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诸葛亮 郭嘉 司马懿 谁比较厉害

2024-12-17 11:52:2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恩,郭嘉死得早(古人不都讲天命难违吗)
司马懿,虽说诸葛亮知名高
(一)难寻破绽

在《三国志演义》小说中,司马懿是作为诸葛亮的第一对手出现的。正是因为有了司马懿的坚忍不拔、锲而不舍,最终使诸葛亮的北伐大业惨遭失败。最后诸葛
“秋风五丈原”,实际上是死于跟司马懿的对抗当中的。

对这么一个对手,这么一个非常顽强的对手,别人恨他还来不及,但诸葛亮不这样看待他,诸葛亮很欣赏司马懿,对他另眼相看。在司马懿还没有真正出场,没有大显身手
时候,诸葛亮就对他的人品、对他的特点了如指掌。他说:司马懿“乃世之英雄”(卷十九《孔明秋夜祭泸水》)。曹操评价刘备是英雄,是慧眼识英雄;诸葛亮评价司马懿
是英雄,也是慧眼识英雄。在司马懿还没有建立赫赫军功的时候,诸葛亮就称他是“世之英雄”,这种眼光是很独特的。而且,诸葛亮对司马懿还怀有一种恐惧感,一种内
在的恐惧感。他坦白地说:“平生所患者,独司马懿一人而已。”(卷十九《司马懿智擒孟达》)

诸葛亮以“千古第一贤相”的美誉流芳百世,他一生不怕曹操,不怕孙权,当然更不怕周瑜、夏侯敦之流,这些人全不放在他的眼里,平生所害怕的唯独是司马懿。他看得
准,将司马懿视作他的真正对手。所以他觉得在战场上最好不要碰上司马懿这样的对手。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这么看重司马懿?

因为司马懿这个人在性格上是没有巨大缺陷的,他不像曹操,不像周瑜,这些人都有非常厉害的性格优势,同时也有非常明显的性格隐患。像曹操,非常聪明,智慧出众,但
有时候会因为性格多疑而出现非常重大的疏忽。像周瑜,则气量过于狭小。这些性格缺陷,便于被人把握,在真正的战争中,容易受到致命的攻击。像司马懿这个人,他有点
像下围棋的那个李昌镐,他每一步棋都让人找不出任何的破绽。虽然他没有太大的优势,但是也没有太大的缺点,所以谁碰上这种人都会觉得非常难以对付。

(二)“牛皮糖”战术

诸葛亮“六出祁山”,表面上看似乎算无遗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最后他也没有消灭司马懿率领的曹魏军队。

我们看到,诸葛亮一直打胜仗,很热闹,但最终司马懿还是保存着实力,还是没有被打败。诸葛亮好像胜了,但从来没有大胜,没有彻底地胜;司马懿好像败了,他却也没有
被彻底打败,因为他始终是有实力的。

在魏蜀两国长期对峙中,正是司马懿,愣是一次又一次地挫败了诸葛亮恢复中原的雄心大志,从而成为诸葛亮战略上和战术上的真正对手。
作为对手,最让诸葛亮头疼的就是司马懿的那股劲儿,一种软磨硬抗的劲儿。司马懿采取的战略决策是:战略上防守,战役中固守。他相信自己最后会赢,所以从不担心在战
争过程当中一次又一次地输。司马懿不停地在和诸葛亮“磨”,你来硬的我就来软的,你进攻我就守,你撤退我就追,反正我粘着你。若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牛皮糖”战
术:打不赢也打不垮,你急我不急,粘你没商量。所以,“六出祁山”形成一种僵持的局面。在这个僵持阶段里,由于诸葛亮神机妙算,司马懿屡战屡败,但又屡败屡战。司
马懿总是不会败到一败涂地,总是能够保存自己的实力,继续跟诸葛亮抗争,打持久战。

