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确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不过历代的小说、演义,都似乎有意无意的对诸葛亮的事迹和本领进行的捏造和神化。
1.从事迹来看,《三国演义》对诸葛亮和关羽两位仁兄的事迹编撰是最多的。
举些很简单的例子,看过《三国志》和《资治通鉴》的朋友都应该知道,火烧博望坡是刘备使的计,实际没诸葛亮什么事;借东风,地球人都知道是假的;空城计?三国有正史记载的空城计是曹操大哥对吕布使滴!10万大军不敢进一小城?太假了吧~;骂死王朗??晕,正史明明记载王朗兄是老死滴!!…………可以反驳《三国演义》对诸葛神仙的虚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鲁迅先生对诸葛亮有句很经典的评价--“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先汗一下,仔细想想,的确有点啊,羽扇一扇,计上心头,也太神了吧~~
2.从治军和智谋来看
《三国演义》一直对诸葛亮的聪明和智谋大加神化。
首先我们来看看《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先生对诸葛亮的评价----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首先,陈寿对诸葛亮的政治才能表示了很大的肯定,但却对诸葛亮指挥军事不懂临机应变提出了批评。《三国志》、《资治通鉴》等正史,对诸葛亮的治军手段的,无论从布阵、扎营,还是行军、调度,都是肯定的。但是却鲜有对诸葛亮的奇谋和奇兵有记载。
历代军事家对诸葛亮的治军都有所研究,但大多都称“诸葛用兵,但见其正,不见其奇”,“步步为营,不擅用险”。甚至戏文都有“诸葛一生不弄险”的说法。
虽然《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智谋,善用奇兵大加渲染,但我们很奇怪--三国时期的陈寿、南北朝的裴松之,以及北宋的司马光怎么都不知道诸葛亮的这些事迹,而偏偏过了千年之后的明朝罗贯中却对诸葛亮的这么的了解呢??!!
3.从《隆中对》来看
对于诸葛亮的《隆中对》和三分天下,三国迷是很追捧的,认为该文章对诸葛亮的战略眼光和聪明才智的表现是淋漓尽致的。
实际上,在《隆中对》之前就有程昱给曹操对荆州重要性的分析,以及周瑜的二分天下,先荆、后益之计。而且在诸葛之前,还有鲁肃对孙权,毛玠对曹操,沮授对袁绍,提出类似的战略分析。所以说,“三分天下之计”根本就不是什么稀罕事。
再者,诸葛亮《隆中对》本身就是有很大缺陷的。一是“联吴”和“据荆”的矛盾,二是怎样取得荆州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荆州本身就是孙吴朝思暮想的口中肉。想占了荆州再和孙吴同盟,怎么净想好事呢?
第二个问题,诸葛亮这篇《隆中对》如果是献给刘表的还情有可原。刘备当时只有小小一个新野、万把人,他怎样才能拿到几十万雄兵的荆州?诸葛亮再聪明,也不是邪教妖人,他不会知道刘表什么时候死,不会知道曹操什么时候南下,更不会知道刘琮那么简单就投降。没有这第一步的实行方法,《隆中对》就是一纸空文,它也许仍旧是很好的战略方针,但是大而无用。
所以,《隆中对》的基本策略,其实刘备早就明白。对于刘备在隆中对诸葛亮的赞扬,只不过是极度缺乏人才的刘备,遇到了思路和自己一样的诸葛亮,特别高兴而已。
正史上,诸葛亮归了刘备以后,并没有立刻被重用,只是搞些内务和外交而已。被聘为“军师”,纯属虚构,汉朝本就没有什么军师的职务。就连诸葛亮的“第一战”--火烧博望坡及其后的火烧新野,实际上也完全是刘备的计谋!!
4.从诸葛亮前期军旅生涯来看
本人将刘备在世期,定名为诸葛亮的前期军旅生涯。此期间诸葛最大的特点是,不被重用!!
