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历史可追逆至二万七千年前的冰川期结束的时候。育空地区出土的文物显示,当时已有人类通过因为冰川退缩而显露出来的陆桥,从亚洲迁徙到此地。
这些人是否就是加拿大的原住民因纽特人或印第安人的祖先,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作出判断。但是对因纽特人语言的研究指出,他们的语言是古代亚洲语的一种,学术界称之为古亚细亚语系爱斯基摩-阿留申语族。
在卑诗省的的史基纳河谷有证据表明,印第安人至少已经在那里连续居住了五千年。
欧洲人到来之前,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在加拿大的土地上长期靠采集、农耕或渔猎为生。
二、加拿大的发现
写于十三世纪的北欧传奇声称,"红人"艾力克于公元九百八十五年左右到达格陵兰,他的儿子在纽芬壮大的北端建立了一个短暂的定居点。
显然,斯堪的纳维亚的怀金人曾经多次横渡大西洋前往加拿大,随后欧洲的渔民也曾偶尔漂流到此地。但是,有正式文献记载的发现则到十五世纪末才开始。
一四九七年,英国的探险家约翰.卡波特(John Cabot)到达了纽芬兰岛。他发现,这里有些地方鱼群竟稠密到足以降低他的船速的地步。
一五三四年,法国人杰克。卡第艾(Jacques Cartier)到达了对罗伦斯湾。他发现此地盛产珍贵的毛皮。十六世纪上半期,法国航海家多次到达加拿大东海岸,他们把这一带称?quot;新法兰西"。
直到詹姆士.库克(James Cook)船长一七七六至一七七九年的航行探险之后,基督教世界才得知在洛基山脉以西还有大片土地存在。
从一七九二至一七九四年,乔志.温哥华(George Vancouver)在测绘西北海岸线时,以蒙特利乐为基地的西北毛皮公司也在对加拿大西北的内陆进行勘察。
一七九三年,亚历山大.麦肯锡(Alexander Mackenzie)横穿了整个大陆。
一八O八年,西门。弗雷泽(Simon Fletcher)也克服了重重困难,翻越洛基山,发现弗雷泽河,并顺流通到达太平洋的岸边。
一七九八至一八O二年,大卫.汤姆森(David Thomson)花了四年时间,从头到尾勘测了哥伦比亚河。
【冲突的年代】
一、财富的诱惑
约翰.卡波特、杰克.卡第艾和一六O三年来到加拿大的法国探险家山缪尔。迪尚普兰,以及这些人的追随时者前往加拿大的主要目的是寻找财富,结果也确实不虚此行。欧洲人终于发现这是一片富庶的土地。
加拿大最早的欧洲人定居点皇家港(1605年建立)及魁北克(1608年建立)完全是为了毛皮交易而设置的。约四百年前建成的魁北市是现在北美洲唯一的一座四周用城墙围起来的城市。
当时最受欧洲人欢迎的是海狸皮,因为这种毛皮最适合十七世纪的加工程序。法国人建立的新法兰西殖民地,初期便完全依赖毛皮交易公司。
毛皮交易为印第安土著带来了许多他们前未所有的东西。其中有日用品,有钢刀、铁斧及火枪等武器,而且还有比武器危害性更大的朗姆酒和白兰地。
土著居民与殖民者之间经常发生流血冲突。英、法殖民者间的利益之争也不断加剧。双方都和印第安部落结盟,并与盟友联合起来打击对方,争夺地盘。为便于收购毛皮,法国人在内陆建立了好些据点。英国人则把殖民点设置在沿海地区,以便充分利用海军力量。
二、 英法冲突
从一六八九年起英法两国之间发生了一系列争夺北美控制权的武装冲突。
一七一O年诺.斯高莎半岛落入英军之手;法军则重新占领了皇家岛(如今的布列敦角)。法国人在那里修筑路易堡,来防御从对劳伦斯水道而来的英军,并以它为新生法兰西与西印度之间的贸易枢纽。
路易堡在一七四五年被英军攻占,但到一七四八年双为法军所收复。英国人随后建筑了哈利法克斯城与之抗衡。
一七五五年七月法军在杜奎斯要塞前打几了英国将领布拉多克的军队。消息传来,诺瓦.斯高莎的英国人总督查尔斯地劳伦斯害怕本地阿卡迪亚法裔居民乘机作乱,竟将这一万人强行遣送到路易斯安纳。
在七年战争中英国确立了世界头号殖民强国的地位。在北美洲,杰弗雷.阿姆赫斯特将军率部于一七五八年再次从法军手中夺取了路易堡。
第二年,另一个英国将军詹姆士.沃尔夫在魁北克的城外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并占领了魁北克城。一七六O年蒙特利尔也落入英军之手。至此英国实际上已完全控制了新法兰西。