比如,诸葛亮三出祁山与司马懿交战时,司马懿坚持守寨不出,持续了半个月,一直不跟诸葛亮交兵。司马懿熬得住,诸葛亮可熬不住,因为他粮草不足,他恨不得速战速决
。于是诸葛亮使了一个计谋,佯装拔寨退兵,以此引诱魏军。
第一次蜀军退出三十里下寨,张郃等将领提出追赶上去。司马懿认为诸葛亮退兵,绝对是诱兵之计,切不可上当。他说:“孔明必有大谋也,不可轻动。”十天以后,诸葛
见魏兵按兵不动,又退出三十里下寨。这时候司马懿仍然不主张追击,他亲自到前线察看诸葛亮退军势头,断定说:“此乃孔明之计也。”结果又过了十天,诸葛亮第三次退
了三十里下寨。这时魏军将领们沉不住气了,他们认为诸葛亮是使诈谋,用“缓兵之计,渐退入汉中”,因怕被别人耻笑,急于交战。所以张郃坚持要率兵追击,司马懿出
一招,说你率兵打头阵去进攻,我带部队在后头支援你,万一打败了,我还能帮你顶着。

于是张郃等率兵追击诸葛亮,结果正中诸葛亮的圈套,魏兵大败。退兵后,司马懿下了死命令,说:“今后切不许妄动!再有不遵,决正军法!”(卷二十《孔明智败司马懿》
《仲达兴兵寇汉中》)他坚持自己这套软磨硬抗的战术,毫不动摇。

(三)多疑与谨慎

当然,这种战术跟司马懿的性格大有关系。司马懿的性格虽然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但至少有一点很明显,就是他的多疑,特别地多疑,在这点上他很像曹操。正因为他多疑猜
忌,所以办事非常谨慎。尤其是碰上诸葛亮这样的对手的时候,他更是极其小心谨慎,极其多疑多虑。

其实,多疑并不一定就是缺点,有时它可以成为一个优点,前提条件是多疑要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我了解自己的长处,也了解自己的短处,同时我也看到对
方的长处和对方的短处。这样以我之长攻人之短,这是可以的;而守住我之短,防备敌之长,这种多疑也是应该的。因为我应该更充分地估计你的长处,以便做好更充分的防
备。

但是从司马懿的具体表现来看,他的多疑有时并没有真正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有时小心谨慎到了过分的地步,这样就不免贻误战机。

最典型的就是“空城计”一战。“空城计”这一战有很多争论,有人认为诸葛亮神机妙算,他的“空城计”是一个很高的绝招。有人认为是司马懿的失误,因为司马懿多疑,
认为诸葛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以致贻误了战机,使蜀军得以安全脱险(卷十九《孔明智退司马懿》)。不管怎样评价,“空城计”的结果是保
证了蜀军的安全脱险。蜀军在大败的情况下,以“空城计”的计策安全脱险,这是很不容易的。

京剧《空城计》把司马懿大大地调侃了一番。剧中,诸葛亮从容不迫地摇着鹅毛扇,坐在城头唱道:“我正在城头观山景,忽听得城外乱纷纷。”当时司马懿已经兵临城下,
诸葛亮却如此地闲雅自在,足见他是何等地聪明、自信!
司马懿到了城外,手握重兵,心里彷徨,生怕城里有埋伏,胆战心惊,估算半天到底还是不主张攻城。最后得知原来只是一座空城的真相以后,他自我解嘲地说:“司马呀司
马,你的胆子也太小了;诸葛呀诸葛,你的胆子也太大了!”他觉得诸葛亮从来没有这么大胆,怎么这次这么大胆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当然,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这一事件。古人说:“料事者先料人。”要预料一件事情,首先要预料一个人,要充分吃透一个人。“能料愚者,必不能料知;能料知者,
必不能料愚。”聪明人只有跟聪明人一起,才能够知己知彼。聪明人若遇上一个愚蠢人,就无法猜透他。你可以明白地去琢磨一个聪明人的所作所为,却无法估计一个愚蠢的
人,他到底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诸葛亮是个聪明人,他的对手司马懿也是个聪明人,所以诸葛亮才能神机妙算,算定司马懿不敢贸然破城。如果诸葛亮赶上的是张飞或者曹仁、曹真之流,他们没准就不管有
没有埋伏,先冲进城去再说,反正输就输了,输了也先打个痛快,那就真把诸葛亮给活捉了,这个“空城计”就玩不成了。所以,“空城计”的故事,不仅表现出诸葛亮的智
高和胆大,也不仅表现出司马懿的多疑与谨慎,同时也表现出司马懿的过人智慧。

