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肯定也会有几个追星的朋友,现在的流量明星,小众明星实在是太多太多。在我们国家明星对于普通人来说有一种很奇特的吸引力。对于不混饭圈的人来说,一提起饭圈,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是不是都是各种撕X、控评,路人一旦发表了对其爱豆稍有微词的言论,就会立刻被一群粉丝涌上来“围攻”,类似这种令人厌恶的行为?所谓“饭圈恶臭”的印象,大概也是这么来的。
追星一族的年龄分布也比较宽泛,上到老年人,下到小学生。但是有的人在追星这条路上确实付出了大量金钱和时间。粉丝给爱豆买专辑,愿意买上几十张,几百张,甚至是几千张。而这些最低几十元,最高达至几百元几千元的专辑,累积买下来,其实根本不是一笔小数目。
但对于粉丝来说。花再多钱也没关系,这早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购买。只要偶像能开心,他们买多少都愿意。在这样的消费观念下,有人抓住了这一市场。他们根据粉丝购买专辑的数量进行排名。排名靠前的粉丝,就能获得和偶像见面的机会。而这样的“奖励”机制,让粉丝更加愿意拼命购买。
追星是一个人心理成长过程中的需求和情感宣泄的需要。
大部分人的心态是崇拜,一种喜爱。
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在一段采访中曾经表示过,我们喜欢的偶像是什么样的,是pale、skinny,就是你看见他(她)就会心疼,有一种冲动,我要来保护你。我要为你花钱,要在网上为你战斗,谁也不许说我偶像的坏话,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
在物欲横行的今天,去看看现在的中小学生,在物质上攀比的一抓一大把。中学生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在现在的社会中,小学生至23岁向下的人没偶像不追星,会被别人看不起的。”年纪这么小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是做家长的我们引导错了吗?
还是确实这个社会的主流就是如此。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向往美好的东西这本身是没什么错,但错的是表现形式不对。我们作为个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及个性。
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都好,从小没受什么苦,精神上匮乏,需要给自己找个追求寄托。
为了满足精神上的愉悦,我觉得理智的追星也是可以的,可以让年轻人更加有动力工作。
年轻人追星分几种,有的是喜欢明星,幻想追下去自己有机会最她的恋人,明知道不太现实,可自己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反正只要偶像不结婚,他就觉得自己还有机会,还有一种是把明星当成精神寄托,缓解生活中的不如意,把明星当成理想,算是填补心理的空虚吧。
追求理想中的自己,或者理想中的另一半,在现实世界里TA们追求不到,所以明星光鲜亮丽的表面是TA们的寄托,毕竟理想和现实是无法接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