一七六三年的巴黎和约使得新法兰西正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在北美洲的属地当时是南至墨西哥湾,北达哈得孙湾。
英国的胜利意味着大约六万法裔加拿大人(包括一千五百名从路易斯安纳倒流回来的阿卡迪亚人)必须适应与原来大不相同的生活方式。
幸亏后来的事实证明英国的统治总的说来还相当温和。英国统治者采用英国刑法,但很快就意识到必须保留原来通行的法国民法。一七七四年魁北克法令正式规定两套法律同时有效。
一七七六年美国独立,保皇派不分贵贱纷纷逃离新成立的美利坚合众国前来加拿大安家。这些新来的人与原来的居民在宗教、法律和社会制度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差异。两者之间产生了如何互相适应,究竟以谁为主的严重问题。
一七九一年这个问题获得部分的解决。殖民地政府将原有的魁北克省分成上、下加拿大两个部分 ,即如今的安大略及魁北克省。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议会。
原来的诺瓦.斯高莎省也逐渐划分成几个部分:一七六九年爱德华王子岛成了英国直辖殖民地;一七八四年纽布朗斯威克省创立;纽芬兰原来只是个渔业基地,直至一八三二年才有了自己的省政府。
当时加拿大的西部和北部是哈得孙湾公司(成立于一六七O年)的特许地,其地盘包括注入洽得孙海湾报有河流的流域。
三、英美冲突
在一八一二年开始的历时三年的英美战争中,美军一度进攻加拿大,但未获胜。两国海军也几次交锋,都没有决定性的胜负。
最后双方于一八一四年十二月签订协约,同意放弃在战争中占领的领土,并成立一个委员会来划定加美边境线。但直到一八一五年一月八日英军在新奥尔良败北,战争才终于真正结束。
这声战争加强了美国人的民族意识,并促进了美国工业的发展。因此美国人认为他们是胜利者。
尽管英军、加拿大民兵及印第安武士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加拿大未失掉一寸土地,而且直到加拿大发生一八三七至一八三八年的叛乱之前,和约使得加、美双方能基本上相安无事,因此加拿大人也满有理由自我祝贺。
倒霉的只是英国。英国军队在战争中出了大力,但到头来英国人还是情愿忘掉这声战争。
【联邦的兴起】
一、一八三O年代的动乱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加拿大政治、经济问题丛生。下加拿大议会中法裔议员占多数,但议会的执行委员会却被英裔所把持。路易。巴皮诺为首的法裔一直企图要夺过执委会的大权。另一方面,由于长期耕作不当,土地贫化,下加拿大小麦减产,出现了农业危机。
一八三七年,整个北美地区民生了贸易危机,使得下加拿大的经济情况更加恶化。当年十一月,深具号召力的巴皮诺率众暴动,但造反者的军事力量远远比不上正规英军以及相当凶猛粗野的民兵。
同年上加拿大地区也发生了规模较小的叛乱。新闻记者及议员威谦.麦肯齐大力宣传美总统安德鲁。杰克孙的民主思想,反对英国的统治,并发动了多伦多的暴动。这两场叛乱都很快就被镇压下去。
巴皮诺和麦肯齐在指令性之后都有逃到美国。后者在美国的支持下还继续制造了一些边境事件。
一八三八年,达勒姆伯爵就任加拿大总督,受命调查研究加拿大的叛乱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此人思想开放,精明能干,但独断专行,到任才半年就被解职。然而他在一八三九年提交的达勒姆报告书却改变了英国政府治理这殖民地的方式。
他建议使法裔加拿大人与英裔同化,为此应该合并上、下加拿大。根据这个建议,原来的上、下加拿大两个殖民地一八四O年变成了新的加拿大省。
达勒姆更有深远影响的建议是,殖民地行政当局应该对民选的议会负责,而不受命于英国指派的总督。当时的伦敦保守党政府认为这样的制度根本就行不通。
后来保守党下台,而且诺瓦.斯高莎省和加拿大省有罗伯特.包德温、路易.拉封丹等人鼓动的民众骚乱,英国政府才于一八四八年在加拿大采用达勒姆建议的制度。