正史中,诸葛亮第一次带兵上阵,是在刘备攻打四川的时候,兵困葭萌,庞统战死,没有办法,才召“(诸葛)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四川平定,“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诸葛)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这时的诸葛仍然是文职人员。说诸葛亮用兵如神,起码在刘备生前是看不到的——刘备很少让诸葛亮带兵,并且,似乎也不是很信任他。
熟知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刘备手下有3大集团--
原从(原来就跟从)集团:代表人物是关羽、张飞、赵云、黄忠、糜竺、孙乾、简雍、魏延(魏延不是降将,顺带澄清一下)
荆州集团:代表人物是庞统、诸葛亮、马良
四川集团:代表人物是法正、黄权、刘巴、李严
在其中,刘备最信任原从集团(都是老哥儿们嘛,可以理解),第二是四川集团,对于荆州集团就要差很多——尤其在老兄弟关羽死在荆州以后。后来法正成为刘备手下第一大红人,“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他爱报私怨,有人劝诸葛亮向刘备进言,管管法正,诸葛亮却不敢,回答说:“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诸葛亮当时的地位并不是刘备下面的第一把交椅。当时的法正、孙乾、糜竺、简雍等人,地位都在诸葛之上!!
公元222年,刘备东征,被陆逊在夷陵打得大败,凄凄惨惨逃回白帝城。当他东进前,无数大臣都上表劝阻,只有一向主张孙刘联合的诸葛亮一言不发。有人认为,诸葛亮是同意刘备这次冒险举动的,也有人认为,诸葛亮明知道说了也没用,就来个闷声大发财。等到刘备败回,诸葛亮才仰天长叹:“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可见,其实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并不象演义中说的那么重要,所谓“如鱼得水”,只是刘备笼络臣下的一句门面话而已。
5.从刘备“托孤”来看
很多人认为,刘备“托孤”诸葛一事,是因为刘备对诸葛的才能和信任的肯定。事实是这样么?
首先我们来看刘备死时,3大集团的状况。
原从集团:关羽于219年兵败被孙权擒斩,张飞在221年被部将张达、范强所杀,麋竺因为兄弟麋芳投降东吴而“惭恚发病”死去,孙乾在刘备入蜀后不久就死去了,简雍卒年,史所不载,但也没有他在刘禅朝廷中的任何事迹,估计死在刘备之先。原从集团所剩到诸葛亮时代的,大概只有资格较嫩的赵云和魏延了
四川集团:法正死于220年,黄权在刘备大败夷陵后,被迫北降曹魏,许靖和刘巴都死于222年。有分量的只剩下一个生在南阳,但于川中归备的李严
这也就是说,刘备死于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禅即位,改年号为建兴,当此时也,原从集团已经没落,四川集团有权有势的也只剩下一个李严。所以,刘备能倚重的只有,确切的说只剩下诸葛亮和李严二人。
6.从诸葛亮、李严争权来看
刘备遗言“托孤于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副”、“(李)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实际上让诸葛亮负责民政,而让李严负责军事。“建兴元年,封(诸葛)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诸葛)亮。”至于诸葛亮军政大权一把抓,那又是以后的事情了。
李严又名李平,刘备病亡后,李严为辅政大臣,后又屡次升迁,名爵亚于诸葛亮。但是,在刘禅登基以后,李严的官爵虽然上升,却逐渐丧失第一军事首脑的实际地位。先是诸葛亮亲自统兵南征,根本架空他那个军事统帅,继而李严从永安移屯江州,再以抵御曹真南侵之名兵赴汉中,日益接近诸葛亮控制的中枢政权。等到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更干脆夺其兵柄,只让他押运粮草。
关于李严之被贬,史书上说:“(建兴)九年春,亮军祁山,平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藩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平闻军退,乃更阳惊,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又表后主,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平违错章灼……乃废平为民,徙梓潼郡。”乍一看,李严(平)确是罪有应得,粮草押不到前线也就算了,干嘛要骗人呢?干嘛要献谗言召诸葛亮回兵呢?但仔细想想,却感觉疑点甚多——李严何如人也?以一蜀中降将而为刘备重用,使为托孤重臣,诸葛亮也说他“部分如流,趋舍罔滞”,不管其人心术如何,起码才能出众,非庸懦颟顸之辈。这样一个人,怎么会耍出如此拙劣的把戏来呢?正当诸葛亮秉政,后主尸位之际,而能不顾自己亲笔书信还攥在别人手里,就两面大编瞎话,这种所谓“阴谋”,白痴也不会相信!
