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制度》第102条规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其它费用,应当以实际发生数计入成本、费用。
凡应当由本期负担而尚末支付的费用,做为预提费用记入本期费用、成本”。因此,预提费用就是企业按照规定从成本费用中预先提取但尚未支付的费用,如预提的报刊费、租金、保险费、短期借款利息等。
1、按规定预提时: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
贷:预提费用
2、凭票据实际支出时,借:预提费用。
扩展资料:
《企业会计准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除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以及金融保险企业以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含公司,下同),执行本制度。
第三条 企业应当根据有关会计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制度的规定,在不违反本制度的前提下,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于本企业的会计核算办法。
第四条 企业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管理会计档案等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五条 会计核算应以企业发生的各项交易或事项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会计制度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等
贷:预提费用
冲减的时候,借:预提费用
贷:银行存款
预提费用的预提和支付,是通过“预提费用”科目进行的。预提时,贷 (或增) 记该账户,费用支付时,借 (或减) 记该账户。贷 (增) 方余额,表示已预提尚未支付的费用,在资金平衡表内以预提费用项目列示。
扩展资料:
例子
假定某工业企业某生产车间的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采用按年度的计划修理费用分月平均预提、年末将预提修理费用与实际修理费用结平的方法。该企业该生产车间年度计划修理费用为26400元,每月平均预提2200元。该车间实际支付的修理费用为:4月份13000元,8月份14000元。修理费用均用支票支付。
企业根据年度计划编制预提费用分配表(略),其会计分录如下:
1—3月份,每月末预提修理费用时:
借:制造费用——修理费2200
贷:预提费用——预提修理费用2200
4月份支付修理费用时:
借:预提费用——预提修理费用13000
贷:银行存款 13000
4月末预提修理费用时:
借:制造费用——修理费2200
贷:预提费用——预提修理费用2200
此时,4月末预提费用账面是借方余额4200(元)
5—7月份,每月末预提修理费用时:
借:制造费用——修理费2200
贷:预提费用——预提修理费用2200
此时,7月末预提费用账面是贷方余额2400(元)
8月份支付修理费用时:
借:预提费用——预提修理费用14000
贷:银行存款 14000
此时,预提费用账借方发生额=13000+14000=27000(元)
而实际的预提数=2200×7=15400(元)
所以还应预提数额=27000-15400=11600(元)
即8-12月5个月内每月应提修理费用=11600÷5=2320(元)
8-12月份,每月计提修理费用时:
借:制造费用——修理费2320
贷:预提费用——预提修理费用2320
此时,12月末预提费用账面已无余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预提费用
《企业会计制度》第102条规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其它费用,应当以实际发生数计入成本、费用。凡应当由本期负担而尚末支付的费用,做为预提费用记入本期费用、成本”。因此,预提费用就是企业按照规定从成本费用中预先提取但尚未支付的费用,如预提的报刊费、租金、保险费、短期借款利息等。
1、按规定预提时,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
贷:预提费用
2、凭票据实际支出时,借:预提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如果 实际发生的支出大于已经预提的数额,计入当期费用。 如果小于预提费用时, 冲销预提费用。
需要明确的是:预提费用是根据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在年度内尚末支付,但让受益对象已受益的费用。因此,费用是在受益的年度内发生。预提费用是一种专项费用,按提取的内容使用在所受益的对象上。
借:预提费用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因为涉及跨年度,需要这样调整,然后,修改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未分配利润和预提费用;
摘要填写调整预提租金款。
以前的会计所做的凭证都是错误的,既然已经错到现在,那么本会计期间仍有应收账款42万元,预提费用42万元的余额,因此,在确认该款无法收回的情况下,在本期冲销以前余留下来的以上账户余额即可,用红字同方向作:借;应收账款:42万,
贷:预提费用-a君
4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