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建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忽必烈在全国实行行省制。公元一二七五年,元将伯颜攻陷常州,至元十四年(公元一二七七年),升常州为路,属浙江行省,领晋陵、武进、宜兴、无锡四县,并置录事司属常州路。元惠宗至正十七年(公元一三五七年),迁晋陵、武进两县治于城内。
元朝末年,各地人民不堪压迫,纷纷起义,至正十三年,张士诚起义苏北,自称诚王,潜号大周,至正十六年渡江,占领常州一带,建都苏州,至正十七年,朱元璋遣徐达,汤和攻取常州,改常州为长春府,属江南行中书省。不久复改为常州府,改晋陵上司曰京临,改武进曰永定,后又都复为旧名,革录事司,并晋陵入武进。
公元一三六八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建都金陵,以江南为直隶中书省,常州府属直隶中书省。洪武十三年(公元一三八○年),罢中书省,以畿内府州直隶六部,常州为直隶府。明成祖朱棣永乐元年改北平为北京,永乐十八年(公元一四二○年),迁都北京,诏改京师(应天府)为南京,仍设六部,常州属南直隶。明宪宗成化七年(公元一四七一年),析江阴县马驮沙置靖江县,这时常州统武进、无锡、宜兴、江阴、靖江五县。明神宗万历末年,避光宗朱常洛讳,改为尝州府。
清代仍袭明制,常州为府,领五县。清世祖顺治二年(公元一六四五年),改南京为江南省,设布政使司,常州隶属江南布政使。顺治十八年又分左右布政使,常州属右布政使。康熙六年(公元一六六七年)改右布政使为江苏布政使司,常州属之。雍正二年(公元一七二四年)两江总督查弼纳以苏、松、常三府赋重事繁,为了加紧对人民的剥削,奏请置县升州,多设官吏,故析武进置阳湖、析无锡置金匮、析宜兴置荆溪,因此,常州府辖武进、阳湖、无锡、金匮、宜兴、荆溪、江阴、靖江八县,所以常州曾有"八邑名都"之称。
民国初废常州府,并阳湖县入武进县,城仍沿称常州,属江苏省。
现将春秋以来常州名称沿革简列如下:
延 陵 ———→ 延 陵 县 ———→ 毗 陵(一度曾改为毗坛) ———→
〔春秋战国〕 〔秦〕 〔汉〕
晋陵郡(所辖武进县曾称兰陵) ———→ 毗陵郡、常州 ———→
〔南北朝〕 〔隋〕
常州、晋陵郡 ———→ 常 州 ———→ 常 州 路
〔唐〕 〔宋〕 〔元〕
———→ 常 州 府(一度曾称为尝州)
———→ 常 州 府
〔明〕 〔清〕
中 吴 要 辅
唐朝大历年间,名臣、诗人独孤及任常州刺史,到任后致代宗皇帝的谢表中说:"江东之州,常州为大",对皇帝给他加封郎中,赐以金带紫服,委以常州刺史这个重任的恩德表示铭怀不忘。独孤及以三品郎中来任刺史,可见常州在当时的显要位置了。
常州自晋朝升为晋陵郡以来的一千六百多年中,均为郡、府署的所在地。它所辖范围历朝不同,到清代雍正时常州府辖八县,它的疆界东起苏州府常熟县界苑山,西抵镇江府丹阳县界吕城,广百九十五里;南自湖州府长兴县垂脚岭,北抵扬州府泰兴县扬子江中流,袤二百八十五里。上通京口,下引姑苏,北环长江,南抱太湖,东南占太湖一角,襟江带湖,形胜甲于东南,所以向有"江左名区,中吴要辅",之称。那时,常州府治前就有"吴中要辅"的牌坊。(过去称丹阳,常州,苏州为三吴,故常州为中吴。)
在隋大业年间,南北大运河开通后,常州就成了“三吴襟带之邦,百越舟车之会”的交通枢纽。同时历代统治集团也正是利用运河漕运来加紧对南方人民的敲榨。江南的财富也就通过这运河源源不断地流入统治者的私囊,正如张洎所说:“半天下之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就粮食而言,从唐代开始,漕运南方粮食接济北方,就逐渐重要,唐时每年达三百万石,宋时最高记录竟达七百万石,所以在宋代还专门设立了江浙,荆湖、广西,福建路都转运使司来承办这些事务。明朝弘治年间,御史汤沐奏疏中就讲:"本府东西二门,官塘大道,西通京国,东接闽越,其间进献文物,部运钱粮,公干官员,并备送人夫,传递文书,日夜不绝,实朝廷筋脉之路,小民喉舌之道"。