更重要的是,“空城计”故事还表现出司马懿的战略决策,他决不轻举妄动,不轻易涉险,一门心思为了保存实力以便跟诸葛亮软磨硬抗到底。我输一场、输两场,让你笑一
次、笑两次,都无所谓,反正我就是要跟你磨的。既然要跟你磨,我就不怕输,输了一场两场无所谓,只要最后我能大胜,来日方长呢!这正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四)并非“恐亮症”

有人认为司马懿得了“恐亮症”,一听到诸葛亮的名字就头疼,一遇到诸葛亮就吓得胆战心惊,怎么也不敢跟诸葛亮打。实质上并不这样。试猜想,一个得了“恐亮症”的人,
能在“六出祁山”长时间的对抗当中,一股劲儿地跟诸葛亮打,坚持抗争到底吗?显然,司马懿内心中并不是害怕诸葛亮,而是非常看重诸葛亮。他只不过是知己知彼,知道
自己绝不是诸葛亮的对手,不和诸葛亮硬碰硬地对着干罢了。

还是三出祁山时,司马懿算计诸葛亮必然袭取武都、阴平两城,便派郭淮、孙礼偷袭蜀兵之后。但是诸葛亮早就料到司马懿必有此举,便亲自率兵马从后面包抄郭淮、孙礼,
前后夹攻,魏兵大败。司马懿输得服服帖帖,赞叹说:“孔明智在吾先”,诸葛亮的智谋从来是算在我的前头的,所以“吾智不如孔明也”,这点他心里非常清楚。
这一战以后,司马懿又算计诸葛亮必然亲自去武都、阴平两城安抚百姓,不在营中,便派张郃、戴陵引一万精兵,去夺取蜀寨。没想到诸葛亮并未离寨,早就设下包围圈,等
待魏兵来偷袭,结果将魏兵杀得丢盔弃甲。司马懿不得不惊叹道:“孔明真乃神人也!”(卷二十《孔明智败司马懿》)遇到像司马懿这样的敌人,有着开阔的胸怀和坦然的心
态,能够在失败的时候还由衷地佩服对手,令诸葛亮不得不另眼相看,费尽心机。

战场上也好,商场上也好,生活中也好,可以设想,我们最怕碰到的应该是司马懿这样的对手。他明明知道自己不如你,明明知道斗不过你,但是他始终要和你抗争到底,而
且始终也不怕失败。他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一次又一次地被打趴下了,却一次又一次地站起来,掸掸身上的尘土,继续跟你打。就跟拳击赛一样,被打趴下了,还要硬挺着站
起来,继续跟你打。更重要的是,他不仅身体上不趴下,能继续站起来打,而且在精神上也不趴下,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不到最后,决不服输。

这让人想起《西游记》小说里的猪八戒这个人物。猪八戒也老是打败仗,但他失败了以后,总是自我解嘲,说“我不能倒了我的旗枪”,就是说我再失败,我的精神不能倒,
我的斗志不能垮。猪八戒一看到唐僧被妖怪捆着,无奈地流泪痛哭,他就说:“师傅,你不能这么软弱,师兄还在外边呢,他能来救咱们的。咱们再怎么输,也不能倒了咱们
的旗枪。”司马懿就是这个特点,再怎么失败,他也绝对不倒了自己的旗枪,不垮了自己的斗志。司马懿毫无畏惧地面对诸葛亮这个神话般的人物,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顽
强斗争的勇者精神,诸葛亮的对手的确非他莫属。

