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讲身体修养的话

2024-12-14 18:14:3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孔子把中庸称作“至德”、《中庸》中说“极高明而道中庸”,把“中庸”当作最高的行为准则。齐鲁微讯出品

回答2:

一说到《中庸》,很多人就容易理解为“中庸”就是平庸、折中、调和,其实,这是对《中庸》的误解。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日常行为的准则,“中庸”绝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调和之意。“中”字在中国古代的典籍里,有三个意思:一个是中间、中等、两者之间,孔子也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这里的“中”是“上、中、下”的“中”。二是指内心和内在,是人的感情和内在精神。比如“秀外慧中”的“中”是指人的内在之美、内在精神。三是作动词讲,“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这个“中”具有中听、中用的意味。所以说,中庸绝对不能简单理解为中间和调和,而是为人处事要不过不极,不偏不倚,保持和而不流、中立适度的状态,是让自己更加地符合儒家的礼乐教化的标准。那么,这个“庸”字怎么解释呢?“庸”可以当“用”讲,《中庸》的主旨是讲述人如何使自己的行为、情感、思想、理念符合社会的规范、符合社会的需要。
中国古代在讨论哲学问题的时候,有两个出发点:一是中国哲学、中国思想非常早就从宗教里边脱离出来。古人非常早就摆脱了早期宗教的信仰,把目光注重于人文社会,关注人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的道德和伦理的建构。因此,先秦诸子所说的天,有宗教意义上的天,自然运行之天,也有道德意义上的天。道家认为天是一种义理,天是有规律的,人应该按照天地运行的规律来生活,而儒家认为天是一种道德规范和渊源,人和天是一体的。秦汉儒家认为,天看到人间有不平之事的时候就要降下灾异;看到人间有非常好的举止或者好的行为的时候,就降下祥瑞,形成了天人感应之说。二是谈天人关系到时候,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对人的阐释上。人的性命是怎么形成的?性情是怎么回事?道和德之间的关系如何?人和自然的关系怎样?如何认识外物?这些都是先秦诸子讨论的热点。《中庸》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的道德感与人间德行是相对应的,人的本性是合天命的。郭店竹简说:“性自命出,命自天降”,人的本性是从命里来的,命由天定,性由命定,天有道德感,人的命、人的性和天是一样的,都体现为道德,这样人伦便是一种道德的实践,这种实践就是要追求善。孟子翻来覆去地论证人性本善,既然人性是善的,天又要求人性向善,作为儒家,就要“修道之谓教”。“道”是儒家的道,表现为天的道德感,按照善而行,就是“道”;通过教育、教化让天下的老百姓都向善,就是“教”。《中庸》开篇三句话,说明了全篇的主旨。

二、如何修炼自我?

