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是怎样的存在?陆宇鹏来谈音乐剧
音乐剧诞生于上个世纪初的欧美大陆,其中,音乐源于地道的美国黑人的爵士音乐,舞蹈综合了爵士舞和踢踏舞。1927年,隆·科恩的《水上舞台》掀开了音乐剧时代到来,其中的插曲《老人河》在当时家喻户晓,流传全球。从以爵士音乐、舞蹈为主的音乐剧到摇滚音乐剧,再到类似有现代歌剧概念的欧洲音乐剧,音乐剧的概念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成为保留着相当艺术水准的大众化演出形式。
音乐剧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舞台综合艺术,如果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它的构成要素几乎囊括了当今世界上现存的绝大多数艺术品种———从文学、戏剧、诗歌、音乐、舞蹈、雕塑、绘画、建筑,到幽默艺术、滑稽表演和声光艺术,甚至也包括了电影、杂技、魔术等等。
音乐剧将这些不同美学范畴、不同审美方式、不同艺术魅力的艺术门类高度综合起来,它向观众所提供的,是一种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听觉与视觉并重、表情与造型俱备的综合性剧场审美效应。
音乐剧是综合了音乐、戏剧和舞蹈等多方面因素,充分发挥了舞台美术的作用,融艺术性、观赏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表演艺术体裁。如果说歌剧是用音乐来写的戏,那么音乐剧就是用音乐和舞蹈来写的戏.
音乐剧的特长之一就是它善于吸收、融化多种舞台表演艺术形式,使之成为“自己的”。从它形成之初就一方面继承了欧洲十九世纪的轻、喜歌剧的创作、表演手法,同时也不吝将流行于平民娱乐场所的歌、舞引用到剧中去。在有的音乐剧中为了增强舞台效果甚至出现了杂技表演的场面(《黑暗中的女人》),当然,这一切都得服从于体现主题思想和塑造人物的性格,若是仅仅为了使舞台上花俏好看,则不为有识者所取。一方面音乐剧善于运用当前所有流行的歌、舞手段,例如当踢踏舞流行时期便在剧中表演了大量精彩的踢踏舞,如许多人都看过的《雨中曲》便是其中最优秀的。后来又出现了摇滚音乐剧,如表现“猫王”生平的《再见吧,伯尔第!》便是其中较好的。但同时也要注意剧中使用的音乐、舞蹈一定要与故事的时代、地域谐调一致,例如表现上世纪中期密西西比河上流浪生活的《大河》(改编自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作曲家便创作了乡村音乐风格的曲调,与戏中的时代气氛非常吻合。而在《歌剧院的幽灵》里面,女主角克利斯婷是一名冉冉上升的大歌剧新星,作者们给他设计了高难度的美声花腔的唱段以符合角色的身分和她所处的时代(上世纪末的巴黎)、而绝不能让她跳扭摆舞和唱布鲁斯(Blues)!
音乐剧是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对歌曲、对白、肢体动作、表演等等因素给予同样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