后来英国其他的北美洲殖民地--纽芬兰、爱德华王子岛及纽布郎斯威克省--也在一八八五年以自己的方式解决了同样的政治问题。
二、统一的过程
(一) 促成改革的压力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在蒙特利尔与多伦多两个主要城市之间修起了铁路。这条铁路后来又东联美国缅因州的波特兰港,南接美国的芝加哥市。
其他的一些铁路也在这些年里开始通车。
便利的交通打破了各个地区互相隔绝的状态,不仅改变了农村,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铁路大大促进了英属北美洲的革新,使加拿大的社会发生了永久性的变化,为六十年代加拿大的联合统一运动打下了基础。外来因素也起了促进加拿大统一的作用。美国的南北战争爆发,美、加关系变得紧张。一八六一年十一月,美国战舰圣杰西诺号拦截了英国货轮特伦特号,并拘捕船上的两个南部邦联的特使。
英国为此极为愤慨,声称主权遭受侵犯,因而对美宣战。第二年美国政府承认拦截英国船只是非法行动,还释放了那两个南部邦联的特使,两国之间的战争状态才告结束。
这一事件使加拿大更加感觉到美国的威胁。另一方面,大英帝国本身也处于对殖民地幻灭阶段。
这一切使英属北美洲的许多人深切地意识必须进行重大的政治改革。
加拿大内部促进联合的势力主要来自西加拿大(即原来的上加拿大)。这里的人对一八四O年上、下加拿大合并时所定的条件越来越不满。
这时候西加拿大的人口已经是东加拿大(即原来的下加拿大)人强烈要求他们的议员数目应该和人口成比例。
(二) 最早的联邦
保守党尽可能地抵制这一变革要求。但到了一八六四年情势已十分明显:除非进行改革,否则不管是哪个党执政,都无法维持下去。于是保守党和改革党在当年的六月结成同盟,确定了要组成英属北美洲联邦的目标。
大西洋沿岸的几个殖民地与加拿大省之间相隔着广阔的森林、阿巴拉契亚山脉以及缅因高地,相互之间基本上处于隔绝状态。而且这几个殖民地不仅历史背景相异,兴趣也不一致。
爱德华王子岛和纽芬兰的想法与大陆大有差距。但是诺瓦.斯高莎和纽布郎斯威克却与爱德华王子岛结成联邦有兴趣。
一八六四年十月,各方的代表提出的成立英属北美联邦的建议竟然取代了会议原来的议题。
英国政府热烈赞成这一想法。五个殖民地的议会亦各自就这一建议进行了表决。
加拿大省在一八六五年三月通过了提案。但是纽布朗斯威克、爱德华王子岛和纽芬兰都有拒绝成立加拿大联邦。诺瓦.斯高莎则决定,只有纽丰郎斯威克也加入的情况下才加入联邦。
纽布朗斯克在一八六六改变了立场。这既因为受到英国政府的强大压力,也因为面临外来的军事威胁--这一年的四月和六月,美国的爱尔兰的人反英秘密会社芬尼亚兄弟会两次袭击了这块英国的殖民地。
随着纽布郎斯威克,诺瓦.斯高莎也同意加入联邦。一八六九年初英国国会通过英属北美法令,让加拿大省、纽布郎斯威克和诺瓦.斯高莎组成一个名为加拿大自治领的联邦。一八六七年七月一日法令正式生效。从此七月一日成了加拿大的国庆日。
新联邦把原来的加拿大省分成安大略和魁北克,加上纽布郎斯威克和诺瓦.斯高莎一共有四个省份。
联邦政府有权否决省政府的法案。各省的宗教少数派在遭受侵害的特殊情况下,可以就教育权向联邦政府提出上诉。联邦及各省都采用了英国的制度组阁,政府对民选的议会负责。
(三) 联邦的扩大
新加拿大联邦的首任总理是约翰.麦克唐纳。除了一八七三至一八七八年之外,他一直联任,直到一八九一年逝世。
在约翰。麦克唐纳的任内,加拿大于一八六九年从英国哈德逊公司接管了西北领地,于一八七O年新设了明尼托巴省,于一八七一年合并了英属哥伦比亚,又于一八七三年使爱德华王子岛成了联邦的新成员。
新入联邦的西部各省地广人稀,要治理本来就非常困难,加拿大政府既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对西部的实际上情况又缺乏了解。例如,只有在路易.李尔领导法、英与印第安土著混血儿举行红河起义之后,加拿大政府才迫于形势成立了明尼托巴省。
一八七一年,麦克唐纳政府为促使英属哥伦比亚加入加拿大联邦,匆忙许诺要在两年内开始铺设一条从东部直到太平洋岸的铁路,而且还预计一八八一年全线通车。