当然,司马懿屡战屡败,这只是小说家言。在历史记载中,司马懿跟诸葛亮还是有一拼的,至少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蜀、魏两军在渭南一带进行“拉锯战”的时候,
互有输赢,诸葛亮也有过多次被打得溃不成军的经历。只是小说家为了神化诸葛亮,把司马懿写得几乎不堪一击,只能乖乖地当“缩头乌龟”。

最重要的是,司马懿总能够在败中求胜,这是很高的招数。
当诸葛亮一次、两次、三次……直到六出祁山,好像一直在打胜仗,把司马懿打得焦头烂额。这时大伙都不看好司马懿,甚至连他身边的将领都不看好,传到朝廷里也有好多
人不支持他。当然皇帝这个时候还是支持他的,因为他认定司马懿这个战术是可行的。因为诸葛亮几次出祁山,最后都是无功而返,这个事实已经说明司马懿这套持久战、拉
锯战的战术还是行得通的。

在战场上,司马懿一旦认准了死理,就一点儿也不动摇,坚持既定的战略方针,打不垮诸葛亮,愣是要把他拖垮了事,决不在乎别人是不是把自己看作“缩头乌龟”。
六出祁山时,诸葛亮在上方谷取得胜利,差点儿把司马懿父子烧死。这时候应该是天意,下了一场大雨,司马懿父子安然退出。司马懿逃此大劫以后,心里明白,诸葛亮的这
支军队实在太了不起了,自己一时头脑发热,冒险追击诸葛亮,才有此大难。于是他躲进营寨,坚守不出。

诸葛亮一来粮草不足,求胜心切,二来也想乘胜追击,趁热打铁,所以他多次让人在魏寨前头骂阵叫战,激怒魏军。但是司马懿却认为,大败之后,交战不利于己,因此坚决
不出战。我斗不过你,难道还磨不过你吗?
这时诸葛亮使了一招,派遣一位使者,送了一套妇女守丧时穿的衣服给司马懿,还写信激怒他,说他就像寡妇一样,“甘分窟守土巢而畏刀避箭”。
司马懿一看到孝服,脸色就变了,但他马上沉住气。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人的确是性格多变,他很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他心中大怒,表面上却不动声色,装着一脸笑,说:
“视我为妇人耶?吾且受之。”妇人就妇人,有什么大不了的?
他热情地款待使者,当着使者的面,一字不问蜀军的虚实,只是打听诸葛亮每天睡几个小时,吃几碗饭,平时忙不忙。使者如实相告,回答说:“丞相夙兴夜寐”,一大早就
起来了,晚上很晚才睡觉。“罚二十已上者皆亲览焉”,打20板子以上的人,他都要亲自过问,就是事无巨细,全部都要亲自过问。“所啖之食,不过数升”,每天就吃几升
粮食。我考证过,东汉末年这数升米饭,大概就是五六两。一天只吃五六两米饭,又没有多少肉可吃,这个饭量的确是很小的。司马懿听了这段话以后,感叹说:“孔明食少
事烦,其能久乎!”吃得这么少,工作又那么繁重,这能坚持多久呀!使者回到五丈原,把这话如实说给诸葛亮听,诸葛亮不由得叹息道:“彼深知我也!”司马懿真的很了
解我啊(卷二十一《孔明秋夜祭北斗》)!

我们知道,心理学上有一种很特殊的方法,叫作“心理暗示法”,就是古人讲的“攻心为上”。按我个人的理解,司马懿在这儿也采取了这种“心理暗示法”。这种说法也许
有点深文周纳,有点揣测,但事实上这种方法最终还是发挥了作用。司马懿让使者把他的话转告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实际上他是在暗示孔明,你吃得这么少,却
这么操劳忙碌,你还能活多久呢?
这种“攻心为上”的心理战术果然很奏效,小说写道,诸葛亮自从听了司马懿的话以后,“自觉神思不宁”。诸葛亮果然上当了。司马懿很有耐心地在等待着,他一点也不着
急,因为他知道,诸葛亮这么操劳,吃不饱,睡不安,肯定没有几天活头了。果然,诸葛亮像油灯似地耗尽了最后一滴油,不久就发病死在五丈原。司马懿不费一兵一卒,就
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真是“不战而胜”。

