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时期,实现了大一统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广、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声望威震亚、欧、非三洲。因此,中国与亚、欧、非诸国的交通往来及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联系有了空前的发展,各国的使节、商人、旅行家和传教士络绎不绝地来到中国。
中国的近邻高丽(朝鲜)、日本以及安南(越南)、真腊(柬埔寨)、缅国(缅甸)、罗斛(泰国)、木剌由(马来半岛)等东南亚诸国,都与元朝有密切的联系。高丽与日本派来大批的留学生,许多高丽人长期定居于中国。
南亚的僧加剌(斯里兰卡)、尼波罗(尼泊尔)及印度半岛诸国与中国的交往也很频繁。至于中亚和西亚的波斯、阿拉伯各国,当时都在伊利汗国的统辖下,与元朝的往来更是畅通无阻,十分密切。
中国与欧洲和非洲的交往,也达到了前代所未曾有过的深入程度。除了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作者马可·波罗外,罗马教皇和法国曾先后派使节来到中国,元朝也曾派人出使欧洲诸国;元朝的使臣还到过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等东非国家;著名的旅行家、摩洛哥人伊本拔图塔也曾来中国长期旅行,并担任过元朝的官职,他写的旅行记中记载了许多亲眼所见的中国情况。
由于中外交通的频繁,中国人发明的罗盘、火药、印刷术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欧,同时阿拉伯人的天文学、医学、算学知识陆续传到中国,基督教也开始传入中国内地。
元朝的海外贸易也很发达。在灭亡南宋之前,陆道贸易占元朝对外贸易的主流。元朝的丝绸之路,从敦煌分天山南北两路往西,通向中亚、西亚和黑海北岸。灭南宋之后,海道贸易逐渐占据主要地位——海运运载货物量更多、来往更便捷、可达到的地域更广。
宋代的海外贸易已十分繁盛,元代海外贸易比宋代还要发达。元朝政府灭南宋后,原在南宋任泉州市舶使多年的阿拉伯商人蒲寿庚降元,元朝政府即任命他为福建左丞,处理泉州一带的海外贸易。当时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叫作市舶提举司,简称市舶司。元朝先后在泉州、庆元(今浙江宁波)、上海、温州、广州、杭州等地设立7个市舶司,后经过改组合并,到1297年,并为泉州、广州和庆元三个长期存在的市舶司。广州是我国最早兴起的海外贸易口岸,宋代时居诸港之首;宋元之际,由于屡经战火而元气大伤。
泉州在元代最为繁荣,取代广州成为第一大港,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也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因为泉州全城遍植刺桐,所以“刺桐港”的名声誉满海外,其繁荣程度比宋代的广州有过之而无不及。宋代时,与其有海外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不过五六十个,而元代则多至140余个。元代海上贸易的范围,东到高丽、日本,西达波斯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
海船从中国输出的货物主要是丝绸和瓷器等手工业品,进口的商品主要有丁香、豆蔻、胡椒等药物,象牙、犀牛角、珍珠、钻石、沉香等宝物和香料。元代海外贸易的兴旺,是以东南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发达的手工业和农业生产为依凭的;同时它又有力地促进了这些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元代频繁的中外交往和发达的海外贸易,大大加强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一方面让中国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得以对世界做出自己的贡献;另一方面又使中国人民在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中,能够学习到外国文明的长处。
元朝时期,实现了大一统的大元大蒙古国,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广、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声望威震亚、欧、非三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