这条铁路要通过四千八百公里宽的大陆,其间不仅有重重险山恶水,无边的森林沼泽,连绵千里的大草原,而且人烟极为稀少。要在这样短暂的时间内完成勘测地形,开路造桥的任务,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尽管有许多私方的投资,整个计划连同麦克唐纳政府在腐化丑闻四出的情况下于一八七三年垮了台。
新上台的自由党总理亚历山大.麦肯齐企图使用政府的力量继续这项工程,但收效甚微。一八七八年卷土重来的保守党政府也无所作为。
直到一八八O年,才有一个私方财团承担了这一空前艰巨的工程项目。新组建的太平洋铁路公司开始运作。这公司有雄厚的财源,有政府的大力支持,还有一位能力非凡的总裁威廉.范翰。结果不到五年,从蒙特利尔到温哥华的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就打下了最后的一颗道钉。
这条铁路反加拿大的东西两端联成整体,大大地促进了广袤内陆的开发。铁路沿线原来渺无人烟的大荒原出现了无数新的城镇和乡村。
一八八O年,英国政府将北极群岛交给加拿大。
从一八七三年起,加拿大的西北皇家骑警为加拿大西部的治安作出了出色的工作,但这支警察力量不可能解决导致叛乱的种种政治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政府缺乏远见的西部政策。
一八八四年路易.李尔再次率众在沙斯卡曲湾造反。政府利用太平洋铁路,很快就能派军队到达那里,并于第二年击溃了李尔领导的梅梯斯大林人(白人与印第安人的混血后裔)和印第安土著的联合武装力量。
保守党政府一八八五年将李尔处以绞弄,结果引起了纷纷抗议,而且东部的抗议之声比西部还要强烈。尽管加拿大的罗马天主教会谴责李尔叛教,但他的命运却触动了法裔加拿大人的同情之心。,许多人认为他是个英雄。为此在法裔占多数的魁北克省,保守党的势力大受削弱,并且长期不能恢复。
一八九一年麦克唐纳在总理的任上去世。保守党势力因此进一步削弱。新领袖约翰.汤姆生既能干又有魄力,尽力想保住保守党的政权,而且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天不假年,一八九四年他也突然病逝。
一再受创的保守党终于在一八九六年因复杂而棘手的明尼托巴学校总是被选民赶下了台。一八九O年明尼托巴省废除按宗教分设学校的制度,并停止用法语充当官方语言。这个决定引起了强烈的争议。
联邦的保守党怕引火上身,迟迟不加干预,直到一八九五年才受法庭之命提出恢复该省天主教学校的法案。国会反对派自由党成功地阻止法案的通过。而在随之而来的全国大选中获得胜利。
【完成现代化的时代】
一、联邦的继续发展
接下来的十五年加拿大总理是自由党领袖威尔弗里德.洛里埃。他是加拿大的第一位法裔总理。此人身材修长,风度文雅,很有政治魅力,而且颇具真正的自由思想。
洛里埃当政之年也是加拿大急剧发展的时期。在一九一四年之前,加拿大又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一九O五年在西部增设了阿伯塔和沙斯卡曲湾两个省。
在一九一一年的联邦大选中,洛里埃的自由党被以罗伯特.博登为首的保守党击败。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民间对自由党签订的,由美国首先提出的贸易互惠条约感到不满,而博登充分了选民的民族情绪。
博登政府因为提倡加拿大经济民族主义,强调维持与英国的密切关系,在民间颇有势力基础。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后,博登的亲英政策受到严峻考验。一九一四年十月,加拿大派出三万三千名军人赴欧参战。其中许多人将丧生疆场。
接着又有更多的加拿大师团奔赴欧洲战场。很快加拿大军队成了协约在西线的突击力量。
一九一七年四月,加拿大一个军在英国名将朱里安,宾的指挥下攻克了德军重兵把守的维米高地。协约国曾多次攻打这一军事要地,但毫无进展,来自殖民地的一支军队却创造了奇迹。为此加拿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声誉大大提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双方军队的伤亡都空前严重。仅仅在一九一六年的索姆战役,协约国方面就失掉了六十二万三千九百零七人。其中二万四千零二十九人为加拿大人。而在维米一战,就有三千五百九十八名加拿大人阵亡。