诸葛亮死的时候是54岁,而司马懿比他大两岁,56岁。一个比你年龄大的人,敢跟你熬,想的是“咱们就来熬吧,反正我年龄比你大,咱们熬熬看,看谁熬的时间长”。结果
司马懿果然就比诸葛亮熬的时间长。从这可以看出,司马懿的确是笑到了最后,所以能笑得最好。

当然诸葛亮临死还使了一个奇招,就是所谓“死诸葛惊生仲达”。
司马懿深通天文,当天晚上他算天象,认定这次诸葛亮肯定死了,于是第二天蜀兵败退时,他就派兵追击。他早就被诸葛亮吓坏了,从来不敢追击蜀军,这次好不容易壮着胆
去追击。没想到诸葛亮早就让人把他自己塑成一个木雕的形象,当司马懿大军追上的时候,把这尊雕像放在车上推出来,吓得司马懿立刻退兵。司马懿这次虽然又被诸葛亮的
遗计给蒙骗了,没有穷追蜀军,但他还是大度地笑着,自我解嘲说:“吾能料其生,不能料其死也!”诸葛亮活着我能算过他,死了我算不过他。实际上诸葛亮活着的时司马
懿从来也没有算过他。这下反正诸葛亮死了,他可以吹吹牛了。作为一个胜利者,司马懿说起这话来当然脸不红心不跳,坦然自若。“死诸葛”地下有知,说不定会被气得活
转过来。

不过无论如何,司马懿是笑着说这句话的,他的确是笑到了最后。

(五)孰高孰低

有人认为司马懿比诸葛亮还高出一筹,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我们在评价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时候,不应该只去评价他们个人,还要联系到他们背后的政治团体和政治力量。

从表面上看,司马懿背后站的是一个非常强大的魏国,而诸葛亮背后站着的是一个非常弱小的蜀国,所以这两个人之间的政治对比,事实上形成一种不平等的对比。我们可以
看到,在他们两个人博弈的过程当中,诸葛亮事实上越来越紧张,司马懿却越来越松弛。因为诸葛亮根本就输不起,司马懿他能够输,他经得起输。所以诸葛亮到最后,他越
不能输,就越会有一些战略上或者战术上的失误;而司马懿能够输,他反而能够扎紧脚跟,慢慢地做起一番事业来。

虽然历史是不以胜败论英雄的,但是即使我们不论胜败,也不能不肯定,在某种意义上,司马懿的确要高出诸葛亮一筹,他能笑到最后,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从深层次来
看,诸葛亮在“六出祁山”时,只有一个敌人,就是曹魏;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北伐恢复中原;而且也只使用了一个手段,就是诉诸武力。这是非常明确,一往无前的。后主
刘禅对诸葛亮,虽然有几分畏惧,却不得不言听计从,唯命是听。所以诸葛亮在西蜀的地位,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话是算数的,他能够甩开膀子“六出祁山”,全力
以赴地对付司马懿。但是司马懿不一样。身在魏国的司马懿,比起身在蜀国的诸葛亮来,处境无疑险峻得多,他同时需要对付公开的对手和潜在的对手。他正面对抗的是以诸
葛亮为军事统帅的蜀国军队,背后对抗的则是魏国上上下下君臣们对他的不信任。在“六出祁山”的过程中,他的处境一直非常微妙。

如果对事件背后的政治背景有所了解,我们就能够从更深的层次上认识司马懿为什么一直采用“蘑菇战术”。因为司马懿知道,从长远来看,他并不宜和诸葛亮决一死战,只
能在等待中求得“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但是他又不能不跟诸葛亮交战,因为要让魏国的朝野上下看到他的显著战果。司马懿更知道,功高不仅会引起同僚的警惧,甚至
会产生“震主”的效果。他一旦战果太辉煌了,同僚嫉妒,还是小事,君主猜疑,更加可怕。所以在蜀魏相争的战场上,他必须适度退让,以免锋芒过露。但另一方面,他
不能让人觉得他无足轻重,无所作为,那也有可能被黜还朝,剥夺权力,解除兵甲,一败涂地。

