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加强与相关学科的渗透:
一、以文证史 深化历史认识
“文史相通”一直是人们的共识,历史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人教版必修Ⅲ第二单元第2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介绍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可以说是一部简明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我们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如果能引用语文课本上的相关课文,就能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这些文学成就及不同时期文学特色的理解和掌握。另外古人经常用诗文来吟咏王朝兴替、世事变迁,反映当时的社会现象,如“诗圣”杜甫的诗因生动准确地反映一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被称为“诗史”;《红楼梦》通过描写封建贵族家庭贾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真实。为此一些史学家提倡以诗文来证史。所以我们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应结合学生比较熟悉的诗文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诗经》中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显示了西周奴隶制国家的强盛和周天子的无上威权,是对西周奴隶制的绝好写照;杜牧的《阿房宫赋》和贾谊的《过秦论》反映了秦朝建立后,统治异常残暴;杜牧《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反映了南朝时佛教的空前盛行,等等。加强文史知识间的渗透,使材料来源更加广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对历史事实的感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政史结合 培养历史思维
历史学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门科学。《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要求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中学历史知识中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蕴含了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正确引导学生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历史现象,可以使学生更准确、完整地把握历史的全貌和内在联系。因此历史教学必须加强与政治学科,尤其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渗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汲取历史智慧,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历史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例如:我们在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时就运用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我们在分析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时就要用到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理论。所以在分析具体的历史现象时,要站在理论的高度,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来分析,这样才有利于把握问题的实质,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亮陵生的历史思维。
三、地史并呈 构建历史时空
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敬段戚同它周围的地理环境相联系的,我们要完整地理解历史,就要了解人类活动所依赖的地理环境。例如,我们在学习“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时,希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地燃拆理环境对希腊的民主政治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另外要掌握各个朝代疆域的变化、国家及主要城市的分布、战争形势及进军路线、大运河的开凿、丝绸之路和新航路的开辟、经济重心的南移等等,都需要联系到地理知识,这样历史教学就与地理教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地理学科中的一些知识和能力必然会渗透到历史课教学中来。在进行历史教学时要注意联系有关的地理知识来分析历史现象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如:学习中国近代史,《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有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天津条约》增开营口、九江、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马关条约》规定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如果学生能利用地理所学的知识,就知道此时列强的侵略势力,从中国东南沿海扩张到沿海各省,从沿海到长江中下游直至内地,步步深入,中国的民族危机逐步加深。所以我们要加强史地知识间的渗透,历史课本中有许许多多的地图,平时我们在上课时可加以利用,运用历史地理观念进行课堂教学有利于促使学生形成准确的时空观念,增强感性认识,加深理解和记忆,加强横向联系,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归纳概括能力。
四、多科融合 提高历史兴趣
在历史人教版必修Ⅲ课本中,专门有“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等内容,其中包含科技(数学、物理、生物、天文、医学、农学、建筑等)、戏曲、书画、美术、音乐、影视艺术等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联系相关的学科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热爱科学,为科学、真理和正义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总之,我们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时,要发挥历史学科的特点,加强相关学科知识的引入和渗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切实搞好新课程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历史教学中加强与相关学科的渗透,已成为历史教学的当务之急。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加强与相关学科的渗透呢?笔者的作法是:
一、与政治学科渗透,提高学生理论水平
