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上午好!今天,我的讲话题目是,告别陋习,拥抱文明。
我国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礼仪之邦,这曾令无数炎黄子孙为之骄傲、自豪。但是,如今许许多多的事例,令我们感到难堪。我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据报道,国外一些地方,如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
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
第二个例子:前年十一,新疆乌鲁木齐一旅游景区出现80多名韩国游客集体捡垃圾的场面,其中包括30多名儿童。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自发地组织起来清理垃圾,短短20分钟,方圆近1公里的垃圾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在驱车将5个装满垃圾的纸箱送至垃圾站后,韩国游客才安心继续游玩。很显然,不文明行为给我国的国际形象带来了较多的负面影响。
走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到各种不文明的现象:有人将塑料袋随手扔在楼梯间、操场中,甚至校道上,以至校园中总显得不太干净,各个教学楼后甚至满地垃圾;有的人满口脏话,开口称老子,带脏字,不堪入耳,完全不象一个中学生;有的人在楼道里、宿舍内大呼小叫,追逐打闹,引来周围居民不少诧异的眼光;有的人躲在厕所里抽烟、打架,遇到矛盾总是讲狠,象街上的小混混、二流子;有人骑车横冲直撞,完全不遵守交通规则;还有男女生在公共场所行为举止过分亲呢,旁若无人,没有丝毫羞耻心;有人头发上花里胡哨,染黄发,还有女生烫发。这些行为已经给我校带来了极坏的影响。如果给我校的教学业绩打个分,我打100分,因为我校的任何一项指标都可以名列全省前茅;如果一定要给我们的文明程度打个分,能打多少分?我看只能打70分,及格了却还必须不断提高。
知耻而后勇。正因为优秀,所以我们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我们不仅要赢在学业上,而且要赢在文明程度上。我们该怎么做?
从今天开始,每个人要对自已和同学暗暗进行“三比三反对”,一比外貌,谁更端庄、清爽、衣着得体,反对留长发、染发、烫发;二比语言,“请、你好、谢谢、对不起”这些礼貌用语,谁用得更多,反对满口脏话;三比行为,谁更加讲礼貌、有修养、守纪律,反对举止粗俗。“三比”之后,我们就大致可以看出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了。
文明,现在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标志,它是高贵、是修养、是礼仪、是风度。让追求卓越的我们,远离粗鄙,远离庸俗,拥抱文明。谢谢大家! 因为文明而美丽
同学们,当你每天在校园里的时候,你是否注意到自己的仪表呢?人们常说:仪表是心灵的写照。可见,人的仪表与其人格是密切相连的。几十年前,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天津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先生就曾在该校的一面大立镜上方悬挂一幅“镜箴”,告诫每个学生都要注意自己的仪表美。“镜箴”上写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扣,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做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作为
中学生,我们必须明白自己的仪表起码必须符合学校的气氛和学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体的仪表,是对老师、同学的一种尊重。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一个人的举止风度是指从他举手投足等身体各部位的直观动作,以及待人接物与人交往的行为中具体表现出来的。“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是古人对人体姿态的形象概括,也是对人们举止的形象化要求。注意正确穿着之后,便要注意我们每天在学校的姿态。我们正处于青春年少、精力充沛的年龄,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应是生机勃勃而充满朝气的。从踏进校门开始,便是我们每天投入学习的开始,因此要保持情绪高昂、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而绝不能萎靡不振、垂头丧气。
礼仪,作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并积累下来的一种文化,始终以某种精神的约束力支配着每个人的行为。礼仪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适应时代发展、促进个人进步和成功的重要途径。礼仪的重要性,在于它有助于培养积极的心态,养成高度的自制力和高超的领导才能,建立自信心,塑造迷人的个性,它让你看起来充满热情,富有合作精神,保持身心健康,这些都是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我们学习礼仪,首先要以学会尊重他人为起点,礼仪从话中来,话从心中来,只有从内心尊重人,才会有得体的礼仪言行。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人。
今天,在庄严的国旗下,我们高一(16)班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倡议大家做到“四个五”: “五无”: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划;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语。 “五节约”: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一张纸、一分钱。 “五带”:把礼仪带进学校;把微笑带进校园;把孝敬带回家里;把谦让带入社会;把仁爱带给别人。 “五提倡”:说话轻声;走路慢行、待人礼貌、讲究卫生;团结进取。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文明不再是纯粹的理念,而是每个同学的自觉言行!让文明不再是外在强加的约束,而是内化的集体自律!
