨、干旱、暴风雪等。人们在适应、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请以所在家乡的常见自然灾害为主题,写一篇科技调查论文。内容包含:

⑴分析家乡常见自然灾害与自然环境的联系;

⑵列举家乡遭受的自然灾害实例。

⑶当地抵御灾害的措施和实施效果。

⑷自己对家乡抵御自然灾害的实施建议和设想。

要求:观点鲜明,主题突出,立意准确,言之有理。字数在400~600字左右。

(注:也可以调查报告、作文、书画、动漫、摄影等形式提交作品)

1~5.CCABB
6~10.ABACD
11~15.DBDDB
16~20.ABBAD
21~25.ABBCB
26~30.CBABB
31~35.BBACB
36~40.BABCD

家乡遭受的自然灾害实例
中国东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为地震、农业气象灾害和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地震是最严重的灾害,1975年2月4日辽宁省海城、营口地区发生的7.3级强烈地震即为一例。地震发生在人烟稠密、工业发达地区,虽经我国地震工作部门对这次地震作了预报,当地采取了有力的防灾措施.极大地减轻了地震所造成的人身伤亡。但房屋建筑和其他工程却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失。这次地震所出现的沙土液化区,其面积就达3千平方公里.沙土液化造成河岸滑坡、桥梁破坏、排酒站倾斜以及地下管道弯曲等许多严重灾害。其中下辽河油田与农田的破坏比较突出。 中国东北地区其他自然灾害最突出的是1987年大兴安岭地区所发生的森林火灾.这次火灾所造成的过火面积为101万公顷.森林损失为70万公顷,合林木3000万立方米以上,受灾人数5.6万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达5亿元(不含林木损失)。 除上述灾害外,辽宁、吉林及黑龙江等地尚有早涝、夏季冷害、冰霜等气象灾害和恶性杂草的危害。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1)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 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对人类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包括台风、洪水、干旱、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 生产和生活的正常秩序,威胁人类和的安全。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说明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并了解对该灾害的监测和防治措施。 以洪灾为例 ①.洪灾的形成原因 强降水、冰雪融化、冰凌阻塞河道;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自然或认为原因导致的堤坝溃决;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人类不确当的经济活动等。 ②.洪灾的危害 直接损失:工业、农业的财产损失;人畜的伤亡;瘟疫和传染病的暴发等 间接损失: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城乡商业活动的停止;生活秩序混乱等 ③.洪灾的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排洪速度;开辟分洪区,降低洪水水位等。 非工程措施: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严格控制滥砍乱伐,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等。

回答2:

1~5.CCABB
6~10.ABACD
11~15.DBDDB
16~20.ABBAD
21~25.ABBCB
26~30.CBABB
31~35.BBACB
36~40.BABCD

家乡遭受的自然灾害实例
中国东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为地震、农业气象灾害和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地震是最严重的灾害,1975年2月4日辽宁省海城、营口地区发生的7.3级强烈地震即为一例。地震发生在人烟稠密、工业发达地区,虽经我国地震工作部门对这次地震作了预报,当地采取了有力的防灾措施.极大地减轻了地震所造成的人身伤亡。但房屋建筑和其他工程却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失。这次地震所出现的沙土液化区,其面积就达3千平方公里.沙土液化造成河岸滑坡、桥梁破坏、排酒站倾斜以及地下管道弯曲等许多严重灾害。其中下辽河油田与农田的破坏比较突出。 中国东北地区其他自然灾害最突出的是1987年大兴安岭地区所发生的森林火灾.这次火灾所造成的过火面积为101万公顷.森林损失为70万公顷,合林木3000万立方米以上,受灾人数5.6万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达5亿元(不含林木损失)。 除上述灾害外,辽宁、吉林及黑龙江等地尚有早涝、夏季冷害、冰霜等气象灾害和恶性杂草的危害。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1)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 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对人类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包括台风、洪水、干旱、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 生产和生活的正常秩序,威胁人类和的安全。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说明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并了解对该灾害的监测和防治措施。 以洪灾为例 ①.洪灾的形成原因 强降水、冰雪融化、冰凌阻塞河道;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自然或认为原因导致的堤坝溃决;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人类不确当的经济活动等。 ②.洪灾的危害 直接损失:工业、农业的财产损失;人畜的伤亡;瘟疫和传染病的暴发等 间接损失: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城乡商业活动的停止;生活秩序混乱等 ③.洪灾的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排洪速度;开辟分洪区,降低洪水水位等。 非工程措施: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严格控制滥砍乱伐,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等

回答3:

1~5.CCABB
6~10.ABACD
11~15.DBDDB
16~20.ABBAD
21~25.ABBCB
26~30.CBABB
31~35.BBACB
36~40.B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