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
被称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有一次宴请群臣,要大家不分君臣,尽兴饮酒作乐。正当大家玩得高兴时,一阵风吹来,灯火熄灭,全场一片漆黑。这时,有人乘机调戏楚庄王的爱姬,爱姬十分机智,扯下了这个人的冠缨,并告诉楚庄王:“请大王把灯火点燃,只要看清谁的冠缨断了,就可以查证谁是调戏我的人。”群臣乱成一片,以为定会有人丧命。可是,楚庄王却宣布:“请大家在点燃灯火之前都扯下自己的冠缨,谁不扯断冠缨,谁就要受罚。”
当灯火再燃起来的时候,群臣都已经拔去了冠缨。那个调戏爱姬的人自然无法查出。大家都舒了一口气,又高兴地娱乐起来。
两年以后,晋军攻楚。这时,一名将军勇往直前,杀敌无数,立了大功。楚庄王召见他,赞扬他说:“这次打仗,多亏了你奋勇杀敌,才能打败晋军。”这个将领泪流满面地说:“臣就是两年前在酒宴中调戏大王爱姬的人,当时大王能够重视臣的名誉,宽容臣的过错,不处罚臣,还给臣解围,这使臣感激不尽。从那以后,臣就决心效忠大王,等待机会为大王效命。”
石勒不计前嫌
后赵王石勒请同乡们到襄国(河北邢台)饮酒,只有李阳一个人不敢来,因为当初石勒贫贱之时,曾多次与李阳为争夺沤麻池而相互殴打。石勒说:“李阳是个壮士,争沤麻池一事,那是我做平民时结下的怨恨。我现在广纳人才,怎么能对一个普通百姓记仇呢?”于是急速传召李阳,同他一起饮酒,还拉着他的臂膀开玩笑说:“我从前挨够你的拳头,你也遭到了我的痛打。”随后任命李阳作参军都尉。
抛弃前嫌 无私推荐
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曾以著名的散文《醉翁亭记》名扬千古。他不仅文采飞扬,还是一位性情敦厚、光明磊落、襟怀坦荡、从不计较个人恩怨的正人君子。他曾在朝中担任过十分重要的职务。在此期间,曾向皇帝推荐过三位可以担任宰相的人选。这三个人分别是:吕公著、司马光和王安石。令人不解的是,这三个人都和欧阳修格格不入。吕公著曾猛烈攻击过欧阳修;司马光和他长时期政见不和;而王安石则十分固执己见,不愿与他多交往。可是,欧阳修不但不对他们加以报复,反而建议提升他们的官职。他宽大为怀的品德深受世人的称赞。
闵子骞的宽容
闵子骞是周朝时期的人。幼时丧母,父娶某姓女为继室。闵子骞素性讲孝,对待继母像生母一样孝顺。后来继母接连生了两个儿子,于是对闵子骞开始憎恶起来。总是在丈夫面前说子骞的坏话,挑拔子骞与父亲的关系。
冬天到了,天气十分寒冷。后娘为两个亲生儿子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给子骞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一点也不暖和的芦花。芦花是水中生长的芦草,到处飞扬的那个轻飘飘的花,哪里能御寒呢?所以,子骞穿着觉得冷得很,好像没有穿衣一样。而这位后母反而向丈夫说:“子骞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骄养了,故意称冷。”
一天,父亲要外出,子骞为父亲驾驶车马,一阵阵凛冽的寒风吹来,子骞冷得得战票不已,手冻得拿不稳马的缰绳,将缰绳掉到了地上,马将车子差点儿拉下了悬崖。父亲大怒,气得扬起马鞭,将子骞猛打。子骞的棉衣被打破了,内面的芦花飞了出来。父亲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责骂后妻,要将狠毒的女人赶出家门,将这个心恶女人休掉。后妻像木头一样,呆呆地立着,羞愧得无话可说。子骞跪在父亲面前,哭着劝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请不要赶走母亲。”
“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话说得多么诚恳感人啊!子骞的意思是说:“后母在,仅我一个人是前娘的儿子,也只是我一人穿芦花的棉衣;因此,也仅仅是我一人寒冷。而你将后母赶走了,你再娶一位后母,那么便有三个前娘生的儿子了。假如第二位后母生了亲生儿子,为我们三个前娘生的儿子做芦花衣,那不是我们穿着芦花衣服的人,有三个人了吗?”
子骞说的“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流传于中国的民间。听了的人,人人为之感动,都说闵子骞是个孝子。他的那位后母当时也被子骞的这两句话感动,也知悔改。从此,把子骞当做亲生儿子一样看待。
陈哺巧诫梁上君子 东汉时期,河南一代饥荒严重。一天深夜,有个小偷悄悄溜进陈哺的家中,爬上屋梁,以便伺机行窃。 陈哺发现后并不声张,悄悄起床穿好衣服,装作没看见小偷,把儿孙们都叫来,教训道:“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自律。所谓坏人,并不是他们天生就坏,而是因为一时的环境逼迫,为自己找到做坏事的借口,久而久之养成习惯,以至于此————那位梁上的君子就是这样的。” 小偷一听,大吃一惊,“这分明是在教育我嘛”,于是从梁上下来,向陈哺认错,表明自己确实不是天生就坏,并决心从此以后再也不当梁上君子了。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恕”,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宽容。
宰相肚里能撑船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负荆请罪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仁义胡同
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蒋琬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