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舞台上的小故事

戏剧舞台上的你所熟悉的小故事
2025-02-03 01:59:0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小鸥到了三岁,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开始迷上模拟表演。

以前也不是没有一些模仿大人的行为。两岁多的小鸥最喜欢学着爸爸的样子打电话。和他玩得最熟的是爸爸的同学陈叔叔,小鸥记住了陈叔叔的电话号码,只要想起来了就给陈叔叔打电话,聊个半天——他是把陈叔叔当作自己的小朋友了。不但模仿大人的语气,还会模仿爸爸的动作。比方说爸爸打电话时往往在客厅踱来踱去,摸摸鼻子,有时嫌客厅吵,就拉开大厅门到阳台上去。小鸥打电话时一一依样画葫芦,令人忍俊不禁。

小鸥也常常用玩具电话机来打电话。这时他就设想一个对象,模拟一场对话。在假想中通话的主要对象就是三舅舅。他记得三舅舅住在深圳,而且自己也去过深圳,和老虎表哥在一起玩过,所以印象特别深刻。他的对话多半是这样的。“喂!哦,是三舅舅啊!”“三舅舅,你什么时候来我们家玩?”“你开汽车来啊!”“什么?我吃过饭了。”“什么?哦,我正在玩玩具呢。”“嗯!很好玩的!”“虎哥在哪里啊?”……这时一家人都竖起耳朵听着,心中暗笑,乐不可支。但是窃笑马上便会转为尴尬。小鸥说了几句,就会一边对话筒说:“嗯,在!你等着啊!”一边把玩具电话递给爸爸或妈妈:“三舅舅要和你说话呢。”这时候爸爸妈妈简直左右为难。小鸥是那样的认真!不接吧,破坏了幻像不说,还伤了他的心;接吧,又感到难以化身为儿童,不知道和这个虚拟出来的“三舅舅”说些什么。有一两次妈妈拒绝了:“小鸥,妈妈没有事情和三舅舅说,你自己说吧。”小鸥不依:“唔,接吧接吧!”以后妈妈学乖了,胡乱编上几句,赶紧再把电话转到小鸥那里:“小鸥,三舅舅要找你了。”

现在小鸥不太满足于模拟对话,还要模拟某些特定的场景和特定的活动。显然,他的世界越来越具体化了,而他的表演也越来越接近戏剧了。

一开始他是从电视中学的。奇怪得很,小鸥居然爱看“天天饮食”节目。看了一阵,就学会了厨师做菜的一整套动作。每天晚上,小鸥都会拉着爸爸到大床上,说:“爸爸,我做饭给你吃啊!”在他的想象中,爸爸妈妈的大床就是他的厨房。爸爸说:“好!”于是小鸥开始炒菜,在床上走来走去,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加点醋,一会儿加点酱油,一会儿加点料酒。很快就炒好了,盛出来捧给爸爸吃。爸爸接过来一边吃,一边说:“小鸥,你做的菜怎么一点也不咸啊?”小鸥说:“不咸?那就加点盐。”这下爸爸满意了,不断点头,连说“好吃!”小鸥得意极了:“嗯!好吃吧?”但是小鸥很少给妈妈“做饭吃”,大约他颇有自知之明,每天见妈妈下厨房,料必妈妈的手艺比自己要来得高明。

后来小鸥开始从生活中收集他的剧本的材料。那就是扮演医生的角色,给人打针。一般儿童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敢情就是打针。现在的小孩每年甚至每月都要打针,不是生病发烧,就是预防保健。小鸥被妈妈照顾得挺周到,很少病到必须打针的程度,但也打过几回预防针,验过几次血。正所谓“切肤之痛”,自然是难以忘怀。每次打针回来,爸爸总是询问:“有没有哭?”“疼不疼?”小鸥总是吹牛:“没哭!”“不疼!”因为没哭和不疼才是勇敢的表现。所以小鸥在模拟打针前一定先问:“爸爸,你怕不怕疼?会不会哭?”爸爸说:“不怕!不哭!”小鸥就说:“那我给你打针啦。”随便什么铅笔啦,吸管啦,只要是一根圆棒,都可以是小鸥的针筒。小鸥一手捏着针筒,一手卷起爸爸的衣袖,“嗤!”一下子插了下去,轻轻地压着针筒的一头,慢慢地把“液体”注射进去,然后拔出,用虚拟的棉球按住创口,胡乱揉了两下,最后宣布:“好了!”整个过程就结束了。

再后来,小鸥的想象力比较丰富一点了,便开始自己构思。玩的是开汽车去超市购物。不惮花费好大力气,气喘吁吁地搬过几把椅子并在一起,高高低低参差不齐地排着,说是公共汽车,让爸爸妈妈姥爷姥娘上面坐着。不坐当然是不行的。小鸥自己有特殊的位置,他的身份是司机,所以坐在沙发上——那是驾驶室,手里握着一个圆盘——那是方向盘。小鸥一声令下:“坐好了啊!我要开车了!”大家俯首帖耳,正襟危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谁知小鸥不过转了几下方向盘就说:“到了,下车咯!”原来是到了超市。小鸥指着门框说:“看见了吧?那就是超市。”姥爷问:“在哪里?我怎么看不见啊!”小鸥用手虚指空中说:“那里!那不是嘛!”那说话的语气,俨然他就是权威——这当然不是小鸥滥用自己的权力,而是由于在游戏中只有他最投入,最忘我,最信以为真。这种独断的口气表示他对现在所处的世界和所做的事情坚信不移,不容置疑。现在进去购物。一一选好东西,什么饮料、面条、面包之类,其中许多东西是用爸爸书架上的厚书来充数的。还要到柜台,给阿姨付钱。当然柜台和阿姨也都是不存在的。当然是小鸥掏钱。当然是向虚空付钱。最后提着一大堆东西回到了车上,又是一声令下,打道回府。

类似这样的戏剧或游戏,小鸥经常在家里反复表演。当然每次都略有不同。比方说,有时候他把自己的浴盆翻过来,说是桌子,在上面吃饭,点菜,摆碗筷;有时候拿他的浴盆当汽车,往里面塞满了东西,口中念念有词:“我的车完成了。”然后满屋子推着走。有时候用姥娘的拐杖当马骑,常常还要求爸爸“坐”在上面。

小鸥在模拟戏剧中学会了想象。学会了想象,就意味着开始有了内心世界,意味着开始成为一个真正的个体。所以爸爸常想:“儿童的内心世界是从三岁左右开始的。当他成年后回忆童年时,三岁左右一定是他的回忆的起点。三岁是生命的起点。那就是说,三岁以后发生的事情,将会决定他的未来,直接地影响他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