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诗
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
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
机关算尽不如君。
牧童词
【年代】唐
【作者】张籍
【体裁】乐府
远牧牛,
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鸟啄牛背,
令我不得戏垅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
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
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
官司家截尔头上角!”
【诗词注释】
【注释】:
这首民歌体的政治讽刺诗,是用一个牧童的口吻写的。
因为村子四周禾黍稠密,怕牛吃了庄稼,所以把它远远地放入陂中。沿河的陂岸,泉甘草美,真是个放牧的好地方;放到这儿来的牛可多着哩!牛自由自在的吃草,喝水,牧童又何尝不想到山坡上和别的放牛娃去玩一会儿;可是讨厌的鸟儿,在天空盘旋。它们饿了,老是要飞到牛背上去啄虮虱。怎能丢下不管呢?牛性是好斗的,特别是牧童放的这头小白牛更淘气,它时而低头吃草,时而举头长鸣。这鸣声该不会是寻找触角的对象的信号吧?真叫人担心,一刻也不能离开它。此时,牧童耳边忽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有人卷着芦叶在吹口哨。他知道是他的同伴放着牛在堤的那一边,于是他也学着样儿,卷着叶子吹起来,互相应和;一面监视着这正在吃草的牛,抖动几下手里的长鞭,并且向牛说了下面两句警告的话。这话里是有个典故的。
原来,北魏时,拓跋辉出任万州刺史,从信都到汤阴的路上,因为需要润滑车轮的角脂,派人到处生截牛角,吓得老百姓不敢把牛放出来。这一横暴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牧童们谁都知道。“官家截尔头上角”,是这牧童挥鞭时随口说出来的。这话对无知的牛来说,当然无异“弹琴”,可是在牧童却认为是有效的恐吓。为什么会如此呢?这是值得深长思之的。
唐朝自安史乱后,藩镇割据,内战不停。官府借口军需而抢夺、宰杀民间耕牛,是极常见的事。和张籍同时的诗人元稹在《乐府古题·田家词》里就有所反映:“六十年来兵簇簇,月月食粮车辘辘。一日官军收海服,驱车驾车食牛肉。”连肉都被吃光,那头上两只角截下熬角脂,自然不在话下!这就是当时的客观现实。对于这种现实,张籍这诗里并未作任何描写,只是结尾时借放牛娃的口,轻轻地点了一下,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而人民对官府畏惧和对抗的心情,也就可以想见了。
全诗十句,是一幅绝妙的牧牛图。前八句生动曲折地描绘了牧场的环境背景、牧童的心理活动和牛的动态,情趣盎然。然而诗的主题并不在此;直到最后两句,我们才能看出诗人用意之所在。从前面八句转入最后两句,如信手拈来,用笔十分自然;寓尖锐讽刺于轻松调侃之中,用意又是多么的明快而深刻!
诗歌语言朴直清新,明白如话,表现出一种“由工入微,不犯痕迹”的精湛功夫。
- 李涉 - 牧童词
【年代】:唐
【作者】:李涉
【题目】:牧童词
【内容】: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骑在水牛背上,
竹笛悠悠唱着牧歌。
天边飘着云彩,
脚下淌着小河。
啊,快乐的童年,
在牛背上悄悄滑过。
当田野荡漾着绿泼,
我们跟爷爷摸田螺;
当山林送来香甜的金风,我们去摘野果。
美丽的童年啊,
在快乐的山野匆匆溜过。
我们同坐一张课桌,
高声朗读拼音字母;
我们并肩走上舞台,
演唱刚刚学会的新歌。
难忘的童年啊,
在校园里甜甜度过。
带着美好的祝愿,
我们走向彩色的生活;
家乡建设的美景,
在眼前闪烁。
幸福的童年,
在理想的追求中
轻轻飘过・・・・・・
骑在水牛背上,
吹着柳条削成的笛
任眼前氤氲出一片梦幻
儿时,我就在这里嬉戏
光着脚,淌着水,踩着泥巴
水藻染绿了衣衫
泥巴抹花了笑脸
笑声激荡着溪水的波澜
久久不散
直至,夕阳西下,村庄燃起炊烟
母亲在村口呼唤
父亲在路上追赶
多少思念
拭着容颜上沧桑的泪
我咀嚼着伤愁
唉,童年
梦中最唯美的画卷
——《啊,童年》