总之,李严的政治生涯结束了,诸葛亮变成了蜀汉第一重臣,往好了比是霍光,往坏了比是吕不韦(其实也算不错,没拿他比曹操、王莽,因为他终究有擅权之势,没有逼宫之实)。李严品德不好,也许诸葛亮干掉他是正义之举,但使用那种阴谋诡计,终非君子之所为——我们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政治上,本就没有十足的君子,否则肯定活不下去,千万别把诸葛亮当圣人。圣人只有孔子,所以那老家伙根本无法施展他的政治抱负。
继续,随着诸葛亮的权力稳固,原从集团和四川集团彻底退居二线,荆州帮权倾朝野。总有人赞扬诸葛亮用人唯贤,那么就让咱们先来看看那些“贤”的出身吧——诸葛亮所亲近并一手扶植起来的年轻一代,不外乎继其执政的蒋琬、费祎、姜维,亲如父子的马谡,临终托付以后事的杨仪,以及《出师表》推荐于后主的董允、郭攸之、向宠等。这些人,除姜维是关西降将外,蒋琬零陵人,费祎江夏人,马谡、杨仪、向宠襄阳人,董允、郭攸之南郡人——而零陵、江夏、襄阳、南郡,在汉末同隶属于荆州刺史部,也即他们全都是荆州人,诸葛亮的老乡。原从集团不说了,四川集团名臣济济,又在本乡本土,要说他们的子弟毫无可用者,只好从已经被孙权占领了家乡的荆州人里头挑英才,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因此,诸葛亮之用人,并非或者起码并非全部的唯才唯贤,而是以集团利益为其基础的。他的政治斗争能力一流,是勿庸置疑的。
7.从诸葛南征来看
后主建兴三年春(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征,据说因为运用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策略,“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资治通鉴》还说:“终亮之世,夷不复反”。这历来都被作为诸葛亮治政和用兵高明的一大佐证。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要知道,中国古代的史书,虽然大多数作者的治史态度都比较端正,不会瞎加篡改,但是“华夷之别”的封建观念都是很浓厚的。他们根本不把少数民族当人看,觉得中央政权不把他们屠杀干净,就已经很算是善政了。因此,对于诸葛亮征南中,有过多的溢美之词,是可以肯定的。
南中地区,生产力低下,而诸葛亮才平定它,就“军资所出,国以富饶”,究竟有没有搜刮之实呢?而且夷人真的“不复反”吗?《三国志》记载名臣李恢的事迹:“后军还,南夷复叛,杀害守将。(李)恢身往扑讨,锄尽恶类,徙其豪帅于成都,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于时费用不乏。”这肯定是有大肆搜刮的就不用说啦,查李恢卒于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而诸葛亮则死于建兴十二年,所以这次叛乱,应该是在诸葛亮生前发生的。
还有张嶷的事迹中也提到:“初,越巂郡自丞相亮讨高定之后,叟夷数反,杀太守龚禄、焦璜……”以上两证,可以说明,所谓“夷不复反”,完全是虚构的。至于“七擒七纵”,呵呵~~别太当真~
8.从诸葛北伐来看
诸葛北伐一直存在2个问题。其一,为什么要仓促北伐。其二,战争的主动权在诸葛手中么?
