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的名词解释

2025-02-06 10:09:2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血尿是指离心沉淀尿中每高倍镜视野≥3个红细胞,或非离心尿液超过1个或1小时尿红细胞计数超过10万,或12小时尿沉渣计数超过50万,均示尿液中红细胞异常增多,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症状。原因有泌尿系炎症、结核、结石或肿瘤、外伤、药物等,对机体影响甚为悬殊。轻者仅镜下发现红细胞增多,称为镜下血尿;重者外观呈洗肉水样或含有血凝块,称为肉眼血尿。通常每升尿液中有1mL血液时即肉眼可见,尿呈红色或呈洗肉水样。
发现红色尿后,首先要分清是真性血尿还是假性血尿。有些药物可以引起红色尿,如氨基比林、苯妥英钠、利福平、酚红等;需与真性血尿区别。近年来无明显伴随症状的血尿有增多趋势,大多为肾小球性血尿,已广泛引起重视和进行研究。

回答2:

所谓血尿屏障,指的是在肾小球中存在的一种从血液滤过生成原尿的滤过屏障,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机械屏障,即肾小球滤过膜,由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基膜和肾小囊上皮组成,这是最主要的屏障,能够阻止大分子物质透过。第二部分是电屏障,指的是上述三层结构上都覆盖有一层带负电荷的唾液蛋白,使得带负电荷的物质,比如蛋白质不能通过,而带正电荷的物质能够顺利通过,起到选择性阻挡的作用。这两部分共同构成血尿屏障,起到排泄代谢废物,保留有用物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