常州不仅在交通上是南北要冲,而且从历史上看,常州在军事上也有着重要的位置。清代进士、御史董文骥在《常州形胜序》中写道;“常郡之北以长江为天堑,守江者外以靖江为犄角,内以江阴为保障,马驮沙扼其援,孟河扬舍阻其险,其势首尾相应,如常山之蛇,幡我北门。常郡之南以太湖为汤池,守湖者以宜兴为右臂,无锡为左臂,西自百渎,东至梁溪,其势左右相卫,如龙虎之阵,夹我南服。”清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对常州的军事形势分析得更加透彻,他说:“常州地居数郡之中,翼带金陵,为转输重地,脱有不虞,则京口肘腋疏,而吴郡之咽喉绝。若其北守靖江,则内可以固江海之锁钥,外足以摧淮南之屏蔽;南扼宜兴,则近足以消滨湖之窥伺,远可以清浙右之烽烟,昔者南唐守此,可御吴越,明初得此,以制姑苏,为东南之襟要也”。我们就从南唐和明初的历史事实来看:
唐末,农民大起义失败以后,割据势力乘机混战,黄河南北广大地区遭到严重的破坏。节度使杨行密占据淮南重镇(北起海州,南至虔州;东起常州,西至沔口,即汉口),北据梁朝和沙陀人的唐、晋、汉等朝的统治者,防止战争给南方民众带来更大的破坏和痛苦,起到了隔离南北,保障长江流域不受北方武夫侵扰的积极作用。在东边,常州正好是南唐和吴越国的交界处。杨行密死后,徐温执政,称为南唐。那时吴越王钱曾遣兵攻常州,徐温大破吴越兵,并乘胜与吴越讲和,避免战争,实行休兵息民,保境安民的政策,加上减轻赋税,奖励农桑,因此江淮间呈现出"旷土尽辟,桑柘满野"的繁荣景象。这对人民是有好处的。
作者:哈伲瓜 2007-1-6 11:13 回复此发言
--------------------------------------------------------------------------------
4 常州历史知多少 长见识哦
元末,朱元璋取南京后,为一图统大业,决定集中兵力先西进消灭占据江州的陈友谅。当时,张士诚据苏州,屡犯江阴,长兴和常州,朱元璋命有名主将汤和守常州,汤和筑城守御,与江阴吴良,长兴耿炳文声势联络,屡败士诚兵,为东南屏障,朱元璋称赞他们"保障一方,使吾无东顾忧,其功大矣。"待灭陈友谅后,朱元璋又回兵攻张士诚,由常州,江阴,长兴三路进军,犹如三支利箭直捣苏州,擒士诚,三吴悉定,所以赵怀玉的《筑城行》一文说:"此常州为根本也。"
另外,太平天国时期的常州也颇能说明这个问题。太平天国后期,由于强大的中外敌人的联合军事进攻,苏南重镇相继失陷,天京又被曾国藩的湘军所围困,苏州、无锡被李鸿章的淮军和英国强盗戈登统率的"常胜军"所包围,并接连陷落,常州处于东西两面夹击的局面,常州太平军守将护王陈坤书率军民坚守。李鸿章亲自督战,十多万清军倾巢而出,还纠集三千常胜军和炮队,用了五个月的时间才拿下常州。陈坤书在破城后与敌人展开巷战,终因力竭不幸被捕,他在就义前说:"我欲保守常州,以为金陵(南京)犄角……"从这话里,不难看出李鸿章之所以不顾一切要拔掉常州这根肉中刺,陈坤书所以要不惜牺牲守住常州,其原因就是常州对金陵起着呼应和保障的作用。
由于常州在军事上的重要位置,历代统治者对常州城池的建造和修筑也是非常重视的。
据明朝毗陵人王记载,常州城垣始于晋太康年间,唐以前几经修废,多不可考。但《三国志》中记载,东吴从公元二四○年起,对郡、县级城池就"治城郭、起谯楼,穿堑发渠",有了防御设施的城塞。所以,常州在那时就应该有城了。从现有的史料来看,常州城垣的建筑主要是在唐末和五代时,以及明代初期,也就是上面所讲的战事纷繁的时期。唐景福元年,淮南节度使杨行密遣押衙检校兵部尚书唐彦随权领州事重修,建"内子城",城周长二里三百一十八步,城高二丈一尺。即今体育场一带的地方。
