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古语谁来译释一下

2024-12-17 07:12:5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
  2.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
  3.事物一旦到了极限就要改变它,改变就能通达,通达就能保持得长久。
  4.用开水去制止水的沸腾,沸腾更加不能停止,把火去掉那么沸腾自然就停止了。 比喻解决问题要从根本入手。
  5.通过了解自己可以了解别人,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共性,差别不是很大,而后一句意思也相同;通过了解当今而了解古时。
  6.做事要广泛的学习,仔细的探究,谨慎的思考,明确的辨别,最后要切实的去实行。
  7.有时候处于危险、困苦的境地,反而激发起人们潜在的斗志,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
  8.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9.粮仓充实了,人民才懂的做人的礼节;衣食丰足了,人们才知道荣誉和耻辱。
  10.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
  11.不要把湖泊的水抽干来捕鱼,不要烧毁森林来捕猎。不要为了眼前需要忽视长远利益
  12.人只是站在河边,望着河中肥美的鱼,徒然羡慕,是永远得不到鱼儿的,还不如回家结张网来捕鱼。寓意求实、务实。
  13.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能得到并合理地使用人才,就兴旺、发展;反之,失去或不善于使用人才,就退步、衰落。
  14.泰山之所以有这样的高度,正是因为不拒绝渺小的土壤,堆砌而成才能形成如今的成就。江河之所以有这样的深度,正是因为不拒绝细微的溪流,汇流而成才能形成如今的规模。
  15.前方的道路远啊,我将会努力探索。比喻任重而道远。
  16.唱的歌越是高深,能跟着和唱的就越少。
  17.少年时候学习求知,如同旭日初升,前途无量;中年时候学习求知,如同正午的烈日,活力澎湃,正当其时;老年时候学习求知,就如照亮黑暗的一点烛光;谁懂得这个道理并按这个去做呢。
  18.品德不好的人,心胸狭隘,考虑问题不够长远;才能不多的人,眼光浅薄,不能广泛地吸取知识……
  19.人才是流动的,有才能、有抱负的人士,可以选择能让他一展所长的国家和君主。国家得到这些人才就国力富裕,失去这些人才就国力空虚。
  20.君子不会担心自己地位的高低尊贵,而是担心自己的品德修养是否不够高尚。
  21.学业靠勤奋才能精湛,如果贪玩就会荒废;德行靠思考才能形成,如果随大流就会毁掉。
  22.你想让树快快长,就得让它的根很牢靠 ;你想让水流的远一点,就得把它的源头疏通好
  23.人将磨亮的铜作镜子,可以修正自己的衣冠;将历史作为借鉴,可以知道兴亡更替的道理;将正直的君子做榜样,可以知道自己的对于错。
  24.年纪虽大,但精神健旺,宁断白头之首,雄心不改;家境虽穷,但意志坚定,绝不坠折凌云壮志。
  25. 砍尽南山的竹子做毛笔,也写不完你的罪恶;放了东海的海水,也不能把你的毒害洗刷干净。
  26. 生活环境从节俭转变成奢靡,容易接受;而从奢靡转变成节俭‘那就难以接受了。了解历史的兴盛衰亡,以用来指导现在的行为。
  27. 借鉴历史往事,可作为今日治理国家的资料、经验。
  28. 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考取功名后,才能得到财富和美女。
  29. 唐庄宗是因为他的艰苦奋斗,发愤图强而成功,
  他的失败又是由于他居功自傲,贪图享乐。可见,忧劳与逸豫对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社稷是多么的重要。
  30.祸患的发生常常是由于一些小的失误积累而成的,智慧而又勇敢的人常常困惑于自己溺爱的事物。
  31.大的编钟发出的声音一定洪亮,志向崇高的人意趣一定远大。
  32.用变化的眼光去看世界,则天地也不过在一瞬之间;而用不变的眼光去看世界,则万物与我都是无穷尽的。
  33.博览群书,才能从中吸取最精要的那一小部分;积累大量的知识或材料,才能在日后的工作、学习中,慢慢提取当中有用的部分。
  34.自古成就巨大事业、成就的人,就算没有超越世人的才能,也一定具有坚韧、坚定而不可动摇的意志。