我们先看演义。演义上所谓的“六出祁山”及其过程,十成里有九成是虚构的。实际从建兴六年到十二年,短短七年间,诸葛亮四次亲统大军北伐。
第一次确实出的祁山,因为被张郃击破街亭,“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当年冬天,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诸葛)亮粮尽而还”,“魏将王双率骑追(诸葛)亮,(诸葛)亮与战,破之,斩(王)双”。第二年,遣陈式偏师攻武都、阴平,郭淮来拒,“(诸葛)亮自出至建威,(郭)淮退还,遂平二郡”,属于策应进兵,不计在内。建兴八年,魏遣曹真等攻汉中,“(诸葛)亮待之于城固、赤阪,大雨道绝,(曹)真等皆还”,属于防御战,而且接触规模很小,也不能算。建兴九年,诸葛亮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兵,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算是撤退时候最辉煌的胜利了。最后是建兴十二年春,诸葛亮出斜谷,与司马懿对峙于渭水南岸,最终病死五丈原。
史书上就是这样记载诸葛亮北伐的,他屡屡进兵,不仅未能成功,甚至可以说寸土未得。说诸葛亮是大军事家——完全没有成功的例证,怎么证明他军事能力强?何况仔细分析他的用兵,平庸之处,每每毕见。台湾军事史家李震先生说得好:“观诸葛亮用兵,在战略上均只见其正,不见其奇,则无可辩护者,至于演义小说谓诸葛用兵神奇莫测者,乃无根之言耳。”
就以第一次北伐为例。此次北伐,可以说是时机选择得最好的,曹魏以为刘备完蛋以后,蜀中就无人了,根本没有防备,结果被一棒子打懵。诸葛亮“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诸葛)亮身率诸军攻祁山……南安、天水、安定叛魏应(诸葛)亮,关中响震”,形势一派大好。因此后人评价说,“若(诸葛)亮速进,则三郡非中国之所有也”。可惜,诸葛亮“徐行不进,既而官兵上陇,三郡复,(诸葛)亮无尺寸之功”。诸葛亮行军力求其稳,不肯疾趋,昔曹操“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遂于当阳长坂大败刘备,利有必趋者也;而亮计不及此,死抱住“必蹶上将军”的古训,其与赵括相差几希?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诸葛亮治蜀,不能富国而妄求强兵,其何异于缘木求鱼?况其用兵又实在平庸。南宋陈亮等书生称“孔明以步卒十余万,西行千里,行行然,求与之战,而仲达以劲骑三十万仅能自守,来不敢敌,去不敢追,彼岂孔明敌哉”,认为蜀军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这是诸葛亮善兵的明证。其实战争的成败要依据战略目标是否达成来作判断,诸葛亮的目标是西据陇右,进图中原,他达到目的了吗?他能算掌握了主动吗?一出祁山,张郃直击其必救——街亭,大破马谡,他前功尽弃;二出祁山,曹真料其必出陈仓,使郝昭守之,以逸待劳,又大挫诸葛亮的锋锐;三出、四出,司马懿以坚守之策,教其粮尽自退。
由始至终,诸葛亮竭尽心力,却寸步难行;魏劳战之卒少,却收防御战之全功。实际上战争的主动权一直掌握在魏军手里,是以蜀因战益弱,魏被兵不伤,终于有二士灭蜀之役。因此,魏人称“(诸葛)亮粮尽势穷,忧恚呕血,一夕烧营遁走,入谷,道发病卒”,虽语带讥讽,细思却也不无道理。
9。从三国人口来看
据钱穆《国史大纲》:“蜀亡时,户,280,000,口,940,000。内带甲将士102,000,占全数九之一。吴亡时,户,530,000,口,2,300,000。内兵230,000,占全数十之一,吏32,000,后宫5,000。魏,平蜀时,户,663,423,口,4,432,881。三国合计约得,户,1,473,423,口,7,672,881。”
当时,蜀人口94万,兵10万。吴人口230万,兵23万。魏人口443万。怎么看,蜀也不具有并吞天下的能力和兵力。所以说,蜀自保尚有难度,北伐,无疑于鸡蛋碰石头。
有人说,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嗯,不过,这个石头也太硬了点。
还有人说,刘邦不也是从汉中,度陈仓起家的么。的确不错,但说这话的兄弟忘了,当时虽明为楚汉,实际上,项羽也只是个盟主而已,并没有真正的统一所谓的“楚国”。所以楚汉之争,实际上和战国的“合纵”没什么区别。
诸葛亮北伐这个举动,实际上也是对自己《隆中对》的否定。《隆中对》里诸葛对北伐的前提要求是:遣一上将军从荆州出,同时西遣一军,北略凉、雍,以作策应,方可成事。结果在失去荆州后,诸葛武断的西出祁山,经过一个月的蜀道行进后到达,在魏军已做好准备的情况下,不断的对荒芜的凉州发动进攻。从诸葛北伐来看,除了从凉州绑架了几万人口回来后,也就得了一姜维。军事上,除了不断自我消耗外,无尺寸之功!!