五代十国时,常州在吴王杨溥的统治区内,吴顺义元年(公元九二一年),刺史张伯增筑外子城,城周七里三十步,城高二丈八尺,方直雄固,号称"金斗城",当年余干的诗中就有"毗陵城如金斗方"这样一句话。城的东南西北分设迎春、金斗、迎秋、北极四门。吴天祚二年((公元九三六年),刺史徐景迈又筑城,城围二十七里三十七步,城高一丈,此即所谓"罗城",城门有九:东门叫通吴,南宋时因行都在杭州,曾改为朝天门,次东门叫怀德,南门叫德安,次南门叫广化,西门叫朝京门,北门叫青山门,据《环宇记》说,从青山门桥上可见江阴、海门诸山,故名青山,次北门叫和政,东北门叫东钦门。
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一三六九年),曾在常州设驻重兵,东御吴越,守御官中山侯汤和因罗城大而难守,因此收缩东南西三面,在罗城内改筑"新城",《亦有生斋乐府》中"危城四十里,地郭力不支,汤侯筑三面,敛彼东南西"一诗,就是记述的这件事情。新城城周十里二百八十四步,高二丈五尺,置七门,东西南北、次北均旧名,次东改成中箭门,次南改成石幢门,门各有楼,外有瓮城,城外壕宽十六丈,深二丈,设有四座水关,一在正东曰东水门,一在正西曰西水门,一在东北曰北水门,一在西北曰小西水门。
元代楼堞废毁,城壁简存。明代成化十八年(公元一四八二年),知府孙仁重修,中箭门复名怀德,石幢门复名广化,经过这次整修,城垣易以巨石,新甓增高三尺,"雄伟壮丽""雄据一方","为东南一巨镇"。
其后,明正德六年(公元一五一一年),知府李嵩为防刘七农民起义军;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一五五五年),知府金豪为防倭寇;康熙九年(公元一六七○年),因垣堞倾颓;康熙二十九年知府于琨,知县王元恒轩因霪雨城坏;雍正四年(公元一七二六年),知府包括因析置阳湖、武进县,和堞楼门关圯坏,以及乾隆二十九年(公元一七六四年),都局部进行修葺过,嘉庆二十四年本打算重修,因工程浩大,未能举行。
作者:哈伲瓜 2007-1-6 11:13 回复此发言
--------------------------------------------------------------------------------
5 常州历史知多少 长见识哦
解放前,城垣已颓塌、拆除不少,解放后至今除尚留有西水关一段残迹外,余皆拆除。
财 赋 重 地
常州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是十分优越的,是经济发展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原始居民就在这里开始了生产活动。
常州的经济发展和整个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兴起比较晚,在历史上远远落后于中原,虽然历经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越国,楚国,和秦、汉两代近八百年的开发,三国时,东吴还在这里集男、女各数万人,实行七十余年的屯田,但直到西晋末年和东晋初,这里仍还处于"火耕水耨、土地卑湿","地广人稀、且少陂渠,田多恶秽",耕作技术原始,生产量少的落后面貌。西晋末年永嘉大乱,北方人口大量南移,能在常州一地设有十五、六个郡级的流亡政府,和六十多个县级的流亡政府在这里问舍求田,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尽管这样,常州经济的发展、繁荣却是迅速的,特别是西晋末年和北宋末年,两次北方流民大量南迁后,对常州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尤为显著。所以从隋唐开始就逐步成为历代封建王朝的财赋重地。