  35.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体现了一种忧国忧民,先人后己的高尚品格。
  36.高耸入云的延绵山脉,莽莽苍苍,滔滔奔流的江水,源远流长,先生的高风亮节,就如云山、江水一样。
  37.就用那个人对付别人的办法返回来对付那个人自己
  38.明天之后又有明天,明天可真多!如果我们的一生,所有的事情都推到明天才做,那么,将一事无成,蹉跎一生。
  39.从古到今,没有长远计划打算的人,连短期的计划也定不好;没有全局观念的人,连局部也考虑不周。
  40.所以治理天下的根本,不在于一朝一代,某个君王自身的兴衰存亡,而是在于天下百姓苍生的忧愁和快乐。
  41.眼睛看不到视域外的东西,并不是东西没有了;耳朵听不到听觉范围外的声音,并不是声音消失了。
  42.冰由水凝结成,而温度比水寒冷;云生成于高山水汽,而又回过来化成雨,滋润高山。
  43.胸襟要如容纳百万河流的大海,包容广阔;意志要如耸立的千尺山崖陡壁,没有私欲自然刚正不阿。
  44.环境遭遇方面,不要埋怨我比不上别人,比我差的大有人在;学问方面不要夸耀自己比别人强,比我渊博的比比皆是。
  45. 只有宽容的心态才可以包容别人,只有厚重的品德才可以担当大任
  46. 做人的基本原则,就是不要责难别人所犯下的轻微过失,不要随便揭发他人生活中的隐私,更不可以对他人过去的过失或旧仇耿耿于怀,久久不肯忘掉。做到这三点,不但可以培养自己的品德,也可以彻底避免遭受意外的灾祸。
  47. 白鹭站在雪地上,愚笨的人只看到白鹭着个现象;聪明人却从白鹭着个现象而发现雪地这个深一层的现象;智慧的人,则从这两个现象中印证出它们的本质“白”。
  48. 见得多的人知识广博,听得多的人头脑智慧,拒绝接受别人意见的视听闭塞,自己独断专行的遭到孤立。
  49. 假如上层管理者奸诈邪妄,那么下面被管理的就很难正直起来;一旦错误普及广泛,就难以纠正了。
  50.有学问的人,像禾穗稻谷一样有用,没学问的人,像蓬蒿枯草一样没用。
  51.水太过清澈无杂质,就养不了鱼,因为鱼需要吃东西的;人不能太过精明,有时候适当地要装糊涂,要不就收不了徒弟。
  52.务必要从基本的学起,逐渐领会高深的道理,切勿好高骛远而放弃实用之学。从不轻易许诺,一旦答应,就一定言出必行。每样小事都处理公正不偏私,才能得到众人的信服。
  53.给与别人恩惠,适宜先帮小忙再帮大忙,如果先大后小,别人就觉得那小忙不是问题。立威信应该先严厉后宽容,要不别人会埋怨你苛刻。
  54.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达到博学多才,变得广博 ;如果无法静下心来学习就不能做好学问
  55.虽然喜爱但也知道它的缺点;虽然讨厌但也不忘它的优点;富贵却不骄奢淫逸容易,贫困却不怨天尤人就很难得了。
  56.在考虑如何进攻时就要同时考虑如何撤退,着手准备开始时,就要有放弃的打算。
  57.制定的标准不要太过高,要考虑别人是否能够达到;批评错误时不要过于严厉,要考虑别人是否能够承受。
  58.上天如果想降临祸害给某人,一定会先给予他一些细微的好处让他骄横,所以有好事时先别高兴,能看察通透的人才可以从中得到好处;上天如果想赐予某人好处,一定会先给予他一些细微的挫折,所以有坏事时先别沮丧,能看察通透的人自然可以想到解救的办法。
  59.下面的情况或意见很难通达于上层,地位高的人乐于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询问学习,而不会觉得不好意思。
  60.如果图谋私利、玩弄欺骗手段做坏事的人,从中得到好处而没受到惩处,那么就会有好多的人效仿这种行为;如果这些图谋私利、玩弄欺骗手段做坏事的人受到严厉的惩处,那么效仿的人就绝迹了。
  61.不做大量有益的事情就不能成为一个声誉卓著的人,不干坏事就不会成为毁灭自己的人。品行不好的人认为,一般的好事对自己来说没有多大益处而不去做,一般的坏事对自己来说没有多大损害而不去改正。所以坏事多了而无法回避责任,罪恶大了也无法得到宽恕。《易经》说:“肩膀上扛着木制的的重枷锁头,以至于把耳朵都遮住了,不能赦免。”
  62.君子安定的时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危险,生存的时候不忘记可能灭亡,国家大治的时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祸乱。所以,就能使本人身体安宁,国家也得以保全了。
  63.人做行善积德的好事,虽然还没有享受到福果(好处),但是灾难祸害已经离开你了;人要是做坏事的话,虽然灾难祸害还没有降临头上,但福果已经离你远去了。
  64.石头可以被敲碎,但它坚硬的本质没有改变;丹砂可以被磨成粉末,当它赤红的本质不会改变。
  没有啦?

