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籍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用于学生的在校学期信息统计管理的电子档案,不同省份可能稍有不同,以河北省的学籍为例解释如下:学籍由“学籍号”与“档案号”两部分组成,具体如下:学籍号的具体编制方式为:由14位数字组成,分为五个区段,
例:
(1)
前4位数字为区县代码;(省教育厅统一制定)
(2)
第5、6位数字为学生入学年份末尾两位代码;
(3)
第7、8、9位数字为学校代码;(区县教委统一制定)
(4)
第10位为学生类别代码;
(5)
最后4位是学生号。(各学校制定)
其中区县代码是由省教育厅统一编排制定的,一个区县一个代码。入学年份是由学生入学年份的后两位组成的,学校代码是由各区县教委统一编制,采用中小学统一“大排队”的形式,一个学校一个代码,不能重复。学生类别代码规定为小学用“0”来表示;初中用“1”来表示,高中用“2”来表示。学生号由各学校自行制定,是本级学生按一定规律顺序排列的号码,保证每个学生有唯一独立的学籍号。
档案号与学生第一次进入全省电子学籍系统时授予学生的14位学籍号相同,该
档案号是唯一的,永不改变的
。如小学时加入按小学的第一个学籍号填写,如中学时加入按中学的第一个学籍号填写。
如遇学生转学、降级、病退、辍学、休学、复学等增减情况变化,其学籍号将发生变化,具体授予新增加学生的新学籍号与他所在班级其他学生的学籍号前10位数字保持一致,后4位学生号顺序排列但不能占用原来转出学生的学籍号。学生的档案号不随学籍号变化而改变,档案号是终生不变的。
户籍是由公安部门依据中国公民的户籍申报所在地对公民的身份进行唯一识别编制的一组能反映公民最初户籍所在地、出生年月日及性别等信息的18位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