西晋末,北方人民南移后,把进步的农业技术和生产工具也带了过来,还普遍推广了牛耕,做到深耕细作,许多荒芜的土地得到了开垦,变成了田园和村落,并且更加注重水利灌溉,当时的晋陵内史张就开新丰塘,"溉田八百余顷,每岁丰稔。"为农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自东晋建国至南朝陈亡,将近三百年中,经同中原人民共同辛勤地开发,出现了"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的新面貌。这是常州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大的发展时期。
隋唐时期,由于国家的统一,人民有了比较安定的生活环境,也就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开通后,更促进了南方经济的繁荣,所以韩愈也称"当今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常州地方也已成了"川泽沃衍,有陆海之饶,物产丰阜,足衣食之供",以财富见称的地区。从公元六一六年隋炀帝在毗陵造十六离宫一事就可见一斑。隋炀帝即位,更加荒淫暴虐,迫使数百万民工给他修宫殿,造花园,他在西京、东京和江都等地已有数十处宫苑,其规模之巨、豪华之奢已是空前的了,但隋炀帝仍觉不满意,亲自看天下山川图,求胜地再造宫苑。公元六一六年,他诏令毗陵通守路道德集十郡兵数万人,在郡城东南造毗陵宫,周围十二里,内有凉殿四座,宫殿十六座。并环以清流,荫以嘉木,每宫迥廊复阁,飞觞激水,工技精巧,丹碧绚丽。制度仿照洛阳西苑,而华丽更超过西苑。从这里可以想象,当时在毗陵能够造出这样大规模的豪华离宫,没有繁荣的经济和发达的手工业作为基础是不可能的。
唐朝时,常州的织造和手工业已相当发达。天宝二年(公元七四三年),韦坚引水到望春楼下,积成广运潭,唐玄宗登楼看新潭,韦坚聚江、淮漕船数百艘,使一官员坐第一船作号头,口唱《得宝歌》,船上有盛妆美女一百名和歌,鼓笛和外国音乐齐奏,后面漕船各写郡名,依次衔尾前进,船上满载本郡特产,那时晋陵郡的船上载的是折造官端绫绣。另外,如透额罗(唐.元稹的"新妆巧样画双娥,慢裹常州透额罗"诗中就是指的这个产品),细红紫二色棉布,蒲履等都是常州给皇帝的贡品。据《唐六典》中记载,当时全国各地的织物按质量好坏共分为九等,常州生产的被列为第二等,可见当时织的技术和质量已相当高了。另据《新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通典.食货志》等书中记载,那时常州还造纸,是全国十五个出产纸张的地区之一。经济的繁荣,使城乡之间的商业贸易也有了新的发展。王《默记》记载,唐时常州城外已有草市这种贸易场所,并设有市令。
唐末和五代时,虽然北方战祸不息,经济枯竭,但常州正在杨行密割据的地区,由于统治者采取"保境息民"的政策,实行休兵息民,招抚流散,厉行节约,轻赋薄敛,所以经济恢复很快,并且的了进一步的发展。
北宋时代的经济在唐末和五代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农业上,随着自然条件的差异,农作物已开始专门化生产,朱长文的《吴郡图经读记》上就有"吴中地沃而物夥,稼则刈麦种禾,一岁再熟,稻有早晚"的记载,单位面积的产量也显著增加了,常州就是当时产米最丰的中心之一。手工业方面,除遍布于农村的家庭个体机户织"晋陵绢"外,已出现官营的织造作坊,专门为上层统治集团制造奢侈享受的"御品",譬如织罗务,窑务,造船场、药局、杂造局等,杂造局是专门织造段匹、箭枝之所。"常州紧纱"和龙凤细都是当时的"贡品"。另外,常州许氏制作的毛笔也已颇负盛名了。