人怎么通过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完成理想人格的塑造?儒家有一个理想,把自己培养成最完美的人,最完美的人格是有最大的善良、最大的仁爱、最大的真诚、最大地履行道和德,达到内圣的状态。内圣就是要求内心非常的圣明,这不是由外力强加的,可以看成一种完全自觉,而且还要能把这种内在的德行向外施展,以获得成功,这是《中庸》的主体思想。那么,怎么来实现呢?
一是要循性施教、教人向善。既然人性是善的,我们要对人进行培养,按照人的本性来进行教育,这是一个基点。《中庸》中有这样一句话:“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如果能诚意正心,就可以与天地参育,不断地追求至诚境界,充分发挥自身善性,先把内心的善感培养出来,然后才能推广到社会和家庭中,把自己变得和天地一样高远厚重。
现实生活中,人的情感有喜怒哀乐,怎么把喜怒哀乐之情与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这一点即涉及到理智,也涉及到道德的规范。儒家在思考时始终有两个基点:一个通过教化、引人向善,二是内外结合。法家是由外不由内,先按照国家的利益作出规定,让大家去遵守,如果不遵守,就要进行处罚和制裁。而儒家讲由内到外,把外的表现放在后面,把内心的锤炼和修养放在第一位,由此提出了“致中和”的观点。什么是中和呢?人与人交往,都有一定的秩序、一定的规则,但这是外在的约束。儒家提倡的是,这些规则和秩序是从内心向外延展出来的,不是由外向内强加的。法家关注于是做不做得出来,内心想什么都没有关系,做梦娶媳妇、做梦杀人都不处罚,但儒家则关注该不该这么想,要求人心中的喜、怒、哀、乐,也要符合道德的规范。
二是内心的外现要按照社会的规范、完善的道德感表达出来,把外和内统一起来。祭祀的时候,一定要发自内心地尊重;和别人交往时,一定要发自内心地和颜悦色,这就是内外合一。儒家既肯定人有丰富的情感,又认为人的情感表达要得体、合乎社会规范,这才符合中庸之道。《中庸》里很多内容,就是告诉我们如何最大限度地行事妥贴,处理好自然的、人伦的、社会的关系。
三是讲怎么来学习。如果我们把学习看成改成做事,那么中庸的意义就更具有普世价值。它既说人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把自己的德行表现出来,就是“尊德行”。在日常生活中,大家相互尊重是一种美德,《大学》里面所说的“明明德”,在《中庸》里叫“尊德行”:“君子尊德行而道问学”,什么是“尊德行”呢?要把心中的明德真诚发挥出来,由内到外,而不是皮里阳秋。明德在内,真诚外发,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内外统一的状态。当然儒家所强调的不这种内外统一,不是幼稚,也不是书呆子气,而是一种洞悉了人性、人情、世事的高明和通达,明于自己的内心,明于人伦,明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明于社会运行之大道。孔子说“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就是一种“明”的境界。把天地万物、人事关系和自己的日常生活之道想通、想明之后,人就会达到一种自觉的境界,能维系自己的心态,诚实待人、诚恳待己,这就是“诚”。
《中庸》里还有一个词叫“诚明”,“明诚”和“诚明”,字是一样的,但顺序不同。实际上,“明诚”讲的是教的过程,“诚明”讲的是修养的过程。把事情想明白了,然后就会坚持自己的做法,这是一种教化的过程。自己内心真诚地追求道德之美,追求向善的境界,反过来又推动自己的性格和品行向着更完美的方向发展。由“诚”到“明”再到“诚”,这个三个阶段是缺一不可的。内心有一种真诚的追求,有理想的追求和价值的判断以后,我们会逐渐看清周围的人和事,之后就能够更坚定我们的道德追求。坚定了自己的追求,反过来又进一步使我们更加明白周围的是是非非,这样的发展就容易促使在判断之中确立信念,在信念之中增加判断,不断地向着完善的境界迈进。这就是所谓的“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三、如何完善自我?

具体来说,如何完善自己的修养呢,《中庸》提出五个要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一是博学。从学问上讲,就是多读一些书、多懂一些东西,多明白一些道理。这样的话,无论做行政也好、做生意也好,或者说修德也好,做学问也好,都有一个好的积淀。博学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信息化的社会中,知识成几何倍数增加,人要不断地学习,才能在知识上不落后于这个时代。
二是审问。“审”是“精审”,要善于发现问题,遇到问题以后要翻来覆去地想。我们看日常生活中,同样来上课,大家都在学习,有的学生学的就好,有的学生学的就不好,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有的人不善于去思考问题。我们教给他,他背一背,不会自己提出问题,不会思考问题,这就把自己封闭起来了。我们看到周围很多人和事,包括有很多知识,我们不会、不懂,不懂怎么办?不光要提出问题,还要仔细地思考问题,这就叫审问。
三是慎思。发现问题以后,还要仔细地翻来覆去地去讨论它、思考它。这和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对应的,(《论语·为政》)学和思要相互结合才行。
四是明辨。思考不了,那怎么办?要明辨。一定要在思考互加以推断、加以判断,找出最适合自己,或者最适合事情解决的一条答案,这便是明辨。
五是笃行。发现了问题,思考了问题,想清楚了,就要去做,把所学的、问的、思的、辩的,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这五点,是做学问的方法和心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必须如此。比如说,前一段时间,股市上出现了很大的风波,我们用这五条去看一看,好多买股票的人赔钱是在情理之中。博学,反思自己对股票了解多少?审问,问问这个股票到底是怎么回事?股票的升和降是由什么决定的?股票和银行利率之间什么关系?一定要想清楚,然后才能够看出门道来。去观察近十年来我国股票的发展,观察近五年来世界股票市场的发展,观察社会的投资状况,然后谨慎地思考,才能选择一支去投资。股市中有很多信息,有的是真实的,有的是虚假的,有的是误读的,怎样把不良信息剔除掉,要明辩,然后再去操作,就少了很多盲目性。
所以说,儒家经典也好,其他经典也好,都是古代聪明人积累下的经验,不光是书本上的记录,也是日常生活之道,不仅在学问中,而在生活中,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很值得我们去借鉴。

四、如何成就自我?

