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40岁,人生也已经过半,工作基本已经稳定,和爱人的生活基本不会再引起什么波澜,孩子也已经长大成人。
而这个时候的你,难免会因为生活中太过无聊,而想起了和别人合群的念头。
和同事一起吃饭,逛街,看电影,或者和聊得来的人说一说家长里短,聊一聊某一位同事的风流逸事。
这样的人生,看似好像过得越来越潇洒,但夜深人静的时候,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却总会感到一片空虚。
是的,你合群了,但是你也丢失了自己。
诚然,合群没有好坏之分,但是要看你所合的群,是否是你真正想要的,也要看你所合进的群,是好还是坏。
合进好的圈子,能够鼓舞你,共同进步,而合进坏的圈子,则是拖着你一起沉沦,沉迷于世间的声色犬马。
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组织的合群,自然是好事,但若是遇到一些只知道花天酒地的朋友,那你与他们合群,便只会跌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与其如此,还不如不合群,在一个人的世界里享受狂欢。
合群的人,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好不容易今天下午休息,想安安静静的看个书,刚打开书的第二页,微信上的张姐李姐就一个劲的发来消息,邀你去打麻将。
你说不去吧,又怕得罪了两位,你说去吧,但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假期,就浪费在这么小事身上,简直太可惜了。
不合群的人就没有这种烦恼,不合群的人,拥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由的支配自己的生活,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
将过多的时间用去对付生活中的社交,而不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样的举动往往得不到任何好处。
就算你在酒桌上认识了各位大哥大姐,而那些大哥大姐已经为你铺好了路,若自己真的没有一点能力,又怎么能够闯出一片天地呢?
毕竟,
路,还是要自己一个人走的。别人给你的帮助再多,也只能帮助你锦上添花,而非陪伴你一同披荆斩棘。
没有能力,又怎么能够干好大事业呢?
有很多人觉得,不跟随大众,选择了自己特立独行的道路,会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异类一样,处处受人排挤,遭受别人的白眼。
似乎你不跟随大众便是你的错,众人都在拍你的马屁的同时,你也要必须陪着去附和,否则会被别人当作另类看待。
但其实,
越是被当成另类看待的人,越是能够走出不寻常路的人,越是能够得到旁人得不到的成功。
不合群的人,有的属于自己的方向,他们有着自己的思维,有着不受约束的想法。
他们不会下意识的跟着领导走,更多的时候反而另辟蹊径,不顺从别人的思维独自寻找新的方向,用更新更独特的方法攻破难题,得到各种不同的效果,充满自己的个性,成功也会离自己更近一步。
做一只鸿鹄,就不要妄想和一群安雀在一起生活。在合群的人眼中,遇见不同的问题,或许会有反驳的想法,话到嘴边的时候却变成了,你们商量就好。
一副十分无所谓的态度,一副看上去好像很合群的样子。
久而久之,这就会导致自己形成了一种思维,那就是跟随大众的思维。
大众说好那就好,大众说不好那就不好,丝毫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己的特点,不想逃出舒适圈,不敢有自己独特的意义,甚至连思考都不会。
这也是很多网红店的来源,那些炒得很热的网红店里的食物真的有那么好吃吗,不过是跟随了大众思想而已。
不合群的人,会注重提升自我。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道理:
真正成功的,并不是天天在朋友圈里跳来跳去的人,而是那些长期消失在朋友圈里,突然有一天发了动态便一鸣惊人的人。
那则动态大多数是自己长期努力后得到的结果,也是他们成功的一面。
难道他们的这些成功,是长期聚在朋友圈里得到的吗?
不,不是的。这样的优秀,是他们选择放弃朋友圈里的舒适生活而去换来的。
越优秀的人,越不会强迫自己去合群,去与不喜欢的人虚与委蛇。
勉强去干别人喜欢,自己却不喜欢的事情,既不能够提升自己,也不能够给自己带来快乐。
倒不如多花些心思做自己喜欢的事,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注意到你,被你身上的魅力吸引。
年过四十,真正聪明的活法,是“不合群”。
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不随波逐流,做认为自己有意义的事情,活得高贵而大气,活得自由而潇洒,这才是中年人最好的生活方式。
往后余生,做一个不合群的人,做一个真正独立优秀自己的人。
只有跳出了舒适圈,才能够吸引更多的赞赏与认识,有自己的格局,才能过得优雅大气。
不喜欢的人,不喜欢的圈子,不喜欢做的事情,就别再勉强自己了。
你可以自由的做你自己,不在意旁人的眼光,只要自己开心快乐就好
是的。合群是放低自己去迁就别人,如果要过得舒服,就要不合群。
确实是这样的,因为有时候群体做事情是没有效率的,大多数都是很平庸之辈的集合,所以远离群体,独自优秀地活着。
我认为是这样的,因为一般的人都是特别合群的,而且她们过着平庸的生活,只有真正的学会不合群,我们才能有自己的主见,才能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