回答2:

1.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
2.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
3.事物一旦到了极限就要改变它,改变就能通达,通达就能保持得长久。
4.用开水去制止水的沸腾,沸腾更加不能停止,把火去掉那么沸腾自然就停止了。 比喻解决问题要从根本入手。
5.通过了解自己可以了解别人,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共性,差别不是很大,而后一句意思也相同;通过了解当今而了解古时。
6.做事要广泛的学习,仔细的探究,谨慎的思考,明确的辨别,最后要切实的去实行。
7.有时候处于危险、困苦的境地,反而激发起人们潜在的斗志,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
8.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9.粮仓充实了,人民才懂的做人的礼节;衣食丰足了,人们才知道荣誉和耻辱。
10.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
11.不要把湖泊的水抽干来捕鱼,不要烧毁森林来捕猎。不要为了眼前需要忽视长远利益
12.人只是站在河边,望着河中肥美的鱼,徒然羡慕,是永远得不到鱼儿的,还不如回家结张网来捕鱼。寓意求实、务实。
13.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能得到并合理地使用人才,就兴旺、发展;反之,失去或不善于使用人才,就退步、衰落。
14.泰山之所以有这样的高度,正是因为不拒绝渺小的土壤,堆砌而成才能形成如今的成就。江河之所以有这样的深度,正是因为不拒绝细微的溪流,汇流而成才能形成如今的规模。
15.前方的道路远啊,我将会努力探索。比喻任重而道远。
16.唱的歌越是高深,能跟着和唱的就越少。
17.少年时候学习求知,如同旭日初升,前途无量;中年时候学习求知,如同正午的烈日,活力澎湃,正当其时;老年时候学习求知,就如照亮黑暗的一点烛光;谁懂得这个道理并按这个去做呢。
18.品德不好的人,心胸狭隘,考虑问题不够长远;才能不多的人,眼光浅薄,不能广泛地吸取知识……
19.人才是流动的,有才能、有抱负的人士,可以选择能让他一展所长的国家和君主。国家得到这些人才就国力富裕,失去这些人才就国力空虚。
20.君子不会担心自己地位的高低尊贵,而是担心自己的品德修养是否不够高尚。
21.学业靠勤奋才能精湛,如果贪玩就会荒废;德行靠思考才能形成,如果随大流就会毁掉。
22.你想让树快快长,就得让它的根很牢靠 ;你想让水流的远一点,就得把它的源头疏通好
23.人将磨亮的铜作镜子,可以修正自己的衣冠;将历史作为借鉴,可以知道兴亡更替的道理;将正直的君子做榜样,可以知道自己的对于错。
24.年纪虽大,但精神健旺,宁断白头之首,雄心不改;家境虽穷,但意志坚定,绝不坠折凌云壮志。
25. 砍尽南山的竹子做毛笔,也写不完你的罪恶;放了东海的海水,也不能把你的毒害洗刷干净。
26. 生活环境从节俭转变成奢靡,容易接受;而从奢靡转变成节俭‘那就难以接受了。了解历史的兴盛衰亡,以用来指导现在的行为。
27. 借鉴历史往事,可作为今日治理国家的资料、经验。
28. 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考取功名后,才能得到财富和美女。
29. 唐庄宗是因为他的艰苦奋斗,发愤图强而成功,
他的失败又是由于他居功自傲,贪图享乐。可见,忧劳与逸豫对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社稷是多么的重要。
30.祸患的发生常常是由于一些小的失误积累而成的,智慧而又勇敢的人常常困惑于自己溺爱的事物。
31.大的编钟发出的声音一定洪亮,志向崇高的人意趣一定远大。
32.用变化的眼光去看世界,则天地也不过在一瞬之间;而用不变的眼光去看世界,则万物与我都是无穷尽的。
33.博览群书,才能从中吸取最精要的那一小部分;积累大量的知识或材料,才能在日后的工作、学习中,慢慢提取当中有用的部分。
34.自古成就巨大事业、成就的人,就算没有超越世人的才能,也一定具有坚韧、坚定而不可动摇的意志。
35.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体现了一种忧国忧民,先人后己的高尚品格。
