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
1.四手联弹
国内的业余钢琴教学以往都是借用专业教学的材料和路子,特别强调哈农、车尔尼的技术练习,如果教师水平不够,不注意对孩子的兴趣和音乐性的保护和培养,琴童的苦难就更深重。
四手联弹(即两个孩子同时弹一架钢琴)是人们早就发现的一种方式,莫扎特就专门为四手联弹写过许多曲子。它的好处是多方面的:首先它大大降低了弹奏的难度,而效果却比一个人弹要好得多;再说它除了可以排遣一个人单独作业的寂寞提高学习兴趣外,还有助于培养孩子正确的节奏感。因为一个人弹慢了,俩人合不起来就很难听。为了实现完美的音乐,手指不快的就会努力去练,看谱慢、反应迟钝的就会去跟,它会多方面调动琴童的积极性,并提高他们的素质。
国内音乐图书市场今年出版的11本小巧玲珑、风格多样的四手联弹曲。其中第一辑五本,分别是根据莫扎特、舒伯特、舒曼、韦柏和迪阿贝利的钢琴小品改编的。第二辑则按照爵士、摇滚、趣味(两本)和民谣(两本)等不同的音乐风格创作而成。不要以为对这些小曲风格不熟悉、它们不“正宗”,其实它们非常容易上手,而且它们的风格多样和生动有劲恰恰是传统教材所缺乏的。让孩子试试,结果会令你喜出望外。
2.钢琴四手联弹
阿申
要弄清什么是钢琴四手联弹,就要先来了解一下钢琴演变的历史。
演奏艺术无论多么复杂多变,归根到底就是四个字:轻重缓急。其中“轻重”即是力度,在五线谱记谱法里标为p ( Piano 弱的)和f(Forte 强的)。而钢琴( Piano),即是能够进行强奏和弱奏的乐器之意。之所以强调这点,是因为早期的“钢琴”演奏力度不能控制 p和 f,比如羽管键琴(harpsichord)和古钢琴( clavichord),他们*禽鸟的羽毛做成“弹片”来拨动琴弦发声,所以实质上是“拨弦古钢琴”。笔者曾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过一台法国产的 harpsichord ,琴身十分漂亮,从外围到琴盖上都绘上了十八世纪巴洛克时期的宗教题材的绘画,金碧辉煌,光彩夺目。琴的声音非常柔和,没有明显的强弱对比,共鸣很小,就象是蚊子在哼哼,只能在贵族宫邸使用。十九世纪初,美国人J 。詹金斯发明了铸铁(钢)架,弦列能承受更大的拉力,再加上踏板和击弦机的改善,音域与共鸣有了明显提高,能层次分明地演奏从 ppp 到 fff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钢琴。
在古典时期(1828年之前),人们把键盘按力度不同分为上下两层,虽能够演奏 p和 f,但整体共鸣仍没有得到改善。如果要加强共鸣,唯一办法就是增加触键的密度,即两个人(四只手)在同一架琴上弹奏,这就是“四手联弹”。四手联弹大约从莫扎特时开始时兴。当时年幼的莫扎特与姐姐经常结伴旅行演出,他一首曲子写完之后,姐姐就牵着他的手上台,两人表演四手联弹。这样不仅两人都出了名,而且听觉上音域更广,和声更丰满,共鸣也更大,成为一大时髦。后来很多作曲家如贝多芬、舒伯特等都写过四手联弹,主要是为了教学上的需要。因为老师与学生在同一台琴上演奏,能给学生以节奏和音乐上更好的感觉。
这次音乐会演奏的四手联弹为英国作曲家、人称“ D先生”的 D。赫勒韦尔(1932—)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和时代感,很容易被人所接受。
两个人每人先练习好自己的声部!`
然后两人再按照节奏练习!`
双钢琴更精彩,呵呵~~~
有道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