北宋末处年的"靖康之乱",引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人口向南迁移,常州地区也有大量的山东、河南迁来的流民。南宋政权为了维护封建政权继续存在,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的改良措施,奖励垦荒、安集流散,兴修水利,清丈田亩,使生产条件又有了改善,加上农民深耕熟犁,土细如面,插秧紧密,农业操作技术不断发展,当时产量就以两浙为最多,两浙又以苏、湖、常、秀等州为最高,:"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就是在这时产生的。并且常州当时还是丝织业的中心。所以《宋会要稿》中也说"朝廷经费之源,实本于此"。
宋末,元兵南侵,常州人民坚决抵抗,遭到元兵的屠杀,相传全城居民仅余七人。元代诗人周权《舟过毗陵》一诗这样描写了当时常州一片凋零的凄凉景象,诗云:"数家烟火自成邻,寂寞荒祠野水滨,坏屋有基余瓦砾,古坟无主自荆榛"。常州地区的经济受到了毁灭性的催残。
明朝建立初,朱元璋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努力恢复和发展经济,因此,对农民、工商业者采取了一系列的让步措施,如减轻商税、田赋和徭役,严惩贪污,兴修水利,奖励垦荒,大力推广桑棉的种植,那时常州地方的官府就有"民田凡自五亩至十亩者,令栽桑、麻、木棉各半亩"的规定。这些措施大大刺激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经过几十年的安定生活,休养生息,使经济又得到了复苏。从明洪武二十六年全国分区秋粮米实征数及其百分比来看,常州府为533,515石,占全国实征总数的2.16%,接近广西、云南两省征粮数的和。说明那时常州的农业生产又有很大的恢复和发展。所以,明代的丘浚接唐代韩愈"当今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的话说:"浙东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五府又居两浙十九也"。十五世纪初,常州已成为全国三十三个较大的商业和手工业比较发达的城市之一,直到明嘉靖前后,即十六世纪初,手工业已相当发达,如印刷业,除用木活字外,已经使用铜铅活字,陆深《金台纪闻》就有"近日毗陵人,用铜铅为活字,视印板尤巧便"的记载。特别是纺织业,已有了资本主义萌芽,居民已经普遍地从事手工业或农业副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已逐步占居优势,副业逐步变为主业,而农业则降到次要的地位。张苎在《西园闻见录》中谈到当时的"苏、松、常三郡,市浮于农",如织造币、帛、等都已看作女红专业。
明末清初,梳篦等手工业已驰名南北,有"宫梳名篦"之称,变蛋坊,蜜饯坊也相继发展,到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之前,织绢坊、染坊、冶坊已形成规模,豆行、木行、钱庄、典当等资本主义商业也渐趋发达。在清代,常州仍是对国家赋税贡献最重的地区之一,康熙十九年,江南巡抚莫天颜在奏进孟河建闸的奏折中就说:"江南财赋甲于天下,苏松常镇课额尤冠于江南"。
清末民国初,常州的土纺土织已具有一定的声誉,如钱宏泰、张恒顺织造的罗筛绢,由于花色新颖、轻便凉爽,曾作为皇宫的御用品,称为"常州贡纱"。一九○一年江阴华墅镇黄质卿将投梭织机改为手拉机,所出本色斜纹曾万国展览会"中国第一家"的一等奖。孟河绉曾在巴拿马赛会得金牌奖。一九二七年,冯园发时"珠罗纱"的织造,并获得专利权。
人 文 荟 萃