严重的伤亡使前往欧洲访问的博登总理意识到,要使加拿大军队继续战斗下去,只有实行强制征兵制度。但一九一七年五月他回到加拿大时,发现国内许多人不能接受他的看法,而法裔中反对征兵者尤为众多。
为发避免人民的分裂博登邀请自由党领袖洛里埃参加他的联合政府,但遭到后者的拒绝。虽然博登总算组成了有赞成征兵的自由党人参加的联合政府,但总的说来因为这一政策疏远了法裔人民。
博登在外交上坚持加拿大在英帝国的战争政策上必须有发言权。由于他的努力,一九一九年加拿大能够以独立成员的身份在凡赛尔条约上签字。这使加拿大在实现完全自治的方向上迈出了很大的一步。
三、经济动荡时期
在这个世纪的头二十年里,加拿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汽车变成了寻常物;妇女在一九一八年获得了选举权;禁酒运动势头增旺;老式的牛仔酒巴,连同地上的锯屑和痰盂,成了世界大战和妇女运动的永久性牺牲。到了大战末期,全国各省份都禁止买卖酒精饮料。但加拿大并不象美国那样在和平时期也禁酒。一九二O年后在省级政府的控制下,各地逐渐恢复了各种酒类的合法销售。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加拿大通货膨胀,也使加拿大内部经济、政治关系失调。一九一九年五月温尼伯市爆发了总罢工。一九二一年的全国大选结果也显示各地区、党派之间分歧严重,意见纷纭。
这时候上台执政的是麦肯齐.金。他在一九一九年洛里埃逝世后成了自由党领袖。
二十年代后期加拿大深受股票市场起落的影响。加拿大人也和美国人一样在股票价值猛升时染上了股票热,结果在一九二九年股票行情大暴跌时受到灾难的打击。不少人多年的积蓄顷刻化为乌有。
麦肯齐.金的政府也随之于一九三O年下台。新总理理查德.本涅特和他的保守党政府呼吁加拿大人民束紧腰带。同时联邦政府大力削减财政预算,普通加拿大人也不得不束紧腰带。同时联邦政府大力削减财政预算,普通加拿大人也不得不紧缩开支。
加拿大完全自治的地位在一九三一年获得了正式确认英国在这一年颁布的威斯敏斯特条例规定,不列颠与加拿大等英帝国的自治领互相平等。加拿大于是正式成为独立和主权国家。
当时加拿大的小麦和其他主要的出口商品几乎没有买主。小麦价格从每浦式尔一无六十分暴跌至六十分。但更不幸的是,从三一年夏起发发生了持久的旱灾,原来无边的麦海变成了尘土滚滚的荒漠,数以万计的农家因之破产。
以股市崩溃开始的经济大萧条的情况令人绝望。加拿大人民不禁对自由企业制度产生幻灭之感。他们纷纷向别的经济哲学和政治党派寻求出路。
一些的新政党于是应运而生,鼓吹社会主义的合作共同体联盟在一九三三年成立;一九三五年社会信用党在阿伯塔省的选举中获得了政权;以莫里斯.杜布莱西为首的民族联盟一九三六年也在魁北克上了台。
就连保守党的本涅特,在无他路可走的情况下也于一九三五年初仿效美联社国的罗斯福总统提出了新经济政策 的加拿大翻版。但这并未能挽救本涅特和他的政党。在同年举行的大选中,保守党大败在麦肯齐.金的自由党的手下。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 战时总理
麦肯齐.金不公在一九三五年重新上台,而且一直保住政权直到四八年退休。在他领导下加拿大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表面上看这个老单身汉圆滚肥胖,谈吐乏味,处事模棱两可,据说还经常就重大政事求教他母亲的鬼魂。但实际上他却精明过人,是个坚持主见,老谋深算的政治家,而且还有杰出的用人之道。
他远不是什么天生的战时领袖,然而他深有自知之明,能挑选最胜任的人才来承担各项要职。他的内阁可谓是人才济济,不拘一格。
麦肯齐.金对欧洲一向缺乏好感,并不热衷于为英国效力。一九三九年十日,在英国对德国宣战七天之后加拿大也宣布参战。但当时金只想让加拿大起有限的作用。
一九四O年六月战局恶化到极点,当时法国已经投降,而美国尚未参战。继续抵抗纳粹德国霸占欧洲的只有英国。加拿大在和其它的英联邦国家。于是加拿大在麦肯齐.金的领导下实行全民动员,在各方面为战胜法西斯做出了巨大有贡献和牺牲。