与政治学科进野兄贺行渗透,是历史的使命,也是对政治学科的有益补充。同时,历史学科又是理论性很强的人文学科,没有理论,不成史学。正因如此,在分析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时,特别要注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如果运用恰当,既提高了学生分析历史的能力,又能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如在讲述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一节时,笔者先运用唯物主义内因外因关系的原理分析欧洲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使学生明确中国的三大发明是欧洲资本主义产生的外因,对资本主义的兴起不起决定作用,只是一个重要条件;而欧洲各国经济的发展,即生产力的发展,引起商品经济的繁荣才是内因,它对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决定的作用。然后又运用政治学科经济常识中的商品、货币、资本的理论,分析资本主义产生的特点,即货币是如何转化为资本的。通过运用政治学科中的相关原理去分析认识历史,既提高了学生运用理论的水平,又提高了对历史的分析能力,使政治与历史有机地结合起来,还简化了教材的知识结构,真是一举多得。又如在讲述英法资产阶级颂派革命时,引导学生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分析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的具体原因,使学生明确了两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都是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因而两国革命的发生不可避免。就这样,既使学生复习了政治科的原理,高屋建瓴地把握了教材,又解决了学生史论不能结合的难题。依此方法,再让学生分析我国春秋奴隶社会的瓦解过程,学生很快就能运用该原理,得出正确结论。象这样,运用政治科原理解决历史教材问题,每章节都有,不一而足。
二、与语文学科渗透,提高 历史学科能力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由于历史绝大部分均是由语言文字描述的,这就决定了学习历史必须要有对语言文字进行阅读、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而这些能力实质源于语文学科。近年的高考试题中,与语文学科的能力渗透有不断上升之势。材料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等,没有一样不借助于语文知识,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加强与语文学科的渗透尤为重要。笔者的做法是:首先,了解语文教材课文,尽可能把历史知识与语文教材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好语文教材。如在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时,与语文课本中的《过秦论》联系 起来尘余,让学生回忆语文中的观点,再用历史史实来判断,辨别其观点的正误。这样,苏洵的观点正确与否不言自明,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又如,在讲楚汉战争时,让学生与语文课中的《鸿门宴》相联系,既复习了语文,又为项羽失败,刘邦获胜找到了历史的佐证。其次,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多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用语文课中分析现代文的办法分析整理教材,从找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到段落大意,再分析概括这个子目的中心思想。在此基础上,分析该子目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要求语言精炼,逻辑严谨,以此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这样,在提高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同时又升华了语文能力。
三、与地理学科渗透,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和人文意识
自然地理和行政区划是学习历史的基础,它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科学的空间概念。列宁曾说过,“地理环境的特性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决定着经济关系及随在经济关系后面的其它社会关系的发展。”由此可见,地理学科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在历史教学中,笔者尽可能利用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来帮助他们分析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在分析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点时,指出他们的出现都与大河流有关,因为罗尼河、印度河、两河流域、黄河等流经的地方其气候、土壤、动植物的生长均有利于原始社会时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在讲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时,引导学生分析江南的气温、降水、土壤等自然因素,使学生明白这些均比北方优越,利于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长,从而更全面掌握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在讲郑和下西洋这一伟大历史壮举时,笔者先介绍了郑和船队的基本情况,然后告诉学生,郑和的船队一般都在冬季出发至南洋各国,第二年夏季又从南洋各国返回。这是什么原因呢?通过引导学生回忆高中地理中关于季节和洋流的知识,学生很快就发现郑和船队选择了正确的季节,利用风力和洋流系统,顺风顺水,省时省力的道理,从地理的角度证明了郑和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航海家。在讲清初农业的发展时,笔者有意识地告诉学生,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此时洞庭湖地区、江汉平原涝灾严重,一般年份受灾面积在千万亩以上。然后指导学生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通过分析,学生认识到:清初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导致人与山、湖争地,盲目移民垦荒,围湖造田,破坏了生态,降低了湖泊的调洪蓄水能力。因此,在发展经济时,应注意调节人口、保护环境,这样也就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意识。另外,历史教材中的地图、地名特别多,运用好这些地图,便于学生形成空间概念,加强对历史的学习。如在讲奴隶社会的瓦解时,笔者让学生认真观察《春秋列国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这两幅图对比有哪些重大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通过比较发现,春秋时期的晋国,在战国时被赵、魏、韩三国取代,说明社会经历着剧变,新兴地主阶级纷纷崛起,夺取了政权。北方出现了长城,反映出北方少数民族开始强大,南下搔扰中原,导致民族关系紧张。各国出现了不少新兴城市和一些著名的水利工程,说明了当时封建经济发展起来,等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又提高了历史的分析能力。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应树立大文科意识,在搞好本科的同时,尽可能向其它学科渗透、辐射。这既是适应高考改革的需要,也是时代对人才结构调整的需要,更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