《中庸》提出以“中和”的原则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受制于当时的时代,儒生们提出了五种关系:一是君臣关系。这个君臣关系很类似于现在的上下级关系。二是父子关系,就是处理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关系,包括老年人和自己的孩子,以及中年人和自己未成年孩子之间的交流和教育问题。三是夫妻关系,指的是处理夫妻之道。四是兄弟关系,包括家庭里边的成员,不光包括自己的兄弟姐妹,也包括配偶家里面的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五是朋友交往,即如何与志同道合的人相处。这五种人际关系囊括了天下普遍存在的人际关系。
《中庸》对这五个方面的关系进行了概括,对应该怎么来处理这些关系,提出了一些原则。例如,君臣关系是“君仁臣忠”,就是要求上级一定要宽容。不管是行政管理还是企业管理,作一个管理者,一定要对手下宽容、仁爱。下级在跟上级相处时,得要让他信任我们。这样,两者关系才好相处。
那么,父子关系怎么处理呢?父亲要以身作则,自己在行为上给孩子做表率。我们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贵族,一定要自己先做一个贵族。言传身教,非常重要。每一个人首先要把自己培养成完善的人,通过修身而齐家,在齐家的过程中就包含着对孩子的示范和教导。因此,孩子应该把父亲当成自己的榜样去做,前提是父亲必须能承担起这个榜样。作为晚辈,对老年人更要做到孝敬和赡养。所以说,父慈和子孝有制约关系,不是父亲对孩子一味地溺爱,也不是父亲对孩子一味地迁就,是有着相互的责任和义务的。
夫妇之间呢?丈夫要讲义,按照孟子的说法,义就是责任。外国人在结婚的时候,会说“我愿意嫁给他,无论生死、贫富……”之类的话,这实际就是一种承诺,也是一种责任的认同。儒家讲“夫义”,就是要求丈夫要有责任感。年轻人追求是一种感情,结婚以后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感:到了一定的时间要回家,要不家里面有人等;家里面出了什么事情要担负起责任。作为妻子一定要善于听从,听从不是顺从,要善于听从丈夫的观点,两个人之间一定要有相濡以沫的关系。儒家的说法固然含有重男轻女的意味,但有一些是可以借鉴的。
兄和弟之间的关系呢?儒家认为,应该“兄良弟亲”。兄弟之间要相互关心,兄长既要给弟弟做示范,又要关心弟弟,而弟弟对兄长、同辈年长的家庭成员要更多地给予体谅。
朋友之间的关系呢?要讲究信义。东汉郑玄说:“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古代所谓的朋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是从道义和志趣上来说的,与我们今天单纯从交际上来说的一般意义上的朋友不同。对待一起成就事业、一起发展事业的朋友们来说,一定要讲究信用,注重道义。
在五达道的基础上,《中庸》认为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德行,即“三达德”。一是智,智慧是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工具。二是仁,光有智慧不行,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就容易流于狡诈,光有仁爱之心而没有智慧,就会流于迂腐。三是勇,这不光是外在的勇,还包括勇于解剖自己、改变自己。这三者是一个健全的人所应具备的三种品德,也是调节人际关系和保持君子之风的三种品德:“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除此之外,治理国家、治理天下要处理好九项工作,也可以说是人生起步和走向成功的九个步骤或者说九条原则:
第一,修养自身。自身的修养不够,做什么都不行。修养包括很多方面,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学识人品等等。这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第二,尊重贤人,尊重有道德和有学识的人。尊重贤人,从表面上看是自己的问题,实际上是把每一个人放在社会中的人伦评价体系之中。刘邦早年是一个无赖,带有一定流氓习气,但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他亲近了很多有才能的人,才能成就大业。晚年时,一度想把太子、即后来的惠帝废掉,但是汉惠帝把著名的隐士“商山四皓”请来了。刘邦一看,天下的隐士都投到太子的手下了,那就还让他来做吧。人以类聚,尊重贤人,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修养,还能因贤人的帮助而成就事业。
第三,爱护亲族。如果一个人连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朋都处理不好,他怎么能处理好与其他人的关系呢?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怎么尊重天下的老人呢?一个连自己的兄弟情义都不顾的人,他能顾上别的情分吗?所以说爱护亲族是成就事业的人缘基础。