(二) 浴血奋战的陆军
战争爆发时加拿大人口约为一千一百二十六万七千,到一九四五年战争结束时也不过一千二百零七万二千。然而在这期间有一百一十万人先后在军中服役。在最高峰时加拿大陆军有兵员四十九万五千八百零四人。其中包括一万五千八百四十五名妇女。加拿大皇家海军大约有九万二千人;而空军人数在一九四三年达到二十万零六千三百五十,到一九四五年时加拿大空军的规模在全世界名列第四。
加拿大投入大量兵力,但是在加拿大政府的默许下,重大的军事策略都由更重要的盟国决定。为此,在某些情况下加拿大军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一九四二年八月十九日,英军当局命令加拿大的一个师强渡英伦海峡,攻打德军重镇迪耶普海港(位于法国诺曼地北部)。迪耶普沿岸岩石高陡,又是德军重点防守之地。加拿大军队英勇历战,但在寡不敌众,既缺乏英军曾许诺的空海军火力掩护,又没有增援的情况下惨遭失败。五千名登陆者中竟有三千三百六十七人伤亡或被俘。当时苏联及美国都批评英国迟迟不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英军统帅部命令加拿大军队发动这?quot;侦察性"攻击,显然主要是为了堵住苏联和美国的口。军事史家普遍认为选择这样的地方来做登陆点是具显而易见的错误。但是同盟国从这一指令性中汲取了教训,更加意识到强行登陆必须有占绝对优势的空、海军支持。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同盟国军队发动世界军事史上空前规模的诺曼地登陆战役时就没再犯同样的致命错误。从这一角度来,加拿大人的鲜血并未白洒迪耶普滩头。
在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的诺曼地登陆之战中,同盟同军队的五个师(加拿大一个师,英、美各两个师)分别攻占了五个海滩。加拿大师不但攻破了德军的海防阵线,还朝内陆向喀安城推进了十英里。
接着加拿大第一军在数月连续苦战之后,又于九月末进攻比利时谢尔特河港口安特卫普。同盟国迫切需要用这个港口来供应军用品,而德军则利用沿河沼泽顽强固守。加拿大军队从陆军推进有极大困难,又无法利用登陆艇从水路进攻,因此伤亡非常严惩但经过两个月流血奋战,加军终于攻克安特卫普。
这个胜利使同盟国船只得以及时到达谢尔特港,为军队提供足够的军火及其他物资,为击退那年冬天希特勒在比利时东部孤注一掷的大反扑奠定了基础。
以后加拿大军队一直推进到德国荷兰边境的莱茵河,并强渡成功。接着又横扫北德平原,在一九四五年四月十五日到达北海之滨,切断了荷兰德国占领军的后退之路,迫使该地区的德军向英国的蒙哥马利元帅投降。随后加拿大部队又奉命回师解放了荷兰。当时荷兰人民正受饥荒之苦,许多人竟用郁金得球根充饥。加拿大军队及时到达,才使许多人不至饿死。
为感谢加拿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他们的帮助,许多荷兰城镇至今仍每年举行解放日纪念仪式,表示对加拿大解放者的感激之情。荷兰王室每年赠送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十万枚郁金香球根,为这城市美丽的春天锦上添花。
此外加拿大还有一个军于一九四三年参加了意大利战役,在那里与英军并肩作战直至一九四五年一月。
加拿大的历史是一部移民史。加拿大最早的居民是远古时期从亚洲东北部越过白令海峡来到美洲的印第安人。10-11世纪,北欧人从格陵兰岛渡海来到今纽芬兰省海岸。16世纪,法国航海家首次登陆加拿大东海岸,并把这一带称为“新法兰西”。17世纪初,欧洲人开始殖民加拿大,随后法、英殖民者就这块新大陆的控制权发生多次战争,最终英国取得了胜利。19世纪中叶,加拿大成立了联邦制国家--加拿大自治领。1931年,加拿大在英联邦内获完全独立。
早期
加拿大最早的居民是远古时期从亚洲东北部越过白令海峡来到美洲的印第安人。16世纪,人口达到20万。他们多以狩猎和捕鱼为生,使用石器工具,用兽皮制作衣服。部分人为半定居居民,从事农业生产。