所以,在蜀魏相争的战场上,司马懿得时时把握住一种分寸感,赢不能大赢,可以小赢,输也不能大输,只能小输,保存实力;攻打不宜太猛,太猛了会伤亡太重,退守也不
宜示弱,示弱了就失去精神。所以,他做人要比诸葛亮难多了。尽管处境如此困难,司马懿还是能够笑到最后,取得最后的胜利,你能不佩服他吗?他在军事战场上,实际上
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政治智慧,这不能不令人惊叹.

回答2:

  1. 谋略  郭嘉>司马懿>诸葛
    统兵  司马懿>诸葛亮>郭嘉
    内政  诸葛>司马懿>郭嘉

  2. 郭嘉:
    遗迹定辽东、预测孙策死于小人之手、洞察刘备刘表必不会进犯许昌等等。。。这些给当时的曹操带来的是无法用一场胜仗来衡量的。当时的曹操兵力不及袁绍,且邻居众多,忌惮很多,做一个举动都很受牵制,想打袁绍就会忧心吕布会不会来偷袭,想打张绣就会担心袁绍会不会进犯。玩过三国志选曹操的肯定能感受出来,地处中原,所要顾虑的事情非常多。郭嘉这几次献计,虽未动一兵一卒,但能保全曹操的很多实力,排除了许多看似很有威胁的因素,使曹操能够将精力和兵力投入到最该使用、最有价值使用的地方,比如官渡时期能够毅然决然的投入重兵对抗袁绍、而在袁绍大兵压境的同时,又能果断大胆的判断袁绍不会速战,而使得曹操在很短时间居然能够抽身去徐州打了一下刘备,使刘备全军覆没等等。这都不是非常明显的诸如赤壁大战那样的一场雄浑壮阔的史诗一般的战争,但是在这当逢乱世、各方势力都不甚明朗、一切都非常浑浊的情况下,郭嘉能够让曹操放心的挥鞭向前,可见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对军情的极强的分析能力。
    有人说郭嘉英年早逝,所以被神化了,平生从未带兵只是帐内献策而已,充其量只是个升级版的马谡。我个人并不完全认同。郭嘉年纪轻轻自不会有太多带兵打仗的机会。假如郭嘉死的不是那么早,他肯定会迎来独当一面的良机,到时候个人在军中的威信力会不断提升,自然带兵打仗会慢慢得心应手。
    其人唯一的弊端便是生活不够节制,这或许也是他不能够成为类似周瑜或者司马懿那样真正的统军大都督的根本原因,毕竟人无完人,一个有才的人可能在另一方面真的会有弱点。

    司马懿:
    魏国后期的支柱。从军事上,他成功对抗了诸葛亮的北伐,而且挑起东吴夺了荆州杀了关羽,让孙刘联军关系发生裂痕,给了魏国喘息的时机,也是司马懿献的计策。我个人觉得,其实他的军事才华虽然很好,但并不能说就是举世无双的军事人才。毕竟诸葛亮后来的北伐,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威胁,只是魏国一开始用人不当吃了很多败仗之后启用司马懿,就显得司马懿很厉害了。当然,成功抵挡了蜀兵进犯,并且平定了辽东,说明其军事才能已经很不错了。
    那么除军事方面外,司马懿在经济上也为魏国作出了重大贡献。使曹魏政权恢复北方经济,解决军粮问题。对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对增加曹魏的财力,支持与东吴的战争,起了重要的作用。想想诸葛亮六出祁山,蜀国国内怨声载道,百姓的粮食甚至都有些供应不上,而此时的魏国却没有这种事情发生,并且连年用兵,到最后灭掉东吴,魏国都没有犯愁过粮草或者经济无法接济。这都是司马懿根基巩固的好。
    所以说司马懿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统军大都督,他其实是一个真正的辅政大臣,一国之栋梁。

