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常常不爱说话,对于某些事情表现出异常的担心和焦虑。
年龄较小孩子刚上幼儿园,在学校总是害怕爸爸妈妈不要自己了,或是害怕交朋友,便止不住地哭;年龄比较大的孩子就开始担心学习,害怕自己考不好,经常会考前焦虑。
其实,焦虑并不只在成年人身上出现,当一个人具备了对情绪的感知能力,就有可能对一些事件表现出自身的担忧和恐惧。
姚梅玲教授认为:焦虑症是一种七情引起的内伤疾病。因此,当孩子的情绪出现调节障碍时就有可能受到焦虑的困扰。
从心理学的研究结果上看,儿童焦虑可以根据其发生原因分为以下几种:
1、素质型焦虑:由于自身定位不准确、自我认知模糊而缺乏安全感所产生的焦虑。
2、境遇型焦虑:由于受到某些事件的打击,如亲人、宠物离世或重大家庭变故而产生心灵创伤。
3、分离型焦虑:对父母依赖性强,面对分离所产生的焦虑。
4、期待型焦虑:害怕自己无法满足父母期待,害怕失败和挫折的焦虑心理。
5、环境型焦虑:由于家庭环境长期的焦虑感,孩子也形成了焦虑的惯性。
以上这几个类型的焦虑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孩子的健康。焦虑心理会造成失眠、发育不良、记忆力差、癌症发生概率增加等等。
由于孩子的心灵发育尚未成熟,在面对焦虑情绪时还不具备自我消化的能力,所以父母一定要"授之以渔",教会孩子从根源上和焦虑情绪作斗争,防患于未然。
第一步:认识焦虑,了解焦虑来源。
很多时候焦虑都是在无形之中带给孩子压力的,如果孩子不能正确认识焦虑,那也就无法排解。接下来我们主要针对两个典型的儿童群体给出认识焦虑的方法。
1、幼儿时期,主要面对分离型焦虑的孩子。
对于这个幼儿时期的孩子,他们对于父母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家长不在身边时会没有安全感。所以,每次和孩子分离时,都要花点时间给孩子进行心理教育。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认知较为抽象,用一些深刻的名词和术语孩子是听不懂的,所以这时家长可以把焦虑拟人化,生动地给孩子解释紧张感的来源,孩子才能学会怎么去打败这个"小坏蛋"。也可以借助玩具的形式,跟孩子进行角色扮演。
父母首先要学会理解孩子的焦虑,跟孩子说"爸爸妈妈知道你一个人的时候很害怕,但是你知道要怎么才能打败'害怕'这个小坏蛋吗?"当孩子集中注意,开始好奇该怎么面对恐惧和焦虑时,家长就可以说:"你要相信,爸爸妈妈总会在你危险的时候及时赶到,所以不要害怕,有爸爸妈妈在你不会受伤。"教会孩子主动去和这个"坏蛋"作斗争。
2、少年时期,主要面对期待型焦虑的孩子。
这个时期的孩子学业繁重,在父母的期待下常常会觉得力不从心。孩子会害怕失败,害怕挫折。家长要及时排解孩子的压力,让孩子明白压力的来源——对成败和结果的过度追求。
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告诉孩子过程的重要性,并肯定压力的积极作用。当孩子感到焦虑并且难以持续学习时,及时地放松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二步:别把困难和失败挂钩。
这是认识焦虑的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个误区。
焦虑的人通常会表现出两种极端的心理状态,一是自卑、二是完美主义。
归根结底,就是由于对失败过于恐惧。
当孩子说:"我不行"的时候,家长就要及时疏解孩子压力。不要让孩子因为不敢尝试而感到焦虑。
第三步:不避讳、不隐藏,引导孩子说出焦虑才能对症下药。
很多人会把焦虑藏在心里,长久下来就会感到压抑。家长要定期为孩子疏解焦虑,问问孩子:"你最近有没有觉得害怕或是紧张呀?"或是"最近最让你感到困扰的事是什么?"家长还可以跟孩子互换秘密,加强和孩子的互动和交流,引导孩子及时说出内心想法。
孩子出现焦虑症怎么办
孩子有焦虑症不容忽视,孩子患上焦虑该怎么办呢?
第1个问题,就是应该和孩子经常的交谈,然后让孩子的内心能够放松,第2个注意的问题,就是孩子学习的时候压力不要给的太大,这样孩子会很焦虑,第3点就是,应该经常和孩子出去走一走,呼吸一下大自然的新鲜空气,都能够很好的缓解孩子的焦虑现象。
孩子感到焦虑肯定是心理负担比较重或者压力过大,需要及时引导缓解。家长需要注意的就是孩子焦虑的点在哪里,并关注是感到焦虑的压力源、施压源在哪里,然后对应的给孩子做心理疏导及帮助,帮助孩子渡过难关的同时保持健康愉快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