第四,敬重官员。这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国君要尊重臣下,听取他们的意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二是普通人要尊敬官员,我们要想在社会中立足,或者说要想实现自己的功业,必须要和官员、和政府打交道,否则怎么去发展?儒家从正面表述要敬重这些官员,是大实话。
第五,体恤属下。一定要理解、关爱下属,做大事业者,必定要团结众人,安抚随从。只有手下心服口服,才能随你行动,竭力工作。
第六,爱护百姓。儒家讲为官之道,当官当然要爱护百姓,动不动百姓起来就闹事,这这官必定坐不稳。现在建设和谐社会,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老是群众上访,动不动把十字路口给占了,怎么做管理呢?对于做企业的人或者做教育的人来说,爱护自己的顾客、爱护自己的学生,有好的名声,一传十、十传百,事业才能更加兴旺发达。
第七,劝勉工匠。古代的工匠是很普通的技术人员,现在叫工程技术人员。工程技术是国家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的生产力和生命力。要尊重知识分子,爱护知识分子,鼓励知识分子,才能使事业保持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
第八,优待远客。有客人到我们这儿来的时候,一定要善于优待。在一方做事,有远方的客人来,如果做的好,他很容易把我们的名声传播出去。国家也是如此,远方的人路过,一定要好好地招待,德行自然也会传遍天下。
第九,安抚诸侯。当时国与国之间,既有朋友的关系,也有竞争的关系。对现在来说,作为个人,作为单位,总有和自己竞争的对手,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优待远方的客人可以带来更多的声誉,安抚竞争对手或战略联盟,就能够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
实行中庸之道有三个原则:
第一,对自己要慎独。人真正的德行体现在什么时候?在独处的时候。作奸犯科之事,大部分都是发生在独处时。一个人最高的道德境界如何,就要看当独处时,心里的道德境界如何;在自我本性最容易流露的时候,能否用道德来压制自己的内心贪欲和卑劣。这就要求我们不管在单位还是在家,不管在大事上还是小事上,都要做到坚守德行、坚信节操。
第二,对朋友要忠恕。“忠”不光体现在对于上级,还体现在朋友之间,也就是人际之间。孔子说:“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当一个朋友遇到困难,亲人遇到困难,或者是单位遇到困难的时候,真心向我们求救,我们是否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去处理这件事情,而不是仅仅说说,“行、行,我帮我们”,最后不了了之了。或者平时许诺了很多:“有什么事找我!”关键的时候却敷衍了事。真正的忠是真正为朋友好,既然帮他,就真心地帮、千方百计地、发自内心去帮,这就叫做忠。
所谓的“恕”,就是别人做了错事的时候,自己要宽恕。儒家提倡的是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有些事情不要太计较。人生真正的快乐,就是朋友之间和睦相处、家庭之间的其乐融融、同事之间的相互尊重。在这其中,我们才能体会到人的尊严和价值。
第三,作人要至诚尽性。不管是从人的发展来讲,或是从人的本性来讲,都要真诚。只有真诚,才能够把人性至善完全体现出来。如果人与人之间都是真诚的、都是坦诚的,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呢?真诚的时候,我们会被情感所感动;坦诚的时候,所有的误会都可以消解。我们社会之所以太复杂,就在于人与人之间不能坦诚相待,总在提防,总在算计。对待别人的时候少一些虚伪、算计,多一份真诚,保持一种恰如其分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就会容易解决了。
总之,《中庸》所讲的是如何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使之符合于伦理纲常和社会需求,用适宜的、有法度的、合乎一定标准的法则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人的智慧、仁爱和勇敢这三种德行完全体现出来,把自己的成长和周围人的成长结合来。这样的话,我们的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才能完成个人道德的建构,才能得以进步发展,才能得以走向至善的境界
2010年3月20日在清华大学“儒学与领导力”研修班上的讲课录音稿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