最后,我选了这样一句话送给大家,来结束我今天的讲话:人不是因为美丽才文明,而是因为文明而美丽!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文明不是说说而已》。
自古以来,我国就以文明而闻名世界,作为中华的儿女,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继承了这种传统文化,不知不觉中发扬了这种精神,不知不觉中文明成为了我们的习惯。
文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可是也不是说说而已,是需要用我们的口,用我们的手,用我们的行动来证明它的存在。
文明在口上。如不随地吐痰,不再公共场合大喊大叫,不高谈阔论,观看表演时用我们的心去感受,你会发现我们所在的这个社会是那么的美好,也会对生活有更多的向往和憧憬。当我们遇到师长的时候,给他们一个会心的微笑然后问一声好;当我们在招待来客或者领导时热情地招待他们,对他们的询问耐心地一一做答;当我们在为自己加油时,不忘对对手说一些鼓励的话……这些听起来,看起来,做起来非常容易的事,却是蕴含着文明的最高境界,用好我们的口,会使我们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时时刻刻充满了乐趣。
文明在手上。当我们认真地观察一下我们的学校时,也有许多不文明的音符存在,比如说我们使用的课桌课椅,都已伤痕累累;我们身边洁白的墙壁早已被那些脚印所替代;我们每天所在的校园,垃圾总是漫天飞舞,该醒醒了,这些不文明的制造者,管好我们的手,会使我们学习的环境更加美好。
文明在脚上。有人曾经说过:永远不要让脚跑在文明的后面。当我们过马路时,不要为了争分夺秒而让那双脚飞跑,过早地踏上斑马线,更不要比车子跑得快,那样只会使我们得不偿失。还有一些人,不遵守公共秩序,不懂得尊老爱幼总是用那灵活的脚占一些小便宜,也许,他正在沾沾自喜的时候,会听见一声声长长的叹息,或许,该醒悟了。
文明在行动上。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文明需要我们来创造。比如,学校里各种各样的活动,我们都要踊跃参加,包括一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都会使我们受益匪浅。
,因为文明的意识早已在我们的心里扎了根,这些看似平常却能折射出我们修养的事,早已和我们的生活融为一体,根本不用我们去特意想起它并且刻意去做。总之,哪里有文明,哪里就会出现我们的身影.
我们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上个周末,去操场看了今年足球联赛的最后决赛,印象非常深刻的倒不是那几个漂亮的进球,而是比赛结束后的一个场面:到场观看比赛的同学没有因为比赛结束而离去,而是一直站在赛场边为那些从球场归来的球员热烈鼓掌;惜败的队伍整齐地站成一排、忍着泪水向场外的同学深深鞠躬——这是我所见过的最优雅最有力量的感谢。
还有,在学子2号楼电梯里无意间听得,那一包包精致缤纷的香囊不是电梯司机自己准备的,而是不知姓名的同学在晚上电梯里没人时悄悄挂上的。这是多么好心而细心的行为,芳香同学们的同时也让那几名整天呆在狭小电梯里的服务人员有了新鲜芬芳的空气……
类似于这样的美好、令人感动的细节在校园里还有很多很多。可是,在美好的背后,还有许多与美好的校园文明格格不入的行为正在某一个角落上演:
自习室里,有多少落着尘土的占座书将背着书包带着热情来学习的同学挡在了门外?