史学界有一个观点。认为诸葛之所以不断北伐,是为了和李严争夺并保有军事领导权。这个观点,个人是比较赞成的。其后,诸葛的弟子姜维为了不被削军权,常年领兵在外屯田,数年不上朝就是个例子。
10.从用人来看
刘备时期,蜀汉可谓人才济济,但到了诸葛、姜维时期,却变的“蜀中更无人,廖化作先锋”。
首先,原大将赵云不被重用是人皆所知的。所用马谡更是妇孺皆知!!街亭那么重用的战略地位,不让经验丰富的赵云、魏延去守,却启用一个没领过兵,当参谋的马谡。不能不说诸葛用人很用问题!
魏延就不多说,比窦娥还怨。
李严也好不到那里,被夺了兵权,从蜀汉第2号人物,做自由落体运动,直线变为庶民~~诸葛死后,李严因为冤屈无法洗清,含恨自杀。
再来看看诸葛用的炮灰--杨仪
杨仪,此君纯属文职,没领过军,和魏延矛盾很大。诸葛明知这些,却重用杨仪,排斥魏延。并在死后将军权交给杨仪,领军南归。另不满的魏延和杨仪为争军权大起冲突。直接导致蜀汉后期第一大将魏延屈死!!
这边杨仪除了魏延,乐呵呵的,自以为功勋至大,当代诸葛亮秉持朝政。结果诸葛亮“遗意在蒋琬。杨仪回都,拜为中军师,并无实际统领,但止从容无事而已。杨仪深深不忿,常发怨言,后军师费祎以其言密奏后主。杨仪被废为庶民,徙汉嘉郡。杨仪至徙处,又上书诽谤,辞指激切,朝廷于下郡收押杨仪。结果杨仪自杀,妻子还蜀”
在从举贤来看。魏的荀彧一人便引进荀攸、钟繇、陈群、戏志才、郭嘉、严象、韦康、郗虑、华歆、王朗、荀悦、杜袭、辛毗、赵俨及司马懿诸多人才。孙吴有张昭、张弦、周瑜、鲁肃及诸葛瑾,也是互相提携,私人引进而来(周瑜介绍鲁肃,邓当介绍吕蒙);刘备更是喜欢结交豪侠,蜀汉可说是几乎是环绕着刘备个人为中心而组织的团体。
以交往而言,似乎诸葛亮未能引进亲朋好友,徐庶、石广元及孟公威均仕宦于魏,崔州平也未能封侯拜将,石韬、虚建及司马徽亦未得显要。归纳诸葛亮的用人方向,虽得清高不党之举,但会不会同时也漏失发崛涓滴砂壤的机会,居然不用昔日青青子衿。对时人来说,认识荀彧,还能在曹操集团谋得一官半职;结交周瑜,鲁肃被孙权所重用;反而交游诸葛亮,却不被刘备所用,布衣如故。所谓日后被诸葛亮所重用的荆州集团,里面却没有半个人来自诸葛亮躬耕时结交的同窗好友。
11.从兄弟各侍其主来看
这是诸葛亮身上最大的谜团。
当年诸葛珪早死,其子诸葛亮投靠从父诸葛玄,但诸葛玄打算赴任于豫章郡为太守,就任的同行之人还有诸葛亮之弟诸葛均及诸葛亮的二个姊姊,除了诸葛瑾外。诸葛亮与其兄诸葛瑾伯仲之间,为何诸葛瑾得以单身奉养继母远避江东,然后虽被推荐而仕事于孙权,业已荣华富贵,却不顾手足之情。诸葛瑾当初丢弃四位兄弟姊妹的生死不顾,事后生活安稳又不回头寻找,诸葛瑾会不会有遗弃的嫌疑,这不得而知。对诸葛亮而言,这其中的诸葛兄弟相互关系之微妙,耐人寻味。