36.高耸入云的延绵山脉,莽莽苍苍,滔滔奔流的江水,源远流长,先生的高风亮节,就如云山、江水一样。
37.就用那个人对付别人的办法返回来对付那个人自己
38.明天之后又有明天,明天可真多!如果我们的一生,所有的事情都推到明天才做,那么,将一事无成,蹉跎一生。
39.从古到今,没有长远计划打算的人,连短期的计划也定不好;没有全局观念的人,连局部也考虑不周。
40.所以治理天下的根本,不在于一朝一代,某个君王自身的兴衰存亡,而是在于天下百姓苍生的忧愁和快乐。
41.眼睛看不到视域外的东西,并不是东西没有了;耳朵听不到听觉范围外的声音,并不是声音消失了。
42.冰由水凝结成,而温度比水寒冷;云生成于高山水汽,而又回过来化成雨,滋润高山。
43.胸襟要如容纳百万河流的大海,包容广阔;意志要如耸立的千尺山崖陡壁,没有私欲自然刚正不阿。
44.环境遭遇方面,不要埋怨我比不上别人,比我差的大有人在;学问方面不要夸耀自己比别人强,比我渊博的比比皆是。
45. 只有宽容的心态才可以包容别人,只有厚重的品德才可以担当大任
46. 做人的基本原则,就是不要责难别人所犯下的轻微过失,不要随便揭发他人生活中的隐私,更不可以对他人过去的过失或旧仇耿耿于怀,久久不肯忘掉。做到这三点,不但可以培养自己的品德,也可以彻底避免遭受意外的灾祸。
47. 白鹭站在雪地上,愚笨的人只看到白鹭着个现象;聪明人却从白鹭着个现象而发现雪地这个深一层的现象;智慧的人,则从这两个现象中印证出它们的本质“白”。
48. 见得多的人知识广博,听得多的人头脑智慧,拒绝接受别人意见的视听闭塞,自己独断专行的遭到孤立。
假如上层管理者奸诈邪妄,那么下面被管理的就很难正直起来;一旦错误普及广泛,就难以纠正了。
有学问的人,像禾穗稻谷一样有用,没学问的人,像蓬蒿枯草一样没用。
水太过清澈无杂质,就养不了鱼,因为鱼需要吃东西的;人不能太过精明,有时候适当地要装糊涂,要不就收不了徒弟。
务必要从基本的学起,逐渐领会高深的道理,切勿好高骛远而放弃实用之学。从不轻易许诺,一旦答应,就一定言出必行。每样小事都处理公正不偏私,才能得到众人的信服。
给与别人恩惠,适宜先帮小忙再帮大忙,如果先大后小,别人就觉得那小忙不是问题。立威信应该先严厉后宽容,要不别人会埋怨你苛刻。
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达到博学多才,变得广博 ;如果无法静下心来学习就不能做好学问
虽然喜爱但也知道它的缺点;虽然讨厌但也不忘它的优点;富贵却不骄奢淫逸容易,贫困却不怨天尤人就很难得了。
在考虑如何进攻时就要同时考虑如何撤退,着手准备开始时,就要有放弃的打算。
制定的标准不要太过高,要考虑别人是否能够达到;批评错误时不要过于严厉,要考虑别人是否能够承受。
上天如果想降临祸害给某人,一定会先给予他一些细微的好处让他骄横,所以有好事时先别高兴,能看察通透的人才可以从中得到好处;上天如果想赐予某人好处,一定会先给予他一些细微的挫折,所以有坏事时先别沮丧,能看察通透的人自然可以想到解救的办法。
下面的情况或意见很难通达于上层,地位高的人乐于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询问学习,而不会觉得不好意思。
如果图谋私利、玩弄欺骗手段做坏事的人,从中得到好处而没受到惩处,那么就会有好多的人效仿这种行为;如果这些图谋私利、玩弄欺骗手段做坏事的人受到严厉的惩处,那么效仿的人就绝迹了。
不做大量有益的事情就不能成为一个声誉卓著的人,不干坏事就不会成为毁灭自己的人。品行不好的人认为,一般的好事对自己来说没有多大益处而不去做,一般的坏事对自己来说没有多大损害而不去改正。所以坏事多了而无法回避责任,罪恶大了也无法得到宽恕。《易经》说:“肩膀上扛着木制的的重枷锁头,以至于把耳朵都遮住了,不能赦免。”
君子安定的时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危险,生存的时候不忘记可能灭亡,国家大治的时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祸乱。所以,就能使本人身体安宁,国家也得以保全了。
人做行善积德的好事,虽然还没有享受到福果(好处),但是灾难祸害已经离开你了;人要是做坏事的话,虽然灾难祸害还没有降临头上,但福果已经离你远去了。
石头可以被敲碎,但它坚硬的本质没有改变;丹砂可以被磨成粉末,当它赤红的本质不会改变。

