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

2025-02-01 23:51:3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1. 民事权利是指民事主体为实现某种利益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可能性。

2. 民事义务是指义务主体为满足权利人的利益需要,在权利限定的范围内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约束。

3. 民事权利的内涵:

①权利人在法定范围内享有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可能性;

②权利人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可能性;

③权利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有权要求国家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给予保护。

④也有的学者认为权利之本质为法律上之力,权利是由“特定利益”和“法律上之力”两个因素构成。

民事权利是民事法律规范规定或确认的民事主体的权利。权利人可以在法定范围内享有某种利益或实施一定的行为。

权利人可以请求义务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保证其享有或实现某种利益。权利人因他人的行为而使其利益受到侵害时,可以请求有关国家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予以保护。

4. 民事义务的根本特性:

在于其约束性,即为满足权利人的需要义务人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否则,义务人就会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扩展资料:

1. 民事权利的分类:

(一)以民事权利所体现的利益的性质为标准,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

(二)以民事权利的作用为标准,分为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

(三)以民事权利的效力范围为标准,分为绝对权与相对权。

(四)以民事权利的依存关系为标准,分为主权利和从权利。

(五)以民事权利与主体的关系为标准,分为专属权与非专属权。

(六)以民事权利是否已经取得为标准,分为既得权与期待权。

(七)以民事权利是否是民事法律关系中存在的权利为标准,分为原权利与救济权。

2. 民事义务的分类:

(1)法定义务与约定义务

根据义务发生的根据,民事义务可分为法定义务与约定义务。法定义务是直接根据法律规定产生和而非由当事人约定的义务,如不得侵犯他人财物的义务。约定义务是指由当事人自行约定义务,如合同债务人的义务。

(2)积极义务与消极义务

根据义务的内容,民事义务可分为积极义务与消极义务。积极义务,是指以义务人须为一定行为(作为)为内容的义务,如交付财物的义务。消极义务,是指以义务人须不为一定行为(不作为)为内容的义务。如不干涉所有人行使权利义务。

(3)专属义务与非专属义务

根据义务与义务主体的关系,民事义务可分为专属与非专属义务。专属义务是指义务人不得将其移转给他人负担的义务,如某特邀演员演出的义务;非专属义务,是指义务人可将其移转给他人负担的义务,如偿还欠款的义务。

参考链接:民事权利-百度百科

回答2:

民事权利是指被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和实施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意志。民事义务则是指义务人为满足权利人的利益而为一定行为或不得为一定行为的必要性。

民事义务含义包括如下方面:

(1)义务人必须依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为一定行为或不得为一定行为以满足权利人的利益。如债务人应履行债务,任何人都不得侵犯他人的财产权等。

(2)义务人应自觉履行其义务,否则要依法承担民事法律责任。

扩展资料:

中国民事权利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介绍如下:

1、具有平等性。每个公民不分年龄、性别、民族、宗教信仰、职业、地位等,都享有平等的民事权利。

2、具有连续性。公民的民事权利从其出生至其死亡,法人的民事权利从其成立至其消灭,自始至终都享有法定的民事权利。

3、具有真实性。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强大的物质基础,使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得以保障。民事权利依不同的标准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绝对权和相对权,请求权、支配权、形成权和抗辩权,主权利和从权利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民事义务

百度百科-民事权利

回答3:

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是相对应的关系。法律术语上讲,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民事权利,体现的利益,是民法赋予民事主体实现其利益所得实施行为的界限。在本质上讲,民事权利是权利人意思自由的范围,在此范围内,有充分的自由,可以实施任何行为,法律给予充分保障。
民事义务,体现的是不利益,是当事人为实现他方的权利而受到行为限制的界限。在本质是讲,民事义务是义务人必须履行的责任,若不履行,将要承担其产生的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