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有看过《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在剧中,诸葛亮可谓是出尽了风头,每次在关键时刻都总是给刘备一个妙计,使得刘备每次在战争面前都能处于不败之地。在电视剧中的诸葛亮可谓是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像什么草船借箭、舌战群儒这些事情都显示出了诸葛亮的大智慧。很多影视作品都说他还曾用一出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但实际上真的是这样的吗?
怎么说司马懿在三国时期也是一个顶尖的人物,计谋也是很多的,可谓是有勇有谋的一个大人物,他当真会被诸葛亮的空城计吓到吗?
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带领十五万大军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打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并且城内兵少粮少,根本不可能打退司马懿的五十万大军,于是诸葛亮就摆起了空城计,让仅剩的士兵都藏起来,收起了所有军旗,打开城门,城门口就几十个士兵假扮的百姓在打扫街道,而诸葛亮就带着两个小书童在城楼上弹琴。
司马懿一进城就看到如此的情况,想了想便退了兵,这个时候,司马懿的部下们就十分不愿意了因为作为有着五十万大军的我方,即使对方有诈我们硬攻也是胜算很大的,但是司马懿还是坚持要退兵,像是怕了诸葛亮。
作为魏军大将的司马懿,和诸葛亮对战应该不是一两次了,对诸葛亮还是会又所了解的,所以才会在自己胜算很大的时候退兵,给诸葛亮一个喘息的机会。司马懿在魏国的地位是比较高的,但是这也是有所压制的情况下,这是相对而言的。如果司马懿用五十万大军去强攻诸葛亮的残兵残将,那么诸葛亮必死无疑,到时候就会少了一个可以牵制魏国的人,那么司马懿也会因此失去利用价值,他在朝中的地位也会因此被削弱。所以,所谓的诸葛亮用空城计逼退司马懿的五十万大军,只是司马懿的将计就计。司马懿只是在利用诸葛亮来保全自己在魏国的利益。
对于三国来说,形象最离谱的是诸葛亮。
一提起诸葛亮,人们就会想到空城计,而说起空城计,则展现出了人们对诸葛亮军事天赋的无比推崇。那么,诸葛亮的空城计究竟发生过没有?人们对诸葛亮的追捧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易中天先生对诸葛亮的历史形象又有着怎样独辟蹊径的品评呢?
诸葛亮这个人,至少从晋代开始就已经是很多人追捧的对象。当时有一个叫郭冲的人,郭冲这个人大概是诸葛亮的铁杆“粉丝”,觉得现在大家对诸葛亮的评价远远不够,于是写了一篇文章,叫做“条亮五事,隐没不闻于世者”,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这里还有五件事情是你们大家不知道的,第三件事情就是空城计。诸葛亮的空城计最早见于郭冲的这篇文章。
后来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的时候引用了这个材料,并予以驳斥,说当时在阳平这个地方根本不可能发生这样一件事情。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司马懿官居荆州都督,驻扎在宛城,不在阳平战场,怎么可能有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空城计呢?但是这个空城计的故事实在是太精彩了,所以文学作品是一说再说,戏剧作品也就一演再演,但是这个事情是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逻辑的。我们简单地说一下这个空城计吧,大体上的意思就是说司马懿率兵来进攻,诸葛亮派马谡去守街亭,马谡这个人是个书呆子,空谈可以,打仗不行,把街亭给丢了,于是司马懿就率领几十万军杀奔而来。当时诸葛亮手上已经没有兵了,只好把城门,四个城门全部打开,派了20个老兵在门口扫地,诸葛亮自己搬了一张琴,焚了一炉香,带了两个小孩子,坐在城楼之上唱卡拉OK。司马懿的大军跑来一看,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然后司马懿自己打马上前,大为惊诧,说牛鼻子老道搞什么搞?城门大开他开Party啊。于是撤军。
这个事情不合逻辑啊,第一,你不就是怕他城中埋伏了军队吗,派一个侦察连进去看看,探个虚实可不可以?第二,司马懿亲自来到城门楼下看见诸葛亮在城楼上面神色自若,琴声不乱,说明距离很近,看得见听得清,那你派一个神箭手把他射下来行不行?第三,根据这个郭冲的说法和《三国演义》的说法,两军的军力悬殊是很大的,有说司马懿带了二十万大军的,有说司马懿带了十几万大军的,反正至少十万,你把这个城围起来围他三天,围而不打行不行?何至于掉头就走呢?所一是不合逻辑的,诸葛亮的空城计是子虚乌有。
对,确实没有这件事。但第一次北伐时司马懿在宛城,大破街亭的是张颌
没有 这件事从逻辑和理上都讲不通... 三国演义 只是演艺.. 你可以去看看品三国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