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别如下:
1、退休时相差的金额:
老人退休时退休金和工龄及退休前个人人事档案工资双挂钩,通常五年一个档。退休前工资标准相同的人,工龄差一个档,退休工资就差一个档,各地标准不一样。29年工龄和30年工龄通常差5%。退休前工资标准不同的人,差距就不好说了。
2、退休后每年增加的金额:
自2005年起,老人退休后退休金每年都会上涨,29年工龄和30年工龄,调整时的差额不大好说,各地方案不同。
退休时退休工资相同的人,有的地区完全采用老办法的,还是会差一个档,通常至少差百元。采用新办法的,至少差几十元。退休时退休工资不同的人,29年工龄和30年工龄的,每年增加的金额差多少,是不一定的。
3、整体金额:
要是是在同一个地方退休,在缴费的年限和缴纳社保的基数一样的情况下,29年的工龄和30年的工龄相比,29年工龄退休后所领取的退休金是要稍微低一些的。
因为根据国家城镇职工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来计算的,国家基础养老保险金分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号养老金,要是社保缴费每多一年,基础养老金就多1%,相对应的我们个人账户里面的养老金也会增加,所以整个的基础养老金额会增加。
退休领取,有这样计算养老金公式:社平工资*20%+个人帐户*1/120之和,显然跟社平和个人交纳金额有直接关系。针对交纳时间段和档次,一般为当地最低生活水平左右。
1、退休金多少和工龄有较大关系,现在退休的大多数企业职工工龄一般就是缴纳养老保险的年限,缴费年限越长,得到的退休金也就越高。
2、缴纳养老保险到退休年龄时就不能再缴纳了,缴纳29年和缴纳30年,扣除社会平均工资的因素,计算退休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3、只是如果在退休以后,国家调整退休金的时候,有可能规定29年或者30年档次不一样,增加的金额不一样,相差一个档次,退休金差距会拉大。
扩展资料
所谓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是指企业或者职工个人用于计算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用此基数乘以规定的费率,就是企业或者个人应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金额。
一般来说,职工缴费工资如果高于所在省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300%的,以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00%作为缴费基数;职工缴费工资低于工资所在省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40%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40%作为缴费基数。
申请条件
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已办理退休手续;
所在单位和个人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并履行了养老保险缴费义务;
个人缴费至少满15年(过渡期内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如今,中国的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岁;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职工55岁;从事生产和工勤辅助工作的女职工50岁,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女年满55周岁;
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以上两项A+B之和为每月领取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养老保险
1、退休金多少和工龄有较大关系,现在退休的大多数企业职工工龄一般就是缴纳养老保险的年限,缴费年限越长,得到的退休金也就越高。
2、缴纳养老保险到退休年龄时就不能再缴纳了,缴纳29年和缴纳30年,扣除社会平均工资的因素,计算退休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3、只是如果在退休以后,国家调整退休金的时候,有可能规定29年或者30年档次不一样,增加的金额不一样,相差一个档次,退休金差距会拉大。
30年工龄和不满29年退休金有多大差别
有区别,但不会太大.
退休领取,有这样计算养老金公式:社平工资*20%+个人帐户*1/120之和,显然跟社平和个人交纳金额有直接关系。针对交纳时间段和档次,一般为当地最低生活水平左右。
另外,毕竟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国家推出社保的目的是解决将来的养老,医疗问题,体现社会主义的均化原则,而不是拉大差距,进而制造矛盾,所以就算交得再多,都规定了上限。
如果说想提高养老品质,建议你在购买社保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情况购买一定的商保作为补充比较好。
在社保退休,1992年实行社保缴费后的工龄对于退休后养老金的多少没有多大意义。对退休后养老金起作用的是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和缴费金额,在历年来缴费档次及退休时社平工资水平相同 的情况下,缴费年限多的当然养老金相对会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