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方法:要培育健壮植株,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要控制夜间温度,防止夜温过高,以减少呼吸消耗;同时,在未通风前施用二氧化碳气肥,促进同化作用;
采用人工授粉或激素处理,人工授粉应选择在晴天上午9点之前进行,将当天盛开的雄花摘下,撕下花瓣,把整个雄蕊直接对放在雄花柱头上,进行人工授粉。
或者用20-40毫克/升的2,4-D涂抺果柄,用80-150毫克/升赤霉素喷果,也具有良好的保花、保果作用。
西葫芦生长习性:
生长期最适宜温度为20-25℃,15℃以下生长缓慢,8℃以下停止生长。
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5-30℃,13℃可以发芽,但很缓慢;30-35℃发芽最快,但易引起徒长。开花结果期需要较高温度,一般保持22-25℃最佳。根系生长的最低温度为6℃,根毛发生的最低温度为12℃。
夜温8-10℃时受精果实可正常发育,光照强度要求适中,较能耐弱光,但光照不足时易引起徒长。光周期方面属短日照植物,长日照条件上有利于茎叶生长,短日照条件下结瓜期较早。
西葫芦雌花少,即生殖生长偏弱的表现。要增加雌花的数量就要抓住调节的关键时期,从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入手,适当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
解决方法:
1. 药剂控制
分两种情况:一是抑制剂控制,如用多效唑、矮壮素、助壮素等,都可起到抑制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的作用。例如青州等地菜农多采用多效唑控制。西葫芦定植后到坐瓜前和根瓜坐住后是西葫芦容易发生旺长的两个关键时期,在这两个时期各喷洒一次15%多效唑2000倍液,即可有效控制西葫芦旺长。喷药时,需要注意严格控制用量,否则易出现药害。如多效唑等抑制剂过量使用,会使西葫芦植株拔节过短,不利于果实的生长发育,而且容易出现花打顶。二是乙烯利,其也可促进成花,但需要早喷,一般在真叶展开3-4片后喷洒一次,用量为15千克水加入40%乙烯利5毫升即可。乙烯利使用过量,会使瓜条短粗,影响其商品性,而且容易引起植株早衰,因此用量和次数一定要严格控制。
2. 环境控制
当植株出现旺长,成花少时,需要降低棚温、适当控制浇水量、结合留大瓜坠棵等多种措施配合使用,缓解营养生长过于旺盛。在开花结果期棚内白天气温尽量不高于25℃,每茬瓜坐住后再浇水,旺株留一到两个大瓜坠棵等。
3. 药剂点花
由于人工授粉成功率相对低,可采取药剂点花和喷坐果剂的方式,促进多坐瓜,抑制过旺的长势。药剂点花2,4—D用量为20-30毫克/千克。
开花不结果?2分钟教会你种西葫芦人工授粉、辨认雌雄花,坐瓜更稳
买授粉药进行人工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