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幼儿讲故事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025-01-24 08:49:2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孩子现在4岁半,已经坚持给孩子讲了2年故事,自己很早就接触了儿童认知心理学,结合自己的经验,做一下回答。

给孩子讲故事,应从儿童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和实践。第一应该注意讲故事的环境,第二应该重复讲。

一、讲故事的环境

1.讲故事的时间、氛围、坐姿

给孩子讲故事应该创造一个轻松的氛围,一般选择在睡前,睡前讲故事,有利于孩子晚上睡眠。灯光尽量选择台灯,就是只能照到书本的位置为宜,房间其他地方的光线要暗一些。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的姿势很重要,爸爸妈妈应该和孩子肩膀挨着肩膀,孩子会有陪伴的感觉,而不是面对面坐着,有压力感。

(图片来自网络)

2.讲故事的语调、语速

讲故事的过程中,爸爸妈妈和孩子不时要有目光交流,爸爸妈妈的声音要低,要慢,不能快,因为爸爸妈妈讲的故事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情节,每一个人物,都会在孩子的脑海出中出现,比如明媚的阳光、绿油油的草坪、细细的沙子、长着两个长长耳朵的小兔子,这些抽象的事物和故事中的细节在孩子的脑海中会一一出现。过快孩子跟不上,跟不上,大脑就无法闪现故事中的内容,也就失去了通过讲故事让孩子认知周围世界的意义。(更多儿童认知心理学文章,请关注头条号)

讲故事的声调要抑扬顿挫,孩子的大脑对声调的高和低都会有反应,使故事更加形象化。

二、故事应该重复讲

1.支持孩子听重复故事

有的爸爸妈妈常说,孩子就喜欢讲一个故事,爸爸妈妈都讲不耐烦了,其实这是好事情,如果爸爸妈妈不懂儿童认知心理学,就会刻意让孩子不断接触新的故事,这是不对的。

(图片来自网络)

2.一个故事讲一个月

一般来讲,一个故事至少讲一个月,孩子不会不耐烦。我们成人看一本书,看一本电影,如果看很多遍,每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尤其是书和电影中的某些细节有新的认识。孩子也一样,当他第二遍的时候,他会注意到新的细节,这个时候,他的大脑不是被故事情节带着走,而是注意故事中的细节,对细节的把控能力是孩子在未来一个重要的学习能力,为什么有的孩子到了小学4年级、5年级做应用题,总是丢三落四,就是没有注意到应用题中有很多细节的条件,没有注意到,所以做题做不对。(更多儿童认知心理学文章,请关注头条号)

3.建立亲密情感

当孩子对一个故事听了很多遍的时候,孩子对故事已经很熟了,包括里面的细节,爸爸妈妈再给他讲的时候,他已经胸有成竹了,对整个故事有一种掌控感和安全感,和爸爸妈妈之间的情感建立更加亲密了。(更多儿童认知心理学文章,请关注头条号)

(图片来自网络)

4.培养自信心

当爸爸妈妈不小心讲错其中一个情节的时候,他会说,妈妈你讲错了,不是这样的。你说,对不起,我是讲错了。这时候孩子有底气纠正你的错误,孩子的自信慢慢也培养起来了。

5.培养情商

当你有这个发现之后,可以在后续的将故事过程中,有意地讲错某个情节,看孩子能不能纠正你,孩子在纠正你的过程中,说明他的大脑在思考,已经对整个故事情节有了全盘的把握,你对故事情节的任何一个小修改,他都能应对自如,对故事情节、故事人物、故事人物之间关系、人物关系的变化都能全面理解和掌握,这对孩子情商的提升有重要意义。这样就达到了将故事的目的。

回答2:

不要只顾讲故事,更要用问题启发孩子 梁钦元 改编 幼儿常常会从一个短小的故事里受到很多启迪,得到许多资讯,如:丰富词汇、语句,认识颜色、数量,理解人物关系,培养观察、记忆、思考等方面的能力;不仅如此,父母若能科学而耐心地对幼儿加以引导,还能对深化、密切亲子关系,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但由于幼儿的年龄所限,其逻辑理解能力很有限,顾需要通过父母反复给孩子讲同一个故事,解构故事内容和情节,幼儿才能切实从中获益。如果,只是把每个故事讲一遍就完,孩子往往是只是大略了解故事情节,而难以从中获得更多的启迪和教益,长此以往,孩子听的故事看似很多,不仅幼儿从故事之中切实所受到教益事倍功半,更易幼儿浅尝辄止和不求甚解的毛病。 比如可谓是老掉牙的《龟兔赛跑》——第一次讲这个故事,父母就需要耐心专注,语速要慢一些,最好边讲边按故事绘本确切地指出画面上小动物的位置,这样既能让孩子听清内容,又引导孩子看清具体动物的形象,引发孩子对故事产生最初的兴趣。再次讲《龟兔赛跑》时,父母对故事里的每句话中的个别字或词的语气要有所侧重,以次来引到孩子的注意力。如第一句:森林里面有一只兔子和一只乌龟,它们常常在一起。讲完这句后,父母就可去问孩子:有谁住在树林里呀?究竟有几只乌龟和兔子呀?并让孩子边回答边在画面上找一找,数一数。继而,询问孩子——它们为什么常常在—起?对这些问题,孩子也许会给出各种答案,父母不必急于“纠正”并宣布“标准答案”,而是依然继续进行引导,如:“小动物们团结友爱,不打架,是好朋友,你和小朋友是不是要好好玩,向小动物学习呀?”每一页讲完后,父母都可以给幼儿提出一些难度适宜的小问题,这样在听故事的整个过程中,孩子总是在聆听和思考。父母也可以问一些文字中没有而画面上有的东西,如:“小兔喜欢穿什么颜色的服装?森里上有没有漂亮的花草……等等。整个故事都讲完后,父母还可以启发孩子探讨:兔子跑得快,乌龟爬得慢,可最后怎会让乌龟赢了,兔子反而却输了呢?以此,父母寻循循善诱、耐心鼓励并引导——让孩子自己得出——“骄傲就会失败,面对困难不断努力就会取得成功”的结论;这显然远比成人把一个“现成的”、“正确的”结论,灌输给孩子要有意义得多!不是吗?当然,讲完故事之后,父母若能和孩子一起模仿兔跳和乌龟爬,分配角色,边复述边表演故事。表演一遍后,轮换角色,则不仅会让孩子切身体会不同角色的感觉,更有助于孩子对故事所传扬的理念、价值观有更好的记忆和认同。因为,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幼儿阶段,孩子对外界的感知、认识,更多地依靠“感觉”而非“逻辑”。通过这样一个较为“繁复”的讲故事过程中,孩子不仅能记住故事内容,丰富了词汇,发展了注意力调控、记忆、口语表达能力,还锻炼了孩子学会思考、分析;进而培养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更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链接和交流。可谓收获颇丰啊! 年轻的父母们,当你们给在孩子们讲故事的时候;千万可别只顾讲故事,更要学会用问题去引导、启发孩子哦!

回答3:

我听身边的很多父母说,最怕宝宝缠着自己讲故事了。

一是感觉讲故事很乏味、又占时间;二是没什么故事可讲,老故事宝宝早就知道了,再讲一遍没什么意义,新故事宝宝又不爱听,不如不讲。

其实,给宝宝讲故事,是一次很好的亲子交流和家教的机会!

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来拉近和宝宝的距离;通过解答宝宝的问题和给他提问的方式,让孩子的智力、品德都有所提高。

咱们听过千万遍的故事,对宝宝来说,只要讲得生动,分析的角度不同,哪怕再听一次都觉得很新鲜。

假如实在没什么新故事的话,可以看视频,读书,上网搜资料,这些都是找到新故事的好方法。

那么,讲故事有这么多的好处,宝宝从几岁开始听故事合适呢?
一般8个月的宝宝就可以给他讲故事了。虽然这个阶段的宝宝,还不能完全理解故事中的意思,但他能从父母抑扬顿挫的声音里,从父母微笑的面部表情中,感受到爱,然后把一部分词汇储备到大脑。

随着宝宝的年龄增长,他喜欢听一些长故事,可以理解复杂的人物情节。

两岁左右的宝宝喜欢动物和植物的故事,故事要生动,情节不要太曲折。

3-6岁的宝宝有想象力,家长就可以讲内容稍微曲折的故事,人物形象更丰满一些,词汇量要逐步增加。

育儿专家米歇尔.玻芭博士曾说:“喜欢听故事的孩子,会比同龄孩子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在逻辑性方面会远超同龄孩子。”
听故事是宝宝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通过大人的讲述,同时学到知识和建立正确的是非观。

给孩子讲故事,并不是捧书就念那么简单:怎么讲?注意8个事项

01 故事内容要适合宝宝年龄特征、理解水平

许多家长发现给宝宝讲故事,一会儿要听这个,一会儿要听那个,一会儿要玩积木,一会儿又想吃东西......弄得家长无所适从。事实上,并不是宝宝不喜欢听故事,主要是因为宝宝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对我们讲的故事内容一知半解。

家长应从宝宝熟悉的动物开始,辅以夸张的语气、动作、表情等,来吸引宝宝注意。如讲《狼和小羊》,可以赋予多种声音和表情变化,连续给宝宝讲三四遍,慢慢让宝宝加深理解。

另外,还要有针对性的给宝宝讲故事。

家长对胆小的宝宝,多讲些勇敢者战胜困难的故事;对自私的宝宝,多讲些热心人无私帮助别人的故事,家长可根据宝宝的个性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02 讲述方式要富于变化,语言生动

试想一下,有人给你呆板的念书,你爱听吗?