回答3:

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上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流传更广。但两千年来,知者多,能解者少。而且,在学术界仍有不同的解释,目前,似乎还没有公认的正确训解。
周易原文
《易经》第一卦 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再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第二卦 坤 坤为地 坤上坤下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其道顺乎! 承天而时行。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

诠释一:
《易经》中认为:
乾为马,坤为牛。
用马来象征天。
故,天行健,就不难理解,骏马以形容自强不息;坤为牛,以牛来诠释人之品德。
有些古句是不需要详细解释的,关键在于个人的体味。

诠释二:
《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行健”与“地势坤”失去了对称,怎回事儿?
据帛书《周易》,“干”为“键”,“天行健”乃“天行键”,“键”乃“干”之古字,而“键”又训为“健”,串在一起:
天,行矣,干(键)。干,健也。
据帛书《周易》,“坤”为“川”,“势”乃“执”,“地势坤”乃“地执川”, “川”乃“坤”之古字,而“川”又训为“顺”,串在一起:
地,执也,坤(川)。坤,顺也。
“地”也有“原初的肯定性的强力”, “执”执力为“势”,所以“地执坤”变成了“地势坤”。 “执”执持、执守;“势”“势力”、 “形势”,坤之义大矣哉。
人参赞天地化育,参入“存在者之整体”,又能“复”,而得以“见天地之心”。天、地、人,三才而两之,中道而行,何惑之有?
天行矣,干。干,健也。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执也,坤。坤,顺也。君子以厚德载物。