常州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还是一个有名的文化古城。自泰伯奔"荆蛮"以后,"文明肇辟,德业之盛,代不乏人,文学甲于天下",在历代著名文人的笔下,都有着极高的声誉,被称为"人文荟萃"之地。
早在春秋时期,季札就是当时出名的政治家,人称延陵季子,他多次出使中原列国,对各国的兴衰治乱颇具卓见。并遍交当世的政治家,很有外交才干。南北朝时,北方“布衣之族”大批南渡,促进了江南经济文化的发展,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政权,其中齐、梁两朝的皇帝都是出身素族的兰陵(常州古称)人,齐高帝萧道成是一个有抱负的皇帝,他说:"使我治天下,十年当令黄金与土同价"。那时境内几十年没有战争,南朝民众得到了一个安居乐业的时期。另一个是历史上有名的三次不当皇帝、出家做和尚的梁武帝萧衍。梁武帝时代是一个花团锦簇的诗人的大时代,萧衍早有文名,工于为诗,文彩风流,照耀一时,是当时诗人们的领袖,有"诗人皇帝"之称。他居帝位四十八年,于文学宴集之外,便讲经论道,他编著的文籍极多,有文集留世。萧衍的长子萧统,即昭明太子,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那时东宫藏书三万卷,他引纳贤士,编纂了三十卷《昭明文选》,集秦汉以来诗文精华之大成,概括了当时各种文体的大致面貌和代表作品。唐人李善说:《文选》成书之后,"后进英,咸资准的",它不仅对唐以来的文学影响十分深远,而且为后人研究那段七八百年的文学史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文选》被称为我国"总集之祖",后代的选本,无不受到《文选》的启发。。历代封建统治者还把它作为科举的必读之书,曾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谚语。
自唐宋以后,常州的教育事业已逐步发展,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李栖筠任常州刺史,和宋朝的王安石任常州知州时,他们都非常重视教育,兴建学校。宋嘉年间的常州知州陈襄,还亲自巡视东南"。宋大观三年(一一○九年)合试天下贡士,一科三百名进士中,常州一地竟取五十三名,占六分之一还强,成为一时佳话,受到宋徽宗的嘉奖和赏赐,特赐褒诏曰:"进贤"。当时郡守徐申还专门"立进贤坊,旁植荣赐亭,以侈其盛。"所以南宋大诗人陆游也盛赞常州"儒风蔚然,为东南冠"。直至清朝,累代的教育事业都很发达,有"文教被于吴,吴尤盛于延陵"的说法,常州比较有名的书院有龙城、延陵、道南、龟山、东坡、青山、溪南、城南等。另外还有府学、县学、义学等各种"植人"之所。
元末的常州人谢应芳,号龟巢,也是有名的教育家,他避乱吴中,"吴中争致为弟子",明初定居芳茂山,"年益高,学行益劭,达官缙绅过境者,必造请之","德望重于东南"。
明代永乐年间,成祖诏令编纂大型百科全书《永乐大典》,编纂的总裁就是常州人陈济,他自小好学,读书过目成诵,博学强记,六经子史,无不精通,时称"两脚书橱"。参加编修的朝臣文士,四方宿学老儒达二千一百六十九人," 秘库书数百万卷,浩无端倪"。他与姚广孝等人"发起凡例,区分考,秩序有法"。执笔者有疑问就请教陈济,他"应口辨析无滞"。他虽然学问渊博,但"深自满,弥自谦抑",生活也十分简朴,"所居蓬户草壁,裁蔽风雨,终身危坐,手不择卷",他常说:文贵如布帛菽粟,有益于世尔。"嘉靖间常州的唐顺之,号荆川,是有名的文武双绝的奇才,抗倭的名将,二十三岁中进士,以后杜门谢客,读书三十年,于学无所不精,与王慎中为嘉靖初古文运动的代表,天下称之谓"王唐"。而且,他对刀、剑、骑射也无不娴熟,据民族英雄戚继光自述,他的枪法还是从荆川那里学来的。