    诸葛亮: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被神化了,所以姑且不讨论。单说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其实并没有给历史留下什么。赤壁大战,他的功劳是成功的游说了东吴。南征孟获和北伐中原,并不能说他完全没有军事才能,只是说他的军事才能并不是那么突出。南征孟获有参军马谡,虽然纸上谈兵是我们众所周知的了,但是有了诸葛亮的执行力和谨慎行事的风格,相信马谡还是能起到作用的。而北伐中原,完全失败,可见诸葛亮并没有太大军事上的作为。
    刘备手下的第一谋臣是法正,诸葛亮对法正善出奇谋十分欣赏,陈寿也将他比作魏国的程昱和郭嘉。而诸葛亮的真正身份是丞相,是一个治国的能臣。我们从他留下的个人发明、艺术文学作品上,就能看出他个人在发展蜀国经济、造福百姓等方面的成就要远大于在军事上的成就。
     贾诩对诸葛亮的评价是:“诸葛亮善治国。”刘晔的评价是:“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 可见诸葛亮军事才能并不突出。

回答3:

郭嘉是个不弱于诸葛亮的战略家,他的目光能看得很远,并能准确的预测对手的下一步行动,采用心理战术取胜,即所谓的攻心为上。可惜英年早逝。
司马懿虽然也多次败给诸葛亮,但是不知道你注意没有,这些胜利几乎是无关紧要的局部小胜利,且战果持续时间不长。可见,司马懿虽稍逊于诸葛亮,但是他并不畏惧诸葛亮,并能将对方的危害降低到最低。
曹操赤壁之战失败原因很多,如军队多是投降过来的,军心涣散。北方军队不熟水战,当时军队里疫病流行(可能是血吸虫),战斗力和士气大大降低。这些客观原因不是凭借人力可以改变的。如果说赤壁之战要想取胜,应该回去修养五年再战,可是即使当时有人敢这么劝说曹操,以曹操当时的气势,他会听么?
诸葛亮当时能调动的兵马不过数万人,出征时还要防备西南的孟获和西北的羌人,而魏国对付他们的一线兵力就有十万,人数差距如此之大,打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回答4:

应该是诸葛亮厉害,诸葛亮不仅政治、经济、军事都有建树(尤其政治),而且在战略眼光和对时局的把握上,相信都比他们两个强;
郭嘉是典型的谋士,善谋略,但毕竟英年早逝,大局上、政治上的才华没有更多的展现出来,很多事情不可以假设。
司马懿和诸葛亮相比有很多劣势,尤其谋略方面,屡屡中计。至于为什么诸葛亮6出祁山无功而返,就不仅仅是这两个人的能力可以决定的了得了,和魏蜀两国的国力、军力,和时代的要求有很大的关系。

回答5:

个人认为司马懿略胜一筹,不过我是亮迷

赤壁之战曹操身边有谋士曾经建言过,曹操自己也知道后果,但曹操紧咬一点,就是风向问题,他认为只要没有东南风东吴的计谋就没有任何威胁,反而解决了敌人的问题,这点来说曹操其实智谋在周瑜之上,因为周瑜是计谋算完了才发觉风向问题的,所以赤壁之战,曹操被胜利冲昏了头,失败是五成天意,五成自败。

至于六出祁山,看似诸葛亮一直在胜,其实都是小胜,司马懿一直没有让诸葛亮攻破防线,我觉得其实司马不是无法战胜诸葛,而是利用诸葛来巩固自己在魏的地位,毕竟他是一个曾被怀疑谋反,且是个厉害的角色,如果过早解决魏国外患的,难免兔死狗烹的下场,所以在祁山战场并未展现实力,估计诸葛也是看出了这点,所以敢在数站无功下屡屡进犯

郭嘉是个奇才,可惜个人品质不行,加上身体问题,注定整体方面不如其余两人

不过以他的谋略足可列入第一流的军师

诸葛是个神,但军事方面并不很强,他的厉害在于能洞察人心,这一点司马比他略逊一筹,内政方面诸葛很强,是百年难遇的人才,而司马的性格很好,几乎找不出弱点,这才是真正可怕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