诠释三:
“天行健”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所以百战百胜,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不必开战就能降服敌人,使敌屈服,这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大。知足的人就是富有。坚持而行的人就是有志。占有而不丧失才是持久,死亡而不被忘记的人才是长寿。

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1、毫末:细小的萌芽。

2、累土:堆土。

从“大生于小”的观点出发,老子阐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说明“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的远大事情,都是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为开端的,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来自《易》。认为世间的万物的变化都符合这么一个规律,不管我们从历史角度还是我们身边息息相关的一些事情来看也不能脱离这么一个规律。从中国的三大盛世来看这其中过程都逃不开以上9个字,都没能避免“盛极而衰”的结局。在外汇市场中也是这样,笔者去年在众邦视点中的《道氏理论结合趋势的操作方法》文章也略有描述。我们现在看看欧元这几年的走势也是十分符合这么一个规律的。
“顺势操作”是被认为金融投资中高手能掌握的绝世武功,也是道氏理论的精髓所在,在技术分析中有很多的工具用来识别趋势的反转、确认趋势的。这个趋势有遵循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行情上涨到一定空间会随着其中的多头力量的释放、获利头寸的平仓,力量逐渐,减小到一定的度之后就会发生质的变化这个过程就是“穷则变”。趋势转变开始到结束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道氏理论中认为会保持1-3年的时间),在趋势刚刚转变的时候很多人还在怀念过去,为什么会这种情况,因为长期的趋势使的人们的思想中产生了惯性思维,总不太相信趋势反转的事实,随着一些重要的趋势线被打破,行情真正得到了完全的确认时才开始慢慢接受事实,这一些阶段就是“变则通”。“通则久”就好比是国家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阶段,这个阶段是大家都很向往,在这个阶段很多人会介入金融领域投资甚至阿公、阿婆都会参与并且和专业人士共同推波助澜、共同的赚钱和分享趋势的美丽,俗称“傻子都能赚钱的阶段”。这些阶段使得人们的思想麻痹丧失忧患意识或是妄自尊大,固步自封,更有甚者认为世界将是他的了,简直是痴人说梦、一派胡言。同时这个阶段也为“穷则变”埋下了“祸根”。
现在我们回到盘面来看欧元的一个演变过程:(请参照分析图片)
我们从欧元的90年代初出现了一个历史高位1.4500附近,在这个价位出现“穷则变”现象,在这个“穷则变”的质变过程之后中几个一路下跌大家还是保持前几年趋势行情看涨的习惯认为是一个回档过程,直至1.2000这个阻力附近的趋势线被打破,才有一部分突然醒悟了,随后慢慢很多人都接受了现实也就慢慢进入了“变则通”阶段。“变则通”到“通则久”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在这个过程有很多人参与并将市场的趋势不断的推动。欧元在1.2000被突破之后,行情开始建立了一个新的下降趋势并且这个下降趋势延续的时间十分很长。到了2002年左右又到了“穷则变”的阶段,之后又是变则通--通则久--穷则变的不断循环。
从目前欧元走势阶段看已经完成了“穷则变”,目前到达“变则通”的刚刚开始阶段的初期。在等待“穷则变”到“变则通”确认过程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希望现在对欧元长线看多或者还继续持有多头思想的投资者朋友提个醒了。从欧元的图形看目前欧元刚刚由“变则通”到“通则久”的发展的起步阶段,这个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如果这个时候不做的话要等多少年才能再来怎么一次机会呢?相信大家也能从笔者画的分析图中看到。
从欧元兑美元:短线今天可以在1.2640-1.2660建立空单,短线目标位在1.2500—1.2480区间。中长线笔者认为美元开始转市了,但是转市不可以就代表一跌到底的行情出现,认为到达1.2500--1.2480区域之后还有一次回调,预计幅度可以达到300--350点左右。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是用开水去制止水的沸腾,沸腾更加不能停止,把火去掉那么沸腾自然就停止了。比喻解决问题要从根本入手。

