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挥评价语的亲切性,让学生如浴春风,如沐春雨。
教师的评价语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说每一句话都要为学生着想,让学生一听就能感到亲切可信。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这时一般都比较紧张,教师应用亲切柔和语调告诉他:“不要慌,胆子大些,错了没关系。”这样学生就不紧张了。一个学生回答《红楼梦》的作者时说错了,其他同学都大声的“啊!”这时教师就要及时给予评价,“说错是正常的,老师也会有说错的时候,没关系,再说一遍。”当学生回答得不准确,辞不达意时,教师应肯定他的优点及正确的地方,并鼓励他说:“我知道你心里明白了,可就是语言还没组织好,请坐下再考虑一下。” 对于没有回答出来的同学应很委婉地告诉他:“如果你再仔细考虑一下,我相信你一定会答上来,下次我再给你一个机会,你会回答的很好的!”对学生的赞美也要真诚而亲切,当某学生提出了一个别的同学提不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时,老师可走上前去,握住该同学的手,注视着他的双眼,夸赞道:“你有一双慧眼呀,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多么了不起啊!”学生听了这样的评价话语,内心肯定比吃了蜜还要甜。特别是对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多夸奖,不管多简单的问题,只要他们答对了,教师都应用高兴的语气真诚的给予评价:“你能回答的这么好,真了不起!”
由此可见,评价语的亲切性,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要有亲切感,要充满感情,而不能冷冰冰,夹枪带棒。这样就能使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敬,也就乐于接受知识和完成作业了。 “亲其师信其道”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二)发挥评价语的激励性,让学生受到感染,获得自信,走向成功。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的语言。”
有一个这样的案例——某老师在课堂上出了这样一道题:某人从家到学校,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成什么比例?老师期待得出的正确答案是:成反比例。然而一名男同学的回答却出乎意料。他认为不一定成反比例,理由是:从家到学校可以有很多条路走,如果走一条弯路,即使自行车的速度很快,也会花很长时间。如果抄近路,即使速度比走弯路慢,所用时间也可能比走弯路短。显然,学生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由于老师没有对该题的前提条件作出明确的说明,如果该老师循循善诱,既可以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也不难导出正确的结论。然而,该老师的评语却令人感到莫名其妙:“谁要是说不成反比例,谁的脑袋就长包了。”另一名男同学紧接着附和:“对,是脑袋积水!”教室里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那名发言的男同学难过得哭起来。试想,这位男生还会在数学课上发言吗?他对数学的学习还会那么有热情吗?这样的学生最可能厌学,甚至辍学去广东打工。如果这位老师换一种语言进行评价,则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如“啊,你回答得很有趣,动了脑筋。不过要是按照给定的条件会怎样呢?”“没关系,再好好想想”,“想好了再补充”,“听听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见解”等等,这样的评价既明确无误地使学生知道该回答是错误的,同时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也呵护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众所周知,人人都想得到别人的赏识,人人都需要他人的鼓励。因此,教师充满激励的评价语言能让学生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在自信中走向成功。如:“好哇,这种做法很好,你真会动脑筋”、“你演得真好,只要用心,什么事都会做好的”、“这个句子你读得多好呀!请你再读一遍,大家仔细听听”,“你的声音真好听,给每位同学带来了美的享受”,“你真勇敢,第一个上台配合老师,你的这种为他人着想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谢谢你救了老师!”如此亲切明朗、热情洋溢的话语,学生听后怎么会不被感染?怎么会不努力?怎么会不上进呢?
(三)发挥评价语的多变性,让学生耳目常新、喜闻乐见。
单调、重复是造成一个人疲劳,大脑皮层抑制的重要原因。教师课堂评价语言也不能单一,不能老套,左一个“你真棒”,右一个“你真棒”,学生听后肯定感到腻烦,反之,评价语言灵活多样、随机变化、注重创新,学生就想听、爱听、屡听不厌。评价语言要想不拘一格,除了经常变换词句外,可以将预设语和随机语有机结合,可以将整句变为散句,散句变为整句,还可以根据课堂气氛及时调整语气、语调、重音、节奏,还可以走进学生的世界,用他们喜欢的网络语或卡通语,对他们的学习行为作适当的点评,一定会收到满意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发挥评价语的哲理性,让学生从评价中获得做人求学的深刻道理。
课堂评价语言如果富有哲理,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美育、德育的熏陶。学生尝试失败了,教师就可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学生失手在某一方面的知识不扎实,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