10-11世纪,北欧人从格陵兰岛渡海来到今纽芬兰省海岸。16世纪是探险家的世纪。许多航海家为了寻找黄金和通向亚洲的西北通道,纷纷扬帆北美,从南至北探察了大西洋沿岸,揭开了北美新大陆的帷幕。1534年法国航海家多次到加拿大东海岸探险,并把这一带称为“新法兰西”。他们行至圣劳伦斯湾,沿圣劳伦斯河上行,到达今魁北克、蒙特利尔地区,打开了通往加拿大内陆的道路。
新法兰西殖民时期
17世纪初,欧洲人开始殖民加拿大。1603- l608年,法国人在芬地湾建立居留地,在圣劳伦斯河流域建立了魁北克城。新法兰西逐渐发展成为皮毛贸易基地。1663年,新法兰西殖民地成为法国的一个行省。18世纪初,其统治范围北达哈得孙湾,西至大湖区,南到密西西比河口,建立了以新奥尔良城为中心的路易斯安那殖民地。法国的皮毛营商、探险家和传教士还深入到西部地区。
英国殖民时期
17世纪,英国、法国展开了争夺加拿大的斗争。1670年,英国占领纽芬兰岛,并宣布对哈得孙湾及其周围地区拥有主权和贸易垄断权。形成从南、北两面对圣劳伦斯河流域的法国领地夹击之势,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0-1713年)结束后,哈得孙湾地区、纽芬兰和新斯科舍归属英国。1759-1760年,英国占领了魁北克和蒙特利尔,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后,签定《巴黎和约》,新法兰西殖民地转属英国,加拿大成为英国殖民地。1793年,苏格兰移民、探险家A·麦肯齐沿皮斯河越过落基山脉,到达太平洋沿岸,首次完成了横跨大陆的探险。19世纪上半叶,英国向加拿大移民激增,殖民地经济发生变化。
联邦国家的建立
1837年,加拿大爆发小规模武装起义,迫使英当局进行改革。资本主义工商业初步发展。运河的开挖、铁路的修筑使东部各孤立地区的经济联成了一体。并开始向中西部和太平洋沿岸地区移民,19世纪50-60年代,加拿大在英国的支持下进入谋求联合和争取自治的时期,1867年英国议会通过《英属北美法》,由上、下加拿大和新斯科舍和新不伦陆克联合成立了联邦制国家加拿大自治领。此间,加全大形成两大政党:保守党和自由党,1870年加拿大自治领以30万英镑和部分土地为代价从英国手中取得西部、西北部的土地所有权,先后建立了马尼托巴省、萨斯喀彻温省、艾伯塔省和西北地区、育空地区。1871年和1873年,不列颠哥伦比亚和爱德华王子岛加入联邦。至此,除纽芬兰外,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半个北美大陆已统一于加拿大自治领中,1880年英国政府将北极群岛交给加拿大。
近代发展时期
19世纪未到20世纪初,横贯大陆的铁路干线建成,以铁路为主的全国交通运辅网开始形成。大批移民西进,大片土地被开垦,农场数目激增,西部草原成为世界最大谷仓之一。新的矿产资源接连被发现,采矿、电力、钢铁、铁路设备、农业机械等近代工业部门发展。一批新城市出现,蒙特利尔和多伦多成为全国经济文化的中心。加拿大资本主义进入迅速发展时期。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加拿大均对德宣战。世界大战削弱了英国对加拿大的控制。1931年,加拿大在英联邦内获完全独立。1949年英国将纽芬兰岛移交给加拿大。1949年,加拿大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战后,加拿大经济迅速发展,1970年按入口平均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3位。1976年以来,参加了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首脑会议,成为西方七大国中的一员。1982年,《加拿大宪法法案》取代《英属北美法》,成为加拿大宪法。
加拿大(英语、法语:Canada)是北美洲最北的一个国家,西抵太平洋,东至大西洋,北到北冰洋,领土主张直到北极。加拿大东北方和丹麦领地格陵兰相望,东部和法属圣皮埃尔岛及密克隆岛相望,南方及西北方与美国接壤,边界长达8892公里,为全世界最长无防御的疆界。加拿大由十个省和三个地区组成,首都为渥太华。