寝室的走廊里,有多少同学在午夜时分尽情地k着歌将公寓走廊当成了歌厅,又有多少同学将宿舍内部的卧谈会开出了门外?大吵大闹,大喊大笑,安静的夜里回荡着无遮拦的声音。
食堂里,有多少不知道排队等待的同学把不大的窗口围得水泄不通?又有多少同学没有一点心痛地将白花花的饭菜倒进脏水桶?
教室宿舍楼雪白的墙壁上又有多少同学赫然醒目地留下了自己的黑脚印?
公共场所,又有多少冲动易怒的同学骂着粗口甚至大打出手?
……
为什么这样的行为依然可以“如数家珍”般的被罗列?难道这些行为是不能够被阻止的?难道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文明校园?
“校园文明”这一话题似乎有些老生常谈,但它又确实和这个校园里的每个人有着直接的关系——共建校园文明,需要你、我、他共同的努力。
要“干一行爱一行”,这就需要我们在选择工作的时候结合个人的职业兴趣、职业适应性。为使个人素质与工作岗位相匹配,除了后天努力地学习相应的能力与知识外,同样也要考虑自身素质符合的工作岗位。所谓的专业对口还是不对口都只是表象上的合理与不合理,真正应当考查的是人与职之间是否匹配,而后者才是事业成功与一事无成的分水岭。所以,毕业就意味着掌握着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而工作,无论对口与否都是一个新的起点。
今天很流行一种讲法,除非我们做自己喜爱的工作,否则就不该死守着一份工作不换。写诗、作画、扬帆出海、遨游世界——反正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钱财自然就会跟着来。我们对自己说:生命太短暂,不能把大好时光浪费在做不喜欢的事情上面,因此我们老是在寻找最理想的工作。这种想法非常危险,因为我们会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而把眼光投注在未来,忽略了当下应该珍惜的美好时光,以及应把握的机会。
事实上,在真实世界里,我们往往因为种种现实原因,而无法追求心目中理想的工作。许多人都有养家活口的重担要扛,或是手头很紧、维生不易。再不就是怀才不遇而暂时屈就,真正能学以致用、发挥所长的差事始终无法寻觅。有这么多人被生活重担牢牢限制住,根本没时间也没精力奢望能找什么焕然一新的工作。
我们应该学会热爱所做的工作,即使做的是一份不太喜欢的工作,也能心甘情愿地去做,凭借对工作的热爱去发掘每个人内心蕴藏着的活力、热情和巨大的创造力。
玛丽·简供职于西雅图第一金融担保公司,在三年的工作中,她赢得了“难不倒”的美誉。她既不是第一个上班,也不是最后一个下班的人。她有自己的一套工作准则,那就是——今日她处理每一件事都细致周到,这使得其他人为提高工作效率,总是想方设法把事情交给她处理,因为他们都清楚,这能保证他们的工作在第一时间高品质地完成。
玛丽。简也是一个值得部下为之卖命的上司,她总能认真倾听同事的想法,了解部下所关心的事情;反过来,她也得到了下属的喜爱和尊敬。遇到同事的孩子生病或有重要约会,她都能主动分担他们的工作,这对于她已经是再平常不过了。而作为一名职业经理,她还要领导她的部门出色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她采用一种轻松的方法,几乎不会让人产生任何的紧张感——当然,除了要把工作做好所必需的压力。她的下属和副手都非常乐意与她一道工作。玛丽·简的小组赢得了好评,成为全公司公认的可以委以重任的团队。
几个星期后,玛丽·简慎重而又有些不情愿地接受了提升:担任第一金融担保公司业务部的经理。虽然公司对她接手这份工作寄予厚望,但她却不太乐意,但最终还是硬着头皮接受了这份工作。
我们每天勤奋工作是为了什么?除了赚取温饱外,最重要的是从工作中获得乐趣,这样活着才不会失去生命的意义。因此,有人认为人生最大的生存价值,便是乐在工作。可是,工作毕竟是件辛苦的事,如果抱持着为工作而工作的想法,不能从工作中找到兴趣,只会愈做愈累,好比生活在痛苦的地狱中,生不如死。尊重自己、尊重生命,进而尊重工作、肯定工作是乐于工作的首要态度。肯定人人都要安于工作,肯定工作对自己、家人、社会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工作是躯壳,那么投身就是它的灵魂。当我们能正确地看待工作时,我们就能赋予工作真实的意义,使工作成为我们生命和人际关系的一部分。我们爱工作,也就是爱生命,每次负责任的完成工作,也会使我们的人格逐渐成长。