清王朝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地位,一方面大规模篡改、禁毁有碍清统治者的汉民族原有的大量典籍,大兴文字狱,残酷迫害反清的汉族文人;另一方面,又立即恢复明代的科举制度,兴博学宏词,以及各种优礼文士的措施,以笼络知识分子,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一度出现所谓"乾嘉盛世"的繁荣景象,这时,常州人才辈出,人们有"毗陵前七子"和"毗陵后七子"的说法,"前七子"有赵怀玉、杨伦、黄景仁、孙星衍、洪亮吉、吕星垣、徐书受等人;"后七子"的吴颉鸿、庄缙度、赵申嘉、周仪颢、陆蓉、徐廷华、汪士进等人,他们都有著作传世。在当时文坛上还同时涌现出了"常州今文经学派","常州画派","常州词派"和"阳湖文派"
"常州今文经学派"。偏文经学是经学中研究经籍的一个流派。它对西汉封建制度的巩固起过作用。清代时的今文经学派因创始人庄存与、刘逢禄都是常州人,故名常州今文经学派,亦称常州学派。清代中叶,今文经学大盛,成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变法主张的重要理论根据。康有为利用今文,"托古改制",推行戊戍变法。
"常州画派"亦称"恽派",是指清初以恽南田为代表的富有革新精神的"没骨花卉"画派,它的主要特点是笔墨清隽,色彩明净,主张对花写生,为花传神不用墨笔钩勒,直接用笔蘸色挥写,在当时是独开生面的,大家竟相仿效,遂自成一派。恽南田字寿平,武进上店人,因迁居白云渡,故号白云外史,有书斋瓯香馆,又号瓯香散人。他工诗,曾被称为"毗陵六逸"之首,著有《瓯香馆集》。他的画,除山水外,花卉画独创秀丽清新的一格,人们称誉他的画"赋色之妙,为古今绝艺"。他同名画家"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王原祁和吴历并称"清初六大家"。 " 阳湖文派"是乾嘉文学中一个别树一帜的文学流派,恽敬是这个文派的代表人物。他强调文章的作用要阐明"圣人之道",即所谓"达圣人之达";作文的方法,主张模仿古人不限一家,而一家中也要取其长而去其短;思想则比桐城派更自由活泼;文字运用比较注意辞藻;文章的气派也显得雄浑开阔。使散文的写作提高了一大步。也有人认为,阳湖文派是桐城派的一个旁支,这从文学发展的继承和渊源关系来说,当然也是可以的。
"常州词派"。在乾隆后期,常州张惠言为了重振词风,推导词体,提倡效法北宋词人周邦彦、秦观等人的风格、面貌,强调写词要运用比兴、寄托的表现手法。他选辑了唐宋词人四十四家的一百六十首词为范本,辑成《词选》两卷。在他的倡导下,群起附和,流传颇广,在清代中、后期百余年全国词坛上占统治地位,影响很大。
那时,常州诗风也很盛,诗社林立,诗人济济,其中尤以赵翼和黄京仁声誉为最高,蜚声诗坛。赵翼,字云松,号瓯北,擅长考据、经、史研究和诗词。他的诗清晰、明畅、妥贴、工整,不少诗如同说话,浅浅道出,又有一点含蓄和诙谐。他同袁枚,蒋士铨合称为"江左三大家"。历来盛传的《论诗》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阐发了他反对"荣古虐今","拾人牙垢",力倡"推陈出新"、"创前未有"的文学主张。他的诗著的《瓯北诗集》、《十家诗话》等。
黄景仁,字仲则。所作诗、词、文章以奇肆新警见称,而尤精于诗,他的诗豪宕感慨,翁方纲称赞为"沈郁清壮,铿锵出金石,试摘一二语,可通风云而泣鬼神"。所以他的诗流传很广。著有《两当轩集》。黄景仁一身为贫病所缠,举债度日,家境困难,"衣裘为医药质尽",三十五岁就死了。
另外,在常州文人中,悉心研究考据,训诂和舆地文学的学者也不少,如邵长蘅、洪亮吉、孙星衍等等。所以,当时文风之盛,从全国范围来看,也是罕有的。连嘉道年间开一代文风的著名文人龚自珍在《高才篇》中也惊叹:"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