就面积上来说,加拿大是世界上的第二大国,但是加拿大人口密度非常低,总共只有三千二百万居民。加拿大是个具有现代化工业及科技水平的发达国家,能源资源充足,经济体制依靠自然资源。
“加拿大”一词源于原住民语言休伦-易洛魁语中的Kanata,意为“村庄”。加拿大立国初期的官方全名是加拿大自治领(英文:The Dominion of Canada,法文:Le Dominion du Canada),在20世纪30年代后,联邦政府就停止使用全称。1967年,英廷正式放弃加拿大自治领的称号。此后在正式场合,都是使用Canada一词作为官方国名。
加拿大的原始居民为印第安各民族(统称为加拿大原住民)以及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这些民族在至少一万年前便在加拿大居住。欧洲人第一次探访加拿大是在大约1000年左右,当时来自北欧的维京人领袖莱弗·艾瑞克森(红胡子埃里克森)曾在加拿大纽芬兰一代建立村庄,但不久后该定居点便被淹没在印第安人之中了。更持久的殖民活动是在16世纪和17世纪左右由法国人开始的。
在这片被称作新法兰西的土地上,法国殖民者与英国殖民者之间发生了持续的战争,而最终以英国殖民者的胜利而告终,1763年的巴黎和约使加拿大正式成为英属殖民地。在美国革命之后,许多英国保皇党人移民到加拿大。英属北美条约通过之后,英国政府在1867年7月1日建立了加拿大联邦,并允许其自治,由英裔和法裔殖民者共同统治。1931年的西敏寺法令和1982年的加拿大宪法逐步巩固了加拿大的独立地位。
在20世纪下半叶,一些魁北克的法语省民请求独立,但是两次全民公决(1980年及1995年)中独立一方以40%及49.4%的得票率险负。之后,加拿大修改了相关法律,规定即使魁北克全民公决支持独立,魁北克的独立也必须获得全联邦的批准方能生效。
[编辑]
政治
请参见:加拿大政治
加拿大采用联邦制、国会制及君主立宪制。国家的首领是为加拿大君主,由英国君主兼任,目前是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女王在加拿大本土的代表为加拿大总督,总督没有任何政治归属,其责任是以君主名义同意法案、宣读君主讲话、在国家文件上签字、宣布国会召开或解散、以及其它国家职务。君主(通过总督)是名称上的首脑而已。他的一些实权保留在危机时使用,如宣战权。
总督是总理提名,并由君主任命的,现任总督为米凯勒·让。总理是在下议院多数政党的领袖。立法机关是议院(包括上和下) 主要政党: 加拿大自由党 Liberal Party of Canada 加拿大保守党 Conservative Party of Canada 新民主党 New Democratic Party (NDP) 魁人党团 Bloc Québécois 加拿大绿党 Green Party of Canada
行政区
请参见:加拿大行政区划
加拿大分成十个省和三个地区。省拥有从联邦政府中获得的相当大的自治权,而特区则比较少。每个省和地区都有一个单院议会。
亚伯达省 / 艾伯塔省 (又叫阿尔伯特省)(Alberta)
英属哥伦比亚省 /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又叫卑诗省)(British Columbia)
缅尼托巴省 / 马尼托巴省(Manitoba)
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 / 纽芬兰省(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
纽奔驰域省 / 新不伦瑞克省(New Brunswick)
西北地区(Northwest Territories)
诺华士高沙省 / 新斯科舍省(又叫斯高沙省)(Nova Scotia)
努那福特地区 / 努纳武特地区(Nunavut)
安大略省(Ontario)
爱德华王子岛省(Prince Edward Island)
魁北克省(Quebec)
沙士吉万省 / 萨斯喀彻温省(Saskatchewan)
育康地区 / 育空地区(Yuk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