工作不在职务的高低、大小,是乐于工作者必须有的心态。当然,工作必须是勤奋的,勤奋不能保证工作一定成功,但勤奋的结果却一定丰富,因为在过程中的不辞辛苦,克服困难,我们已获得生命的经验及成长。
作家威廉·菲勃斯说:“成为成功者的主要条件是,每天都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新奇。”
工作没有成就感,是因为自己不去将工作兴趣化,如果能将工作升华为有趣的游戏,相信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工作的喜悦。
美国医药界的翘楚,现在是世界上前五名的制药最大厂商的上司查理·华葛林,原来他只是开设一家规模很小的西药房,同样有着一般人的想法,埋怨自己的职业,对工作感到无趣。
虽然对工作做得不是很起劲,但他曾问自己:
“我能舍弃这种生涯吗?”
“我能在我的职业中施展我的才能吗?”
想了又想,不停地反复思考这个问题的他,终于下定决心,想到了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把工作当作有趣的游戏,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例如有人打电话订货,他一面接电话,一面举手招呼他的伙计,立刻把货品送去。
有一天,电话来了,他大声的回答说:“好,郝斯福夫人,两
瓶消毒药水,四分之一磅消毒棉花,还要特别的吗?啊,今天天
气真好,还有……”
他不时地讨好顾客,同时指挥伙计把货物取齐马上送去,而伙计经过他的训练,很快就能处理妥当,在接电话的一分钟内,物品已经送到郝斯福夫人家的门口,但他们仍继续谈话,直到她说:“门铃响了,华葛林先生,再见。”于是,他放下电话听筒,面露喜色,因为知道货物已经送到。
事后,郝斯福夫人常对别人说起这件事,当她订货的电话尚未打完,物品就已经送来了。由于她无意中的传播,使得附近的居民都来他的药房订货,并且渐渐扩展到别处的区民,最后都成为他药房中的忠实顾客。
从此以后,他从一间小小的药房,慢慢扩充为公司,然后成立了制药厂,连各地都开设了连锁店。
其实,华葛林的成功,不在于工作的本身,而是他面对工作的态度,正因为他懂得转换工作的心情,把原本枯燥乏味的工作当成有趣的游戏进行,自然可以做得轻松愉快。
做一行怨一行是很多人的通病,难怪工作做不好,难怪觉得没有成就感。
就像一般人都会羡慕别人的幸运,嫉妒别人的成功,不去思图振作的方法,会自怨自艾。
也许有人会问,该如何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挑选对自己适性、适情的工作,因为如果该工作能符合自己的喜好,便可从中产生很大的兴趣。
只要站在客观的立场,列举出自己的各种专长、成就和特质后,便能得知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有哪些,然后从其中找出最适合发挥的才能,好好发挥所长,就能认真努力工作而不感到辛苦。
乐在工作,从工作中找到满足感,并对自己选择的工作不以为苦,人生绝对是快乐百分百。
明明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感兴趣,为什么还要“泡”在其间,“钉”在其中,也许是为了生计;也许是为了安逸;也许是为了所谓的“前途”。但人生的前途绝不是在自己不感兴趣的事业上,因为你想做的事才是你真正的天赋所在;才是你人生的成功点;才是你生命的寄托和精神的家园。
做自己想做的事,你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殿堂。
做自己想做的事,那才是你生命的金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