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及其世界命运
在过去30年间,中国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不断使用有较好适应性的新策略、新政策。世界在变化,中国的国情也在变化,因此需要新的发展模式,新模式中应涉及四个重要问题:一是对于不平等越来越多的担忧,包括在农村内部的不平等,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不平等以及城市内的不平等;二是对环境的担忧;三是更加重视创新;四是将经济从以出口为导向转向国内消费和投资。
在经济建设中,对中国而言很重要的就是要保持清晰的目标,这个目标不光是增加国内生产总值(GDP),还有持续提高生活水平,这种提高在环境资源上应该是可以承受的,而不要造成太多的社会压力,也就是要缩小收入差距。
中国的和谐建设正在强调社会之间不同群体的利益平衡。人们曾经认为整体经济的发展会使所有人受益,但实际上他们的受益并不平等,这是所谓的细水长流式的经济,但这种经济模式并不一定行不通。国家必须采取更好的促进增长的模式。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即使高的增长也不能保障就业的增长,原因是生产率的增长会超过需求的增长。所以它会对富国有利,而对穷国不利。
另一个事实是中国的发展从环境角度来说是不可持续的,中国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增长阶段——经济的增长对环境和资源造成很大压力,下一阶段随着工业的再发展才会进入知识增长阶段,这时候对环境的需求就会减少。如果中国模仿现在工业国家的生活方式,那么面对的环境压力是巨大的,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现状。另一个事实是,出口模式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市场会饱和,而且这种高的出口增长在工业国家受到了政治阻力。中国的出口远远大于进口,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中国有理由保持这种储备,这样能够预防国际市场的波动,但如今中国的储备已经足够应对各种紧急情况了,这些都要求我们寻找新的策略。
改变卖主借贷模式
出口之所以对中国和许多其他国家的增长起到重要作用,有几个原因:出口提供了改进技术的基础,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区别不仅在资源上,还在于知识和创新上。出口会缩小这种差别,包括增加教育和技术方面的投资,但是这与经济结构也有关系。知识的传播通过工业部门会比较快。出口工业还帮助中国吸收了西方标准并创造自己的标准。另外,出口增长竞争,而竞争常常会提高生产效率。还有一个原因比较难解释,简单地说,就是增长能力超出了国内消费能力的提升速度。通过出口,工业就不用担心国内需求不足。国内消费能力提高需要金融体系来提供贷款然后得到补偿,当然贷款是容易的,问题是如何收回贷款,金融机构很难有办法分清楚谁是有偿还能力的,谁是没有的。
今天中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出口仍然很重要,但新的金融体制正在产生,这种体制能够提供更为广泛的消费基础,中国在技术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虽然中国与西方的技术差别仍按然存在,但中国已经学会了如何学习,并创造了自己的创新体制,这种新的创新体制是“十一五”规划强调的重点之一,中国已经创造了富有活力的国内竞争环境,现在需要推出并且实施强有力的竞争法规。
那么,为什么今后出口不是那么重要了呢?旧的体制就像一个卖主借贷——把商品卖给工业国,又把钱借给他们来购买我们的商品。问题在于,既然国内有这么多的需求,那为什么要借钱给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让他们过度消费呢?所以,必须推进国内的消费和投资,当然,如果国内的消费需求增长了,也会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那么,应该如何提高消费呢?中国的高储蓄率让全世界都很羡慕,在过去储蓄率一度达到了40%,这种高储蓄率导致了中国的高投资率,但高储蓄低消费又意味着更多地依赖出口。过度储蓄首先是因为中国社会保险网的不足,中国在教育和卫生方面的投入少于世界上的许多国家,甚至少于一些中等收入国家,提供更强的社会安全网将使人们得到更好的保护,这一点对于农村特别重要。另一个提高消费的方式是要改进金融机构,在这方面中国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需要继续加强,但有一个要警惕的方面,即剥削性质的金融机构和不合理的《破产法》会对社会产生有害的影响。
创造独特的创新体制
首先是技术创新。中国的城市化正在加速进行,但是住在城市的人口比例仍然远低于其他工业国家。因此,城市的设计对于很多人的生活质量将有重要的意义,包括城市交通、公园等等,这些生活质量因素在GDP里是无法衡量的。虽然中国政府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但在这方面的计划仍是完全有必要的。这些因素往往对市场具有外部性,容易被忽略,因此,市场没有办法协调解决这个严重的问题。
其次就是创新机制。西方的机制是非常有效的,建立在强有力的政府对基础科学的支持上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上。虽然效率很高,但是扭曲也很严重。以制药业为例,有太多的资金投放在广告上,而不是研究上,而且研究的方向放在了生活药品上,而不是挽救生命的药品上,特别是挽救穷人生命的药品上。这种创新体制通过专利给创始者以垄断权,它们对垄断下的其他创新有时候是起抑制作用的。
我们需要的是以发展为导向的知识产权制度,跟其他一样,“一刀切”的政策总是行不通的。知识产权制度只是创新制度的一个方面,应该有一些工具的组合,包括专利、奖励和政府支持。应该更多地鼓励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比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创造就业机会,提供更多的激励措施来促使人们使用知识,并且认识到现有的知识产权总体上说是朝着过度专利化的倾向发展的,而专利化就是把一个公共产品私有化了。
中国需要新的经济模式
最后要强调的是信息对一个国家的作用,好的信息对经济的运转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经济非常复杂,政府经常没有合适的信息来做决策。私人和政府官员都有可能提供扭曲的信息或者是部分隐瞒信息。实际上美国与伊拉克的战争就是一个错误的信息所造成的。这让我们看到了多重信息渠道的重要性。活跃有责任的媒体是可以起重要作用的,要发挥作用就应该被赋予各种信息的接触权利,国际上都日益认识到应该通过自由信息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反映了中国在转型期间所采取的实用主义精神,我认为这是中国成功转型的原因之一。现在中国“过河”已经一半了,我们对河岸那边也看得更清楚了。市场经济模式被有些人推崇为所谓的自由市场的模式,事实上是非常极端的,在任何其他市场里都没有真正地被采纳过。比如美国的极端主义者提出社会保险要私有化,这遭到了大部分人的强烈反对。每一个国家对产权都有很多的限制,并且要求拥有产权者要负一定的责任。中国现在日益认识到它所选择的方式可以是非常不同的,选择何种市场经济就会创造出何种社会来。
即使中国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创造了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与它的国情和价值相一致,那么也需要一个新的经济模式。中国的“十一五”规划已经反映了这种新的模式,而且这种新的经济模式将为提高中国人今后几十年的生活水平提供很好的基础。
你说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