同时在徐州还有个从弟诸葛诞,在魏国享有盛名,诸葛昆仲之中,诸葛亮、诸葛瑾及诸葛诞在《世说新语.品藻》有:「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的评价。但诸葛诞从年轻时已担任尚书郎及吏部郎,往来皆俊士名流,当时齐名同称有「四聪」及「八达」之称,还惊动魏明帝下令免官,但是后来又复职出仕,「为御史中丞尚书,出为扬州刺史,加昭武将军。」从经历及住来而言,这诸葛诞的身分背景就不会是凡夫俗子,而是名门世家。诸葛亮自幼孤弱,若有此富贵之远房亲戚,却不就近依求从弟诸葛诞,反随从父诸葛玄远走他乡,诸葛家之间是否有不为人知的矛盾,费人疑猜。
「家兄江东闻,从弟中原达」,但诸葛亮却躬耕陇亩,「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纵观三国,能够同时在魏、蜀、吴三国掌权的唯有诸葛一家。
诸葛亮在蜀国任丞相;
其兄诸葛瑾在吴国受重用,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更是风光,直接把吴国皇帝架空,成为一时的吴国“太上皇”
其从弟诸葛诞也不是等闲之辈,任魏国征东大将军。后居扬州造反,被司马昭击破,灭族。
都是一家人,为什么各奉其主呢?真是一个迷。想一想,如果当时诸葛氏动了歪脑筋,加上机会把握好,天下就不姓司马,就得改姓诸葛了~~
12.蜀汉不设史官之谜
在中国秦汉魏晋各代中,只有蜀汉没有设立记载历史的史官。蜀汉为什么不设立史官,一直是千古之谜。
蜀汉不设立史,其历史就只能靠他国记载和口头流传,真实性和详实度就大打折扣。
蜀汉为什么不设立史官来记载历史呢?难道是某个握有大权的人(刘禅?诸葛?!)做了见不得光的事,不敢让历史来记录,不敢让后人来评价??这一点,我们是不可能知道了,只能去臆想了。
总之,蜀汉没有设立史官。
三国归晋后,陈寿着手撰写《三国志》。结果,身为蜀国人的陈寿写好了《魏书》《吴书》,却不知道怎么写《蜀书》。因为蜀汉留下的资料实在太少,陈寿只能靠魏吴两国史官的记载和蜀汉百姓口头流传的事迹来撰写《蜀书》。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三国志》中,《蜀书》最简短,最简陋的原因所在。
13.诸葛称“孤”之谜
对古文有所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在古语中,只有帝王才可自称“孤”,即使位极人臣,也是不可善用此称呼的。但,我们的诸葛先生却称“孤”了。
在三国,只有2个人在没有封王的情况下称过“孤”,这两个人是---曹操、诸葛亮
曹操自不用说,自比周文王,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3分据其2,已然是帝王之尊了。所以曹操称“孤”是理所当然之事。
但,诸葛以丞相之职,托孤之名,僭越称“孤”,实属对蜀汉先主、后主的不敬,亦有擅权自大之嫌。
要知道,虎踞江东,雄霸一方的孙权在被曹丕封为“吴王”之前,也未敢僭越称“孤”。
还有,夺取曹魏天下的司马懿、司马师终其一生,也未曾称“孤”。司马昭在封“晋王”以后,方才称“孤”!