回答4:

1.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
2.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
3.事物一旦到了极限就要改变它,改变就能通达,通达就能保持得长久。
4.用开水去制止水的沸腾,沸腾更加不能停止,把火去掉那么沸腾自然就停止了。 比喻解决问题要从根本入手。
5.通过了解自己可以了解别人,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共性,差别不是很大,而后一句意思也相同;通过了解当今而了解古时。
6.做事要广泛的学习,仔细的探究,谨慎的思考,明确的辨别,最后要切实的去实行。
7.有时候处于危险、困苦的境地,反而激发起人们潜在的斗志,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
8.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9.粮仓充实了,人民才懂的做人的礼节;衣食丰足了,人们才知道荣誉和耻辱。
10.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
11.不要把湖泊的水抽干来捕鱼,不要烧毁森林来捕猎。不要为了眼前需要忽视长远利益
12.人只是站在河边,望着河中肥美的鱼,徒然羡慕,是永远得不到鱼儿的,还不如回家结张网来捕鱼。寓意求实、务实。
13.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能得到并合理地使用人才,就兴旺、发展;反之,失去或不善于使用人才,就退步、衰落。
14.泰山之所以有这样的高度,正是因为不拒绝渺小的土壤,堆砌而成才能形成如今的成就。江河之所以有这样的深度,正是因为不拒绝细微的溪流,汇流而成才能形成如今的规模。
15.前方的道路远啊,我将会努力探索。比喻任重而道远。
16.唱的歌越是高深,能跟着和唱的就越少。
17.少年时候学习求知,如同旭日初升,前途无量;中年时候学习求知,如同正午的烈日,活力澎湃,正当其时;老年时候学习求知,就如照亮黑暗的一点烛光;谁懂得这个道理并按这个去做呢。
18.品德不好的人,心胸狭隘,考虑问题不够长远;才能不多的人,眼光浅薄,不能广泛地吸取知识……
19.人才是流动的,有才能、有抱负的人士,可以选择能让他一展所长的国家和君主。国家得到这些人才就国力富裕,失去这些人才就国力空虚。
20.君子不会担心自己地位的高低尊贵,而是担心自己的品德修养是否不够高尚。
21.学业靠勤奋才能精湛,如果贪玩就会荒废;德行靠思考才能形成,如果随大流就会毁掉。
22.你想让树快快长,就得让它的根很牢靠 ;你想让水流的远一点,就得把它的源头疏通好
23.人将磨亮的铜作镜子,可以修正自己的衣冠;将历史作为借鉴,可以知道兴亡更替的道理;将正直的君子做榜样,可以知道自己的对于错。

回答5: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味行乎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士无常君,国无定臣,得士者富,失士者贫。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毒难尽。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
将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物与我皆无尽也。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目所不见,非无色也;耳所不闻,非无声也
冰出于水,而寒于水;云出其山,复雨其山。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境遇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众;学问休言我胜于人,胜于我者还多
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也可以远害
白鹭立雪,愚人看鹭,聪者观雪,智者见白
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
上邪下难正,众枉不可矫。
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篙如草。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务下学而上达,毋舍近而求远。
片言九鼎,一公百服。
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患;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
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喜;富而无骄易,贫而无怨难。
进步便思退步,著手先图放手。
择善勿过高,当思其可从;攻恶勿太严,要使其可受。
天欲祸人,必先与微福骄之, 所以福来不必喜,要看会受;天欲福人,必先与微祸儆之,所以祸来不必忧,要看会救。
下情难于达上,君子不耻下问。
舞弊者得利,效仿者纷至;舞弊者受罚,接踵者敛(绝)迹。(舞弊者得利则效仿者至;舞弊者受罚则接踵者绝。)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兮;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兮。
石可破,而难夺其坚;丹可磨,而难夺其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