小宝宝们也是如此,如果敷衍他,只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你讲得累,孩子也不爱听。

家长最好在讲的过程中,根据宝宝的喜好,用宝宝喜欢的语气和简短生活化的语气讲述,宝宝肯定听得入迷,还会不断提问题,效果非常好。

运用故事加强对宝宝的思想教育,比空洞的说教更易于让宝宝理解和接受。

比如可以通过讲述《大公鸡和漏嘴巴》,教育宝宝认真吃饭,不撒饭,爱惜粮食。利用《筷子的故事》教育宝宝团结起来力量大,利用《小马过河》教育宝宝动脑筋不怕困难。

对宝宝进行教育,只需利用故事中的一句话、或一个词就行了。比如说:要像小马一样学会自己拿主意,做事情不能像小猫钓鱼一样三心二意。

03 让宝宝编故事

故事不能只有爸爸或妈妈来讲,要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宝宝练习编故事。

在晚饭后或者临睡前让宝宝自由讲故事,父母就会惊讶于宝宝的语言天赋,宝宝的语言连贯流畅,语气绘声绘色,对一些故事中的形容词、成语,用得非常准确。

还可以让宝宝复述故事,让他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这对宝宝的语言记忆、思考逻辑、想象的能力都是最好的锻炼。

04 经典童话有选择读给宝宝听

在很多童话中,还会出现欺骗、贪婪、投机取巧等不良社会现象。

对于小宝宝来说,是非观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还无法分清童话与现实之间的差别,这些不良描述,影响宝宝身心的发展。

经典童话可以有选择地读,可以给宝宝读一些精彩片段。

比如《海的女儿》里面,大海场景描述得非常优美,在临睡前读给宝宝听,可以用来催眠,同时这些内容,也有助于宝宝了解海底世界,调动宝宝的好奇心,为将来探索新事物埋下伏笔。

读完一个童话故事后,家长可以适时进行讨论,或讲自己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逐渐让宝宝学会分辨是非与善恶。

05 选择适合的时间给宝宝讲睡前故事

很多父母都有给宝宝讲睡前故事的习惯,但可能因为工作或是其它方面原因,随意性很大,这样不好。最好还是固定时间,养成一定的规律。

我们可以充分考虑宝宝的作息时间和精力,科学安排。

比如可定在每天晚上9:00-10:00这个时段来给宝宝讲故事,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让宝宝养成早睡的习惯,二是能让宝宝每天在温馨的故事中安然入睡。

有的家长可能时间不是很宽裕,但每周至少也要保证3-4次,这样效果会好些。

06 掌握适合的技巧,给宝宝讲睡前故事

选择好故事书、做好讲故事前的准备工作,也是有技巧的。

很多家长常说自己给宝宝讲故事时,宝宝越听越兴奋,很晚也不想入睡,这就是没有注意故事的选择。

我们在选择睡前故事时要注意,选一些情绪舒缓的、故事冲突不大的故事,这有利于宝宝入睡。

父母讲故事要有感情,声音要有抑扬顿挫的感觉,让孩子融进故事情境里;父母还要有耐心和耐心,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对故事适当改编,不要干巴巴地照本宣科,让宝宝产生厌倦心理。

当然,如果宝宝特别喜欢听某一个故事,父母也可以有意重复,耐心启发,最好做到宝宝自己能够复述,这样能让宝宝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07 讲故事要渲染氛围

家长可以想一想,在乏味的例会上,是不是无精打采,沉沉欲睡呢?

所以在讲故事时,要调动宝宝的耳朵、大脑、眼睛、鼻子、甚至双手。

我们可以把环境营造出温馨有序,把灯光调柔和,把宝宝搂在怀里讲故事,同时选一些鲜艳的、图文并茂的绘本,来增加宝宝的吸引力。

最重要的是,讲故事时语调要缓慢动情,给孩子反应的时间,将其带入故事的情节中。这样讲故事,任何孩子都愿意听。

08 有的家长问,给孩子讲故事,什么时间讲最好呢?以下,这些时间都合适

◆ 睡觉之前(包括午睡)

◆ 累了躺在床上无所事事时

◆ 孩子早上刚醒来,还乖乖躺在床上时

◆ 用奶瓶喝牛奶的时间

◆ 用奶瓶喝水的时间

◆ 宝宝生病的时候

◆ 和宝宝在旅游的路上、在公园的草地上......

这些时机每天都会在生活中出现,而且通常这时,孩子都渴望和爸爸妈妈做点什么,是很好的听故事时间哦!

所以,宝爸宝妈们快快行动起来,给你的小宝贝讲个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