这么看来,诸葛亮称“孤”,怎么看都有些问题了。
与此同时,魏国史官记载称‘诸葛专权篡国’。魏国史官这样写,也许是出于敌意,有意丑化诸葛亮。但诸葛亮在蜀国大权在握,是否是一人之下不知道,但万万人之上是可以肯定的了。再联想到蜀汉不设史官,难道症结在此?!
有人说,诸葛之所以称“孤”。是因为刘备托孤诸葛,让刘禅兄弟以父亲般侍奉诸葛之故,诸葛才称的“孤”。但有个问题,这时候,刘禅只是个17岁的小p孩,根本不懂什么朝纲礼仪,更不会对诸葛亮说“诸葛老爸,麻烦你称孤吧”。所以,诸葛称“孤”,即使不是“自愿”称的,也是被他人上奏章“逼请”诸葛称“孤”的
刘备托孤诸葛。并不是让诸葛亮代刘禅行政事。而是要诸葛帮助教导刘禅成为一个有能力的贤明君主。结果,诸葛把刘禅整个教导成一“汉献帝”。正史似乎没见刘禅做过什么事。诸葛活着时,军政皆在诸葛。诸葛死后,又指定蒋、费2人行大权。政治、军师、经济、民生,都没刘禅什么事,终日无所事事,刘禅又怎能不宠信黄皓等宦官呢??
其实刘禅挺冤。到底是“扶不起的阿斗”呢?还是没有实权、压根没人扶的阿斗?!
14。写在最后的
综上所述,诸葛亮既不是很伟大的政治家,也不是很了不起的大军事家。从政治上,诸葛不及曹操对中国休养生息、发展工农业之贡献;军事上,尚不及司马昭并蜀代魏。在当时代,他也许是比较杰出的一个人物,但是某某家某某家的帽子真要给他戴的话,大概只有“发明家”三个字勉强安得上。(木牛流马啥东西不知道,不过诸葛弩确实是了不起的武器,杀伤力极强)诸葛亮的形象演变和关羽很相象,都是作为统治阶级宣扬忠臣孝子的工具,被逐渐拔高,最后于《三国演义》中成为圣人的。你若喜欢小说中虚构的人物形象,那谁都管不着,如果想要谈这段历史,还是把他们请下神坛,拭去覆盖在他们脸上重重的迷雾,通过史书去归纳一个比较真实的历史人物形象吧
并非高估只是误信
因为三国演义中加了些想像的假资料
后人误信三国演义故以为诸葛亮是神
事实上诸葛亮是神......人
他近乎料事如神,只是有时一些人的错失他预料不到
他以为天有不测之风云,天气难测
却不知人心、人的失误才最难测
说他是人侮辱了
说他是神夸大了
在小说中的诸葛亮,只是作为一个文学形象而存在,只是作者寄托自身理想的一个角色,是一个符号,所以写得怎样神、把多少人的光辉事迹(周瑜的火烧赤壁、孙权的“草船借箭”)都嫁接到他头上都可以,这跟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两码事。而历史上的诸葛亮也没有被高估,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历史上的诸葛亮的情况,谈何高估、低估?
....~三国演义只是一本小说,其中很多是假的...其实诸葛亮也犯了很多的军事错误,毛泽东就不怎么看好他
http://www.china.com.cn/book/txt/2007-09/29/content_8981068.